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五维赋能,构建“预防-管控-智能”安全生态
(2025-05-26 09:47:08)
标签: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智能巡检作业管控 |
矿山安全生产需兼顾“风险防控”与“隐患治理”,传统管理模式常因“风险识别粗放、巡检流于形式、作业管控滞后”等问题导致事故频发。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以“双预防机制”为纲,融合智能巡检、作业管控、AI分析与安全教育五大功能模块,构建“风险可防、隐患可治、人员可控”的闭环管理体系。本文从功能创新、技术支撑与行业价值三方面,解析其如何重塑矿山安全治理模式。
一、双预防机制:风险分级管控+隐患动态清零
平台以“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预防机制为核心,实现安全管理的“精准化”与“动态化”。
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四色图谱:基于风险矩阵法,平台将矿山风险划分为“红、橙、黄、蓝”四级,并通过GIS地图直观展示风险分布。例如,某煤矿通过风险热力图发现井下通风系统存在高风险区域,针对性优化通风网络,风险等级降低两级。
动态风险库:整合矿山地质条件、设备状态与人员行为数据,实时更新风险清单。某金属矿利用该功能,提前30天识别出边坡稳定性下降风险,避免滑坡事故。
隐患闭环治理
隐患智能派单:巡检人员通过移动端APP上报隐患后,系统自动生成整改任务并推送至责任人,整改过程全程留痕。某非煤矿山通过该功能,将隐患整改周期从7天缩短至3天。
隐患趋势分析: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隐患类型、频次与区域分布,辅助企业制定针对性治理策略。某矿业集团统计显示,接入平台后,重复性隐患发生率下降65%。
二、智能巡检管理:从“人工巡检”到“AI值守”
平台通过物联网与AI技术,实现巡检任务的“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
智能任务派发
系统根据设备类型、风险等级与历史巡检记录,自动生成巡检计划并推送至巡检人员。某露天矿通过该功能,巡检任务覆盖率从80%提升至100%。
AI巡检识别
部署智能摄像头与边缘计算设备,实时识别皮带运行、人员违规操作等隐患。例如,某煤矿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出32起未佩戴自救器行为,及时干预避免事故。
巡检数据溯源
平台记录巡检轨迹、时间与结果,支持历史数据回溯与审计。某矿区通过该功能,发现并纠正了15起巡检“走过场”行为,提升巡检质量。
三、作业全流程管控:人、机、环、管四维联动
平台以“作业许可-过程监控-结果验收”为主线,实现作业安全的“全链条”管控。
作业许可电子化
通过移动端提交作业申请,系统自动关联风险评估结果与安全措施,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工。某金属矿通过该功能,将高风险作业审批效率提升50%。
实时过程监控
集成人员定位、设备状态监测与环境传感器数据,对作业过程进行动态监控。某煤矿在爆破作业中,通过平台实时监测粉尘浓度与振动数据,确保作业安全。
异常智能干预
当监测数据超出阈值时,系统自动触发预警并暂停作业。某非煤矿山通过该功能,成功阻止了2起因违规动火引发的火灾事故。
四、AI安全分析:风险预判+决策支持
平台以AI算法为核心,构建“风险预测-趋势研判-决策支持”的智能分析体系。
风险预测模型
基于LSTM神经网络,平台可预测未来72小时风险变化趋势。某露天矿通过该模型,提前48小时预警到边坡位移异常,避免坍塌事故。
设备健康诊断
通过振动、温度等传感器数据,AI模型可预测设备故障概率。某煤矿利用该功能,将设备突发故障率降低40%,年节约维修成本超200万元。
安全绩效评估
系统自动生成安全日报、周报与年度分析报告,量化评估安全绩效。某矿业集团通过数据对比发现,接入平台后,轻伤事故率下降55%,安全投入产出比提升30%。
五、安全教育数字化:从“集中培训”到“精准赋能”
平台以“在线学习-实操考核-行为养成”为主线,推动安全教育从“形式化”向“实效化”转变。
智能题库与考核
平台根据岗位风险特征生成个性化题库,考核结果自动关联安全资质认证。某煤矿通过该功能,将员工安全知识合格率从75%提升至95%。
安全行为分析
通过人员定位与视频分析技术,识别不安全行为并推送提醒。某非煤矿山通过该功能,将违规操作率降低60%,强化安全文化。
结语
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以“双预防机制”为基石,以智能技术为引擎,构建起覆盖风险、作业、人员与设备的全域安全治理体系。它不仅助力企业实现“风险可控、隐患可治、事故可防”的目标,更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安全文化落地,为矿山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平台将进一步融入5G、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为矿山安全注入更强动能,助力行业迈向“零事故、零伤亡”的智能安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