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塔后身村——塔门洞——香山公园北围墙——南马唱—西山公园(文学游记)常青作

(2018-10-04 11:29:09)
标签:

原创

文学游记

常青作

分类: 06.游记(文章)

塔后身村——塔门洞

——香山公园北围墙——

南马场——西山公园

(文学游记)

常青

 

“您好!”从塔后身往塔门洞沿小路上切的我跟迎面走下来的一个单身驴友打招呼道。

“你好,刚上来?今天爬山的人不多呀!”他回应我。

“都去外地或是市里边的公园了!”我接着说。

“也是。”他一路唱着歌子下山去了。

这国庆假期是个长假,现在的人们要不就是利用这段时间驾车或是跟团去远一点的地方旅游,要不就是就近跑一跑市里的公园。一方面是缓解一下工作压力,一方面也是增进一下家人或是同事、朋友之间的感情。还有多少人会像我们这样,来到这不远不近的北京郊区来做以锻炼身体为主的爬山活动呢!对于他们来说,这都是平时歇双休日时才会选择的户外活动。

 

“前面有个柴扉。”我说。

“什么……”旅伴没听明白。

“一个全是用柴禾棍制成的门楼。”我介绍说,“很有特点的,挺吸引人!上次,我是从上边下来时路过这里,怕里边有狗就没敢进去!”

“里边有房子和院子吗?在这山里头,还真没准儿会养着狗。”旅伴说着继续往上走,“我看见了,就这个呀……是挺有意思的。都是用树棍子做的……”她回头朝走在后面的我大声喊道,“哎,没听见有狗叫唤呀?!我这么大声……我进去瞧瞧去了啊!

等我走近那里,她已经沿着那往上而去的几级石阶走进去了,“哎,还有一个门楼哎,跟下边的那一模一样……

我停下了脚步,刚才这段路比较陡,我有点喘息不止,就没跟进去。

过了一会儿,她的身影又出现了,已经出来了。

“到房子跟前了吗?”

“没有,挺好的一间房子,是新建的。不是老屋!不知道是干吗使的!我问了一声,没人答应。应该是没有人,我就下来了!”

“没有字儿和牌子什么的?”

“没看见。也没准儿是我没注意……我嗓门儿挺大的,没人应。也没有狗出

来!

我掏出了手机,给往下走的她照了几张相,“那就是里边没有人。以后若再来时再说吧!”

接着,我们又在柴门那里逗留了一会儿,相互帮忙留了好几张影。说正格的,我对这个柴禾棍做的门楼子很感兴趣,总觉着像是有什么高人隐士住在里面似的……当然,这只是我过于丰富的想象罢了。不过,这里边的房子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我还是没有弄清楚。因为,前后两次来都没见着人。以后再说吧!离开那里以后,我还在想象着我要是能住在这里边做一个现代的隐士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感受和趣味(回到家里后,我把照片发给了在家养伤的旅伴“大个儿”,它也给我回了一个微信,说“我要是穿上道袍在那里照相就有意思了”)……不过,我也知道我是做不到的,一两个星期也许还可以,长了绝对做不了。因为,我身上和心里的那些红尘凡念对我的牵扯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不知怎么,我竟嘟嘟囔囔地顺口吟出了一副古对——

    近山近水近远景,

远名远利远近图。

 

离开塔门洞(那里停着一辆警车,快到防火季了,“警察叔叔”出来的该勤了。不过,我们倒不怕!因为,我们几个常在一起出来的旅伴都不抽烟也不爱搞野炊),沿着一路向上的水泥道往前走了没几步,我又折了回来。来搞“香八拉”,我最烦的就是走这防火盘山道了。要不,也不会发现刚才那条从塔后身村上下塔门洞的小路了!

“干吗?要回去呀……”旅伴看着我眨着大眼睛。

“嗯——”我摇摇头,走上了左手边一条上切的小路,路的痕迹虽然不太明显,但却实实在在的是一条老路,只是现在鲜有人走罢了!

 

一条小路是不是常有人走,只要看两点就可以知道:一是身子两旁的灌木是不是长得已经要把路的空间封死了;二是头顶上的蜘蛛网是不是很多。这条小路就符合这两条,只是它原本就是一条小泄水沟,所以乱石头很多,不然也早长出青草来了。这说明,即使是驴友,也不常走这条道。看来,在山里头开路,不论大小,都要傍着泄洪沟,借助水冲刷的自然力量,古来都是一理。可是,走这种道,却要费很大的力气。荆棘灌木阻挡扎刮、蛛蛛网蒙眼糊脸不说,还要时刻提防脚下,不是被树根,就是被石头绊一下。这里植被很密不至于摔到峡谷里去不假,但扎眼碰肉的可是会在所难免……“这路真难走……”旅伴不时地叨唠一句,我也只能是说一句“你小心点头上和脚下吧”拉倒……

 

