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瑞谷赶山记(文学游记)常青

(2019-07-06 10:10:10)
标签:

原创

文学游记

常青作

杂谈

分类: 06.游记(文章)

百瑞谷赶山记

(文学游记)

常青 

 

“这‘百瑞谷’是新的,怎么样?”旅伴指着北京风景年票宣传折页上的三个字问我。我知道她是想去,摇摇头道,“不知道!回头,我上网查查。”

这是个去年“五一”前夕才开放的新旅游景区,处于房山地质公园的圣莲山和百花山两个自然景区之间,是由个人投资开发建设的项目,也是当地有关部门所评的“矿山修复产业转型示范单位”,属于“3A”级景区……

“就冲这个‘新’字,咱们也走它一遭。”我后来对旅伴说。

 

“这‘房21路’,真是个黄金旅游线路。原来这上边就串着圣莲山和百花山两颗珍珠,这回又穿上了个百瑞谷!”坐房山线的地铁到了阎村东站,我边往下走边兴致勃勃地对身边的旅伴说。对面正停着一辆还敞着车厢门的燕房线的列车,就像是在特意等我们似的。我们刚走进去,就想起了那关门的提示音。“这燕房线通了真好!再来这房山区爬山,可就比以前快捷多了。不然,要赶上那‘房21’还真费点儿劲。”

“赶不上坐下趟呗!”

“你说得倒轻巧!这一上午归了包堆就两趟车,头一趟从房山客运站发车时间是七点五十,赶不上你也就甭去了。坐第二趟?!那当天就甭想赶回来了。返程的末班车是下午两点二十五。”

“这么早呀?!”

“所以,要去百瑞谷,必须赶上这头一班车。除非,你想过那坐车的瘾,到了那儿不爬山就在景区大门里头转一圈就往回返。”

“吃饱了撑的呀?我!那么远。”她笑了。

“所以嘛!”我也笑了。

 

“等了都多一会儿了!这‘房21’是还没到,还是已经过去了?别的路的车可是过去了好几辆了。”旅伴和我站在房21路汽车的燕山社区医院站的地铁高架下面等车,她有点不耐烦了。

“再等等,应该是还没过去。从房山客运站开到这儿有好几站呢,也得一会工夫呢!”我望着十几米以外的便道上的站牌子说,这里正在进行道路施工,只能来这主道上等车。

“那要是还不来,万一已经过去了呢?!”

“那就只能掉头回去了!”

“可别价!”

“我也一样。但愿不是如此!”

谢天谢地!过了一会儿,紧随一辆901路”之后,房21 也开过来了,还换了车型,崭新崭新的,比原来的可漂亮多了。

 

“好家伙,这趟车可够长的,开了俩多钟头!”下了房21 路汽车,旅伴对我说,“连屁股都坐疼了!”

“这要搁过去,都是长途车,那种墨绿色的大鼻子车。当然路得长了!赶紧走吧,两点二十五之前还得回到这儿来呢!”我看了下表,已经快十点一刻了。

进了写着“百瑞谷”三个字的大牌楼,我们沿着公路往前走,旁边有一个提示牌,写着“售票处800米”。

“山里的景区都这样,从大门到真正有景儿的地方,还得走一大段路。”我说。

“所以说,这些个景区牌楼就是一种标志,也是个指路牌,跟那些个村牌楼的作用一样,其实,就是一个‘广告牌’。”旅伴也说。

我点点头,“恰如其分。”

 

前边响起了音乐声,还有水声,“是景区的音乐喷泉!我在网上见到过。”我有些兴奋的说,并加快了脚步。

果然,左手边广场旁长廊外出现了一个小人工湖,湖中心有一个圆锥形的钢筋混凝土的岛,是一层层的梯形的,顶部正是那音乐喷泉的喷管,正随着歌曲“小苹果”的音乐声喷洒着各式各样的水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极尽变化,好看极了!

“我要照相!”旅伴立即跑了过去,摆起了泡丝。我只得跟过去,掏出了手机……

 

接茬儿往上走,拐了个大弯儿就到了景区的售票处。旅伴有“风景年票”所以免费入园,我有老年卡是半价,40块。但我们都需要再花上48元的往返摆渡车费,所以,我俩总共是消费了136块钱。

“不知道到里边还要不要花钱?”上了凑上来招揽生意的女司机的小电瓶车,旅伴看看我说,我没言声,心里说,反正已经来了!我们每人又给了她十块钱的车钱。

电瓶车开得很慢,除了司机就我和旅伴还有一位小伙子,都是乘公交车来这里的。“您是一直把我们送上山去吗?”看着这车走得挺费力,我有些担心地说。

女司机答,“不,就一段儿,我把你们送到摆渡车那里去。那车快!”

