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亭集序》“之”的用法

(2015-01-13 09:06:37)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根据具体语境可译为“我”“我们”,“他(他们)”“她(她们)”,“这”,或者代事。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二、用作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定语的标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有时不译。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          放浪形骸之外。

向之所欣。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2、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3、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曾不知老之将至。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4、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者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暮春之初。                  晤言一室之内。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三、用作动词,可根据具体语境翻译。  

①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