“前边见亮了!”旅伴在前头喊。

我知道她的潜台词,意思是快到山顶了。即使不是,也是来到一座山岭上了。果不其然,迈上了一个小坎,前边的路一下子变得舒缓了许多,路也变宽了,两边的植物都变成了酸枣棵子。这可是我之最爱,旅伴正站在那里仰脸伸胳膊的摘酸枣。“知道你爱吃这口,给你摘几颗……”正是阴八月,那一个个又红又圆的野酸枣就挂在已经快掉光了叶子的枝头,在阳光下随风晃动着,是那么地吸引我的眼球,嗓子眼儿里冒出了一股酸水,馋虫都上来了。我从小就爱在野山坡疯跑,对这东西可是情有独钟!因为它是天然的,不是公社社员种的,随便摘,没人管,只要是不怕葛针扎就行……

“给你!”旅伴走过来把一大把酸枣装进了我的网眼马甲的大兜里,她却一个也不吃,好像是嫌不卫生。虽然我说这种野果子没有农药,而且风吹雨浇很干净。但,她还是不吃一颗。人的习惯看法一经形成是不会轻易被人说服而改变的。什么叫世界观呀!我只能是这样想。

四周有说话声,有大有小,说明远近距离不同,但都不见人影。在山里,声音是会传得很远的,听得见却并不能说明很近,尤其是在垂直空间里。又传来一阵拍打肌肉的声音,我喊了一声山,却并没人回应。

“你以为都像你呀,一到山里就疯,又叫又唱的!”

我笑了笑,“形容人时会说‘如鱼得水’,我是如鸟得林,虎啸深山。”我把一颗酸枣放进嘴里,“晚了点儿,都开始抽抽发干了。不过,还算是甜!”

我们继续朝前走去。

 

“这是什么地方?这么高的围墙!墙头上还有绕成了弹簧似的铁丝网。”

“这里边就是香山公园。香山的围墙又高又厚还险,是有名的。如果再有个宽,那就跟个城墙差不多了!”

“那建时候得多难呀!”

“干什么都不容易呀!除非什么都不干。”

“我们往哪边走?进公园里边去吗?!”

“不!进公园得往东走,走到铁栅栏那里从底下钻进去,跟钻狗洞子似的。你肯定不愿意!再说,今天公园里的人一定很多。红叶说不定的都有红的了。我们沿着围墙往西走,奔西马场水库。到那儿再决定从那个地方回去。”

 

像往常走这种路所经历过的一样,这里也实在是没有什么路,就是紧贴着墙壁愣往前走,用一步一探、小心翼翼来形容也不为过。走在前面开路的旅伴走得更慢了,慢得我又起急了,“你贴着墙站住了,我到前边去!”

我们俩互换了位置,可也只不过是我的行进速度加快了,她照样是那样慢慢腾腾的。我知道她这样做是对的,在这种坡陡树密的地方安全是第一位的。我就没有催她,而是下到了下面一个相对可以站立的地方去等她,顺便弯腰去择裤腿上的草刺儿,密密麻麻的一片一片的,有的都扎到了肉。我说刚才怎么觉得腿上老一下下的疼呢!

她终于下来到了我身边,“这哪是道儿呀!我可不想再走了……

“那也不能掉头回去再重新往上爬呀!都已经下到这儿了!”我一边回答一边往前面和下面的两个方向上(另两个方向上是公园的围墙和刚刚走过来的路)踅摸。

“有人说话呢!”旅伴轻声说。

“是围墙里头,那里应该是公园里边的登山步道。”我侧耳听了听说,“听见也没用,我们从这儿又进不去!哎,你不用着急了!看见下边那条亮带子了吗?树缝中间那个。那是防火道的水泥路面,在反射太阳光……

我们停止摘刺儿,朝着那个方向走了下去,坡很陡峭,十分地难走。好在有身边的灌木枝和树干帮忙,还有手中的木杖给力,我们总算下来了,两脚终于踏踏实实地踩在了那坚硬又透出几分亲切的水泥路上了。这里有一根电线杆子,我掏出手机给它照了张相,算是记录下了这个地方。这一圈在山上转的,虽然费了不少力气,也有些担惊受怕,但,少走了多少防火道呀!也节省了不少时间呀!我感到很满足,看看旅伴,她还弯腰站在太阳地里往下摘草刺,脚旁边的草刺扔了一片……

 

“连蚂蚱都跟你好!”走在去往南马场水库的山道上,旅伴突然在后边说。

“怎么?”我回头看着她。

“喏,裤腿儿上,都爬了半天了。你走路一动一动的,都没把它弄得掉下去!”我低头一看,果然,一只大蚂蚱就趴在我的大腿裤子上。是只绿色的,脊背上还有一道通贯的黄道,挺好看的。我晃了晃那条腿,它往上爬了爬,并没有飞走。

“快照!要不就跑了。”旅伴喊到。

我掏出手机递给她,她一连照了好几张。我理解她这种举动,过去我经常一个人在山里野行,尤其是那些个野山,有时候很长时间都不会看到一个人,更甭说是遇见了,所以难免会产生寂寞感。看见飞的、跑的、蹦的小动物,也会和它们说说话。