“上山都得坐车吗?”旅伴问。

“也有走的,走人行步道。”她朝路旁一摆头,那里果然有个人行梯道,正有很多人走在上边,还有孩子。有人大概是走累了,见我们车上还有一个空座位就招手想搭我们的车。

“这是拉走不动道的。老年人!”司机摇着一只手。

什么意思?!车上不光有我这老年人,还有个小伙子呀!我听了心里有些不舒服,明明是你非要拉我们挣份儿车钱的嘛!估计再往上也没几步路就到地方了,你是见不好收人家钱才拒载的。

 

到了摆渡点,我们下了电瓶车上了汽车,正好还有三个空座位,我们一上去车就开了。

说实话,这已并不是我第一次在盘山公路上乘车,但那急速的、连续的转弯和陡峭的坡度还是给了我心灵特别大的震撼,弥漫在心头的只剩下了一种情绪——那就是紧张和害怕,不住地在那里暗暗的念叨——这汽车的刹车装置可千万不要失灵呀!好在,司机师傅的技术还算是过硬、路况掌握得也十分地娴熟,我们在中途只换了一次车(这里的摆渡车是分段行驶的),就安全地到达了半山腰的木栈道起点处。

 

由于是新景区,所以木栈道也是新修的,有的地方还有新刷的油漆的痕迹。走上去富于弹性,感觉着很是舒适,心情也极舒畅。山上的植被很好,所以木栈道基本上就是在绿色中前进、在荫凉中延伸,有一种画中行、廊中走的感觉。不光是旅伴,我也时常会停下来,两个人相互帮忙给对方拍照留念。当然,我也忘不了自己那拍照纪行的任务,所以我们走得较慢。虽然是一路上坡,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发喘。

到主峰“仙客峰”了,这里是景区的一个著名景点,叫“玻璃石岛”,是用玻璃栈道的形式在山顶的火山岩石上围建起来的一个小平台。现在已经十一点多了,所以此处的游人很多。大家都在忙着互相帮忙照相,和眺望四周的山野风光。三位妇女甚至是轮流爬上了那岩石顶上去照相,还嘁嘁喳喳、引论纷纷,惹得旁人飘来些许异样的目光……我们却没多做停留,抓紧时间照了几张相就下来往回走了。我们是公交出行族,末班车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是赶前不赶后。

 

整个百瑞谷分为东西两个景区,中间由木栈道相连。我们从东边下来,先是经过了恐龙雕塑区,那些各式各样的恐龙真是造型逼真、神灵活现,关键还是能动的,还会发出巨大的吼声。这,无疑是很吸引人的!但我们不敢多做逗留,一路都是边走边拍边聊。恐龙的情景雕塑别处也有,但这里的会动、会发声,这就是别处所比不了的。景区的建设者很会设计和建造,可谓是独具匠心吧!给它点个赞、打个10分吧!

“看,那就是刚才我们望见的跨谷桥,多漂亮!等会儿,我们就绕到那上边去……”我停下步子拨开树枝,指给旅伴看,那一桥飞架峡谷的壮观景象。

“是玻璃栈道的吗?我……

“好像不是,资料上说是全金属的悬索吊桥……

我们加快脚步向上攀去,我因为喘而落在了后面。不一会儿,就到了那里。“收费的,每人五十。”旅伴用目光迎接着我,“不过它也行,从上面绕过去。那边儿不收费!”我没搭茬儿,走到了一张桌子前,那里有一位景区的服务人员,是个女的。“师傅,打桥上过,比从上边绕,能节省多长时间?”

“二十分钟。”

“太黑了!”一个和我们一起从仙客峰那里过来的妇女掉头往回走了,走过我身边时碰了我一下小声说。

“既然来了就得过,何况还能省一半的时间。”我对旅伴说。

 

付了钱,我们就往下走来到了那桥面上。这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跨山越谷的悬索吊桥,但桥面并不是用玻璃钢铺成的,而是隔上个几公分就铺上一根空心方钢,是全金属的结构。

“等等我……过来扶着我!”旅伴很害怕,走到了桥的一边,一手抓着桥栏杆,半天不迈一步地往前挪。

“你根本用不着害怕,又不是玻璃钢的桥面,透明的,能看得见底下……”我本来是要劝慰她,没想到她听了反而是更害怕了,“什么呀,这中间有缝儿,看得可清楚了……还不如是玻璃的呢!”她扭过身子改成了双手扶栏杆,走得更慢了。

“你看我!”我快步走了起来,一点儿也不觉得害怕。“哎,我发现了,要是走快了,就根本看不见那一道道缝了,那钢条都连成一体的了!”我知道这是因为视觉留存的作用,但旅伴根本就不想尝试,照旧是那么一步一挪、一步一蹭。

我只得慢下来,借机去照相,那泛着金属光泽的长长的桥面、那左下方的绿绿的天池、那右手边的翠翠的山衣、那脚下方钢缝隙中的谷中的绿草……

“你别光顾自个儿走、自个儿玩儿呀,回来扶我一下!”旅伴又在那里喊了。

“我给你照相吧!”我回过身去说,其实是想分散她的注意力。果然,一听要照相,她就兴奋起来了,手也居然离开了那桥栏杆。

哼,都是心理作用在作怪!我边引她走边给她照相,然后,又走回去把手机递给她叫她帮我照。这样,折腾了半天,居然不知不觉地已经快接近桥的中央了。

谁料,一不照相她就又开始害怕了。我只得伸出一只手拉起了她的一只手,“走。刚才最害怕时你怎么想的?”

