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9级登山台阶——莽山森林公园记游(文学游记)常青作

标签:
原创文学游记常青作 |
分类: 06.游记(文章) |
1299级登山台阶
——蟒山森林公园记游
(文学游记)
常青
上周的“‘香八拉’之行”就说是今年的最后一次走山了,但还是没有憋住。加之天气尚好,就又跑出来了。看来,只要是天气还没有变坏(例如骤冷和下雪),我还是可能会继续往出跑的。
昌平的蟒山森林公园我还是第一次来(虽然其附近的“十三陵水库”和“凤山温泉”“我早就已经来过),一是因为它离家比较远(要乘4趟“地铁”、坐3趟“公交”),来一趟确实不容易;二是因为它不高(其顶峰才不过海拔659米),还是个老公园,除了这登山台阶和那山岭上的长廊没有什么太吸引我的。不过,在这已经漫山遍野都变得光秃秃、灰蒙蒙的冬季,也实在没有什么太好的地方可去了(只有这里的12万亩森林是人工林,且以常绿的油松、侧柏和白皮松为主要树种,所以,是不乏绿色的)!何况,许多郊野公园都已经封山闭园不让去了。再加上天也短多了,也不适宜远行了!
登山台阶由3666块条石砌成,共计是1299级,号称是北京地区最长、也是最好的登山石阶。此话倒是一点不虚,不光是因为那些条石都经过加工,方方正正的;还因为它们每一级的高度也是统一的,是很标准的。所以,走在上面还是蛮舒服的。不像别处的那些台阶,高低不均,要时刻调整步幅和步态。但尽管是这样,我因为上坡就喘,走起来还是比较吃力。基本上走上个三、四十级就要住步喘上一喘,以便把呼吸调匀。仰脸看看旅伴,俩手被在后面,一步一迈,像是在散步,样子十分地悠闲!我知道,她这是故意在放慢速度等我。不然,早就把我甩得老远了。人家不喘啊!我摇摇头,苦笑一下。
因为是台阶,又很标准,所以说,即使是闭着眼睛也可以安全地往上走。当然了,不能真得这么做。因为,有些地方还是比较陡峭的,旁边还安着防护链呢!而且,路上的拐弯也很多,闭着眼睛是要被跌到山坡上、甚至是山谷里去的。何况,时不时的,为了撵上旅伴,我还要超超近儿,爬一爬小道(台阶旁很有一些这样的小路,驴友上下攀爬的痕迹很重。当然,它们都很短,不像香山那里,一般都很长)。
正是双休日,台阶上的游人可不算是少。也有一些年轻人像我一样一直在咝咝带喘,显然是缺乏锻炼所致(而不像我,是因为有病)。他们休息的次数少而时间要长,我呢,则正好相反,休息的次数多而时间要少。所以,我们的行进速度是差不了多少的。
“到长廊了!”我停下来朝上喊着,并掏出了手机。
“那儿呢?看不见!”旅伴回头往下望着我。
“你光顾着往上走了,就没注意往边上看。你现在那儿有树挡着哪,看不见了!我这儿视野正好开阔,看得可清楚了!确实挺壮观的……”
“那就是,快到了呗……”
“很快,马上。”
旅伴不再说话,转身就快步往上走去。
等我再追上她,已经是在山岭上的步道上了。从这里往下看,一切都很清楚。近处的山坡和山谷,远处的山包、平川和建筑……连上来时路过的放生池都能看见一角,还有那一盆底水。尤其是那一路上不时就能望见的十三陵水库,和那我上次来曾经驻足吟哦的那条著名的大坝……我是第一次在山上看那水库和大坝,没有了临近它时那种宏伟感,倒更觉着它像是平川上的一条河。那水,倒是比上次多了(我上次也曾把它比作是一盆水),像一条绿带子飘荡在山麓的平川上……
长廊近乎有百米长,漆红绘彩,壮观漂亮。尤其是逶迤在这高高的山岭之上,真得很是怡情致兴。我们流连其中,拍照留念,自是相当快活。只不过这里的越岭风很硬,在这冬天里刮在人身上很有些冷意。我们没敢多做停留(因为我的内衣已经有些汗湿了),就沿廊而行,穿廊而过了。前边,就是天池景区——
可惜,景区已然关闭(保安说,要到明年四月才会重新开放。我知道,今天已经是十一月十七日,这是进入冬季封山闭园期了)。正巧碰上一辆沿着防火道盘旋而上送客上来的私家车要回去,司机摇开车窗问我们“坐车下去吗?”
“到那儿?”我问。
“山下呀。”
“多少钱?”旅伴也问。
“俩人五十。”
“送我们到‘345快’车站吧!”
他犹豫了一下,大概是觉着反正也得空跑下去,就一咬牙似的点头答应了。
“这是拉着你们,我开四、五十迈。要是我自己,得开一百。”司机和我们聊着……
我看着那盘旋飞降的公路暗自咋舌,生人到这里是绝对不敢这么开车的。
本来是计划着由原路下山,带旅伴去水库的大坝上走一走。然后,再坐“866路”出去,估计得两个半钟头。也就是说,得在山里耗到一点半去。结果,是坐车下来了,到了“345路”总站才11点。而最后到家呢,不过才一点半。
“这么长时间一块出来爬山,今儿是回来最早的一次。”我对旅伴说。
“可不!”她也说,“刚刚过了一点儿饭点儿,你还不请客?!”
“行啊,”我点头答应了,“为了你在山上老甩下我一个人儿自个儿先走。”
……(2018年11月17日记)【此文已于2018年月日点分秒发文于我的新浪博客“春谷青青火的博客”文学-游记(常青)类】
【手机拍摄,不为艺术,只为纪行】
http://s5/bmiddle/005OU1Emzy7phWZLmIce4&690
还在景区的“红叶旅游文化季”的时间里,休息区里的秋千椅还装饰着红叶,显得很是喜庆和养眼
【李永春拍摄】
http://s9/bmiddle/005OU1Emzy7phX0r4tqb8&690
放生池(人工林中的常绿树木使这里的山上依旧披着一片又一片的绿色)【李永春拍摄】
http://s10/bmiddle/005OU1Emzy7phX3qmCJ79&690
1299级登山台阶的入口【李永春拍摄】
http://s16/bmiddle/005OU1Emzy7phXAsi513f&690
“蟒山赋”的刻字石【李永春拍摄】
http://s6/bmiddle/005OU1Emzy7phX5yCDrc5&690
长阶留影【李永春拍摄】
http://s4/bmiddle/005OU1Emzy7phXHQQYbd3&690
长阶漫步【李永春拍摄】
http://s2/bmiddle/005OU1Emzy7phX95X9L11&690
白皮松林【李永春拍摄】
http://s4/bmiddle/005OU1Emzy7phXi3r5p23&690
仰眺山脊上的长廊【李永春拍摄】
http://s5/bmiddle/005OU1Emzy7phXjiEDO44&690
长廊留影【李永春的手机拍摄】
http://s11/bmiddle/005OU1Emzy7phXVWM8qea&690
漆红绘彩的长廊【李永春拍摄】
http://s7/bmiddle/005OU1Emzy7phXYxZKS66&690
俯瞰十三陵水库【李永春拍摄】
http://s8/bmiddle/005OU1Emzy7phXZBXBJ17&690
长廊留影【李永春拍摄】
http://s8/bmiddle/005OU1Emzy7phY9obsz27&690
俯瞰十三陵水库【李永春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