“走吧!自个儿玩儿去吧!别跟着我了!”我伸出手去触碰它,它飞走了,落到一块大石头上又不动了。

“天气凉了,它也找高处找老阳儿晒了。拿我的腿当树枝儿了!”我说。

“小东西,挺可怜!蹦跶不了几天了。”旅伴弯腰看着它说。

“自然规律,草木动物人类……谁也逃脱不了!”我一挥木杖,“走吧!别学什么林黛玉了!还有一半的路呢。”

 

今天的天气特别好,天空一片湛蓝,没有什么云彩,近处的、远方的景色都很美,而且还是那么清晰,让人心情变得特别得好!我不禁唱起了那首“我的小路”,这是我用前苏联歌曲《小路》的曲调重新填的词,已经成了我的“山中抒情曲了”——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往绿色的远方。我要沿着这条迷人的小路,和我的旅伴一起上山岗……”有时候人真的好傻,放着这辽阔安逸的大山不来,非要像蚂蜂一样去追逐那拥挤嘈杂的景区……随即,我又摇了摇头,很为自己这种想法而觉得好笑,生活的环境和心灵的追求取舍不同,怎么能说我就聪明人家就傻呢!这也太没道理了!我笑出了声——

“你笑什么?!”旅伴歪头看着我,眨么着眼睛。

“笑我自己!取舍不同,收获自然也就不同!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呀!”我说道。

“不着边际!”

 

“看,水库的水,好漂亮!”钻出树林子,旅伴扬起手中的木杖指着前方喊。

“是啊,微微细风,吹皱一湖秋水……没有夏天那么绿,却好像深了许多……

“为什么?”

“天高水深嘛!视觉效果,心灵感应……

 

“小心!抓着身边那电线……这地方坡陡!”我回头喊。

“这地方咱走过!”旅伴喊。

“对,第二次走。抬头,我给你照张相……

西山森林公园里的这条从登山长阶下来后下切盘山防火道的小路(就在厕所后面的山坡上)我很喜欢,所以,这次又来走了。

“这段路不长,却很陡!”旅伴说。

“没有这拴在树上的电线,还真不好走……”我也说。

“下雨后可不能走!”她又说。

“没错!”

……

 

“有花坛……”旅伴说。

“当然,国庆期间……

我给她照了张相,她也要给我照,我没照,虽说是节日景观,可在花丛前照相,我是从来也不喜欢的……(2018101日

 

【手机拍摄,不为艺术,只为纪行】


http://s14/bmiddle/005OU1Emzy7o8bnWKSN3d&690

从塔后身村上切塔门洞的小路进出口【李永春拍摄】

http://s6/bmiddle/005OU1Emzy7o8boIDhHa5&690

重打院子里出来的旅伴【李永春拍摄】

http://s15/bmiddle/005OU1Emzy7o8bpxTrg9e&690

在柴扉前留影【李永春的手机拍摄】

http://s7/bmiddle/005OU1Emzy7o8bqqCbQe6&690

小路旁的大崖壁【李永春拍摄】

http://s9/bmiddle/005OU1Emzy7o8breQas38&690

小路旁的大石头(“小山羊”处)【李永春拍摄】

http://s5/bmiddle/005OU1Emzy7o8bsndUo84&690

塔门洞外【李永春拍摄】

http://s15/bmiddle/005OU1Emzy7o8btfiFM5e&690

上切香山公园北围墙的小路【李永春拍摄】

http://s13/bmiddle/005OU1Emzy7o8bufRKY3c&690

站在上切香山公园北围墙的小路上望山景【李永春拍摄】

http://s14/bmiddle/005OU1Emzy7o8buWb1z3d&690

上切香山公园北围墙小路的出口【李永春拍摄】

http://s14/bmiddle/005OU1Emzy7o8bw3ZyBdd&690

香山公园的北围墙(到这里后我们顺墙往右走了)【李永春拍摄】

http://s10/bmiddle/005OU1Emzy7o8byarW1e9&690

落到我身上的蚂蚱【李永春的手机拍摄】

http://s11/bmiddle/005OU1Emzy7o8bzdE6Kaa&690

天高云淡的山里【李永春拍摄】

http://s10/bmiddle/005OU1Emzy7o8bAAWWBd9&690

“快走呀!”旅伴挥手朝边走边唱的我喊【李永春拍摄】

http://s16/bmiddle/005OU1Emzy7o8bBjt9R2f&690

天高水深【李永春拍摄】

http://s2/bmiddle/005OU1Emzy7o8bCpetHa1&690

从南马场水库上切森岭公园的小路【李永春拍摄】

http://s12/bmiddle/005OU1Emzy7o8bDCoifab&690

西山森林公园里的小路【李永春拍摄】

http://s16/bmiddle/005OU1Emzy7o8bJyC4fff&690

国庆花坛前的留影【李永春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