“想,就想这要掉下去,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乐了……

过了桥,有两条路,一左一右,都是往下行方向去的大道。有工作人员在那里值守,有游人问他该怎么走,他一指左边,“奔动物园”;又一指右边,“奔花海。都行!”我看了看,山底下那天池在左边,就对旅伴说,“走这边。一切为了赶时间,不误了回去的最后一趟公交车!”

 

这里的大道很宽,也可以走汽车,还可以对头错车,是典型的山里的防火道,混凝土铺就的。走在上面很硬,不怎么舒服,但因为是下坡,我们走的又不怎么着急,所以感觉上还可以。而且,走了一段我就发现,每到一个拐弯处,就会发现有一个用铁网子围起来的圈子,里边有好几种动物,像什么浣熊啦、山羊啦、矮马啦、羊驼啦和孔雀什么的,当然了,我喜欢的还是那小浣熊,急切地追着人要吃的的馋样子,那羊驼却不爱搭理人,见我们走过来,竟转身走开了……

“白桦树——”旅伴突然喊到,手指着路边。

“是啊,山里头这种树很多,白树皮是很显眼的……到了秋天,叶子金黄,可漂亮了!特别是双龙峡那里的那片白桦林,配上那墨绿色的潭水……”我一边看着树干上那宣介牌一边说,忽然又发现了“新大陆”,“这棵是‘黑桦’哎,还有黑桦?!这我可是头一次见。”我大喊着,凑近去看,这一黑一白两种桦树就紧挨着长在一起,对比是那么地强烈,真让我有点喜出望外,大有仅此一睹就不虚此行之感,“你快回来看看,白花和黑桦……”我招呼着旅伴,她已经走出去一段儿了,“这儿还有一棵叫‘黄桦’!还有一棵‘灰桦’……

“是吗?!这么多,都长在一起……”我仔细看了一下,它们都是桦树,直观上的区别主要是在树皮的颜色上……“开眼了!这么多种桦树,还长在一起。不过,我还是最喜欢白桦……

“废话!谁不喜欢?!你不是说,你姐姐在东北当兵那会儿,还给你用白桦树皮写过信哪吗?”

“不是当兵,是军垦,屯垦戍边……

“都一样,都穿‘国防绿’……都是部队编制。

 

转过一个急弯儿,就要到“山门天池”了,抬头一看,刚才走过来的浮云桥已经到了头顶之上,那银灰色的桥体在满眼绿色的山坡和峡谷的映衬下,显得是那么地壮观,令人动容,我忽然想起了前南斯拉夫电影《桥》里的一句台词,“……比以前更美了,和山融为一体了……

“你说……她美吗?”我依旧仰望着那桥对旅伴说。

“嗯,挺漂亮的!”

“我是说,和环境……相配不相配?

“这怎么说?好像……”她也仰头望着,“好像这儿就应该有那么座桥!”

“这话说得可太好了,这就是所谓的,与山融为一体了!”

“行了,别抒情了,赶紧走吧!这你又不着急走了?!”

我一笑,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在天池,我们没有多做停留,照了几张相,车一上来我们就上去下山了。路过矿区博物馆时,司机问是否有人要下去?有人叨咕说,累了,不下去了。我本来想下去,但考虑要耽误时间只好作罢了,就没有言语。其实,我对这种社会历史、人文景观还是挺感兴趣的,毕竟,那都是些我们这一代人曾经经历过的时代和岁月的留痕呀!

