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古体诗简析——青松,红梅,秋菊(《冬夜杂咏》前三首)(文学随笔之一百八十一)常青
(2017-08-29 21:53:07)
标签:
原创文学随笔常青作 |
分类: 04.随笔(常青) |
181•陈毅古体诗简析(文学随笔之一百八十一)常青•
(24)青松,红梅,秋菊(《冬夜杂咏》前三首)
陈毅作
青松[01]大雪压青松,[02]青松挺且直。[03]要知松高洁,[04]待到雪化时。
红梅[01]隆冬到来时,[02]百花迹已绝。[03]红梅不屈服,[04]树树立风雪。
秋菊[01]秋菊能傲霜,[02]风霜重重恶。[03]本性能耐寒,[04]风霜其奈何?
1960年12月
赏读:
●平仄格式:
青松[01]∣∧∧--,(律)[02]--∣∣∧。(拗)▲[03]∣---∧,(拗)[04]∣∣∧∣-。(拗)▲
红梅[01]--∣--,(拗)[02]∣-∧∣∧。(拗)▲[03]--∧∧∧,[04]∣∣∧-∧。(拗)▲
秋菊[01]-∧-∣-,(拗)[02]----∧。(拗)▲[03]∣∣-∣-,(拗)[04]---∣-。(拗)▲
●诗人时年59岁,为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这三首诗都是五言古风的一种特殊形式,可称之为五言古绝(与近体诗中的五言律绝相对应)。
●“∣∣∣”,“∣-∣”,“-∣-”这三种句尾的平仄格式是典型的拗句形式,倘若使用,必是古风无疑。
●上中下三首诗如同大雪飞白、双轮碾辙,看似是在画松、描梅、绘菊,实则是在喻人、赞人、颂人。手法相同,异曲同工。
●一个“立”字好极,看似实写直白,实则拟人含蓄。(2017年8月18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