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毅古体诗简析——青松,红梅,秋菊(《冬夜杂咏》前三首)(文学随笔之一百八十一)常青

(2017-08-29 21:53:07)
标签:

原创

文学随笔

常青作

分类: 04.随笔(常青)

181•陈毅古体诗简析文学随笔之一百八十一)常青

 

24)青松,红梅,秋菊(《冬夜杂咏》前三首) 陈毅作 

青松[01]大雪压青松,[02]青松挺且直。[03]要知松高洁,[04]待到雪化时。

红梅[01]隆冬到来时,[02]百花迹已绝。[03]红梅不屈服,[04]树树立风雪。

秋菊[01]秋菊能傲霜,[02]风霜重重恶。[03]本性能耐寒,[04]风霜其奈何?

 

1960年12月

 

赏读

平仄格式:

青松[01]∣∧∧--(律)[02]--∣∣∧(拗)[03]∣---∧(拗)[04]∣∣∧∣-(拗)

红梅[01]--∣--(拗)[02]∣-∧∣∧(拗)[03]--∧∧∧[04]∣∣∧-∧(拗)

秋菊[01]-∧-∣-(拗)[02]----∧(拗)[03]∣∣-∣-(拗)[04]---∣-(拗)

诗人时年59岁,为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这三首诗都是五言古风的一种特殊形式,可称之为五言古绝(与近体诗中的五言律绝相对应)。

∣∣∣”,“∣-∣”,“-∣-”这三种句尾的平仄格式是典型的拗句形式,倘若使用,必是古风无疑。

上中下三首诗如同大雪飞白、双轮碾辙,看似是在画松、描梅、绘菊,实则是在喻人、赞人、颂人。手法相同,异曲同工。

一个“立”字好极,看似实写直白,实则拟人含蓄。2017818日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