重新回到音乐喷泉那里才下午一点,问了旅游服务中心大厅里的工人员,离回去的公交车发车的时间还有将近一个半小时。于是,我们又围着那人工湖转了一圈,我还录了几段视频;然后,又爬台阶进了瑞云寺里参观。这里还没有重建完毕,仍在施工,但几尊佛像已经就位,十分金碧辉煌的。据说,建成以后,景区老板是要把它无偿捐赠给北京市佛教协会的,届时再由他们派驻僧团。我对宗教敬而有之,兴趣不足,默默地转了一圈就出来了。倒是对山门外下手里那根旗杆上的景区旗帜产生了兴趣,举着手机一连拍了十几张,为的是拍到那风舞旗帜时展露出来的“百瑞谷”三个字。

 

下到平地上的公路上来,一眼就看见了房21路车已经来了,掉了个头停在了那里。我们过去和拎着桶水擦车的司机聊了起来,他不健谈,说得不多。我们就自己聊,正巧,早上那个和我们一起坐电瓶车上山的小伙子也过来了,我们便一起聊了起来。他是山东聊城人,在老房山县城里上班,是个车工。我跟她说,要趁着年轻学好技术,所谓一招鲜吃遍天,走到哪儿都吃香!又说,现在这社会,要么是高学历,吃知识;要么就是高技术,吃手艺。其他的,都不如。他听了,倒是也表示同意。

“你还不到三十吧?”我问。

他点点头,看得出来性格比较内向。

“那就学好技术,到了技师级别,什么单位都抢着要,行业里的香饽饽!”

 

“师傅,天儿眼瞅着上来了,能让我们上车上去等着吗?”旅伴抬头看着天上越来越浓的一团团乌云,对司机师傅说。

“得从前边大门那里上车。”他说。

我们起身朝大门走去,在那儿没呆了多一会儿,大雨点子就下来了,被风吹得乱潲。正好,车也开过来了,我们赶紧上了车。车门刚关上,雨就大了,打得车厢壁啪啪直响,窗玻璃也立马儿被雾气和流水所弥漫,变得什么也看不清了。司机把车开到大门外的景区名石旁停住。这会儿雨变得更大了,伴着隆隆如老牛叫一样的雷声,有些个怕人,足有个中到大雨的级别了。我抬手抹了一把车玻璃向窗外看去,大雨如注,什么也看不清,地上的流水开锅似的已经流成了一条条小河了。我有些担心,这么大雨可怎么发车呀!难道要等雨小了再走吗?还好,司机显然是经历过这个,到了1425分就准时发动车子出发了。车子转着圈子一路盘旋向下,车轮子碾得水花喷得又大又远,我看着真有些眼晕和担心……

路边的农居都建在高处,家家院子里的排水管子不管是粗细还是多少,都在往出哗哗地排着雨水,排到了并不宽敞的马路上,像是一个个拧到最大的水龙头,与马路上的流水汇在了一起,占了半条马路,像是一条河……要不说山里头容易发水,架不住所有地方的水都往最低的河道里灌呀!

“房山那边没下雨……”我听到售票员对司机说,我知道她是在说老县城那边。一片云彩一片雨呀!但愿,这雨别没完没了,大雨里行车总是不大安全呀!我想……

还真是,车越往下开,雨就越小了。到了圣莲山那里,已经是小得多了。可从景区里出来的人还是一个个都淋湿了,我发现,却原来都是早上和我们坐一趟车过来的驴友。

“怎么不早点儿开过来呀?这地方都没个避雨的地方”一个妇女捋着湿漉漉的头发说。

“上边雨大着呢!哪敢开快了呀!”司机回答。

 

“你说,百瑞谷那块儿,那些自驾和组团出来旅游不着急下山的人,这会儿是不是都给大雨浞在山上了?!”旅伴问我,“还有小孩子呢!”

“可不……”我点着头。2019年61日记)

 

【手机拍摄,不为艺术,只为纪行】

 

百瑞谷赶山记(文学游记)常青

1.音乐喷泉【本文作者李永春是时拍摄于斯】

百瑞谷赶山记(文学游记)常青

2.通往仙客峰去的木栈道【本文作者李永春是时拍摄于斯】

百瑞谷赶山记(文学游记)常青

3.在仙客峰(玻璃石岛)上留影【本文作者李永春的手机是时拍摄于斯】

百瑞谷赶山记(文学游记)常青

4.恐龙情景雕塑【本文作者李永春是时拍摄于斯】

百瑞谷赶山记(文学游记)常青

5.山景【本文作者李永春是时拍摄于斯】

百瑞谷赶山记(文学游记)常青

6.浮云桥上的留影【本文作者李永春的手机是时拍摄于斯】

百瑞谷赶山记(文学游记)常青

7.透过浮云桥的方钢缝隙往山谷中看【本文作者李永春是时拍摄于斯】

百瑞谷赶山记(文学游记)常青

8.在山道上仰望浮云桥【本文作者李永春是时拍摄于斯】

百瑞谷赶山记(文学游记)常青

9.长在一起的白桦和黑桦【本文作者李永春是时拍摄于斯】

百瑞谷赶山记(文学游记)常青

10.山门天池【本文作者李永春是时拍摄于斯】

百瑞谷赶山记(文学游记)常青

11.返程的公交车出发前赶上中到大雨了(这是透过车窗拍摄的情景)【本文作者李永春是时拍摄于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99.读书随记
后一篇:题山中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