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求者有所累,无求者无所谓——庄子处世金言

(2016-03-10 11:21:49)

http://s3/mw690/005OSF4Rzy7003dygIG72&690

/儒风大家

 

中国古人留下的处世箴言,能称之为智慧的多,能称之为境界的少。而在能作境界之语的先贤中,庄子必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下面四句,可谓说尽道家高明,句句精彩至极。乍一看,玄之又玄;细一品,字字精辟。看不破,便是劳苦人生;看透了,全是淡然自在。

 

是非,就是毒药

 

《庄子·天下》概括庄子主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前半句说的是天道,后半句说的则正是人事,且说到了根本上。

 

《庄子·齐物论》有句说尽道家境界的话: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既然万物一体,我是万物、万物是我,基于人我双方的是非分别还会有吗?所以是非的背后,只是人们的好恶取舍,只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因人们划定了界限而产生。

 

人间的一切矛盾冲突,痛苦挣扎,也由此而生。伤人,又伤己;害人,又害己;而其实不过一场虚妄。所以庄子特别强调,要和世俗相处好,第一关键就是不要说是非、生是非、搬弄是非。一入是非深似海,从此亲朋是路人。

 

认命,就是安宁

 

人为什么会有痛苦?要么因为得不到,要么因为已失去。越矛盾痛苦,往往因为越没有办法挽回。既然没办法挽回,而又不甘心、放不下,那么痛苦就是自找的了。

 

所以《庄子·人间世》中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如果无可奈何,那么就要认命,将其看成命数。既然命数如此,便能坦然放下,心便能得安宁。

 

有人认为这太消极,却不要忘了庄子的前提:不可奈何。什么是不可奈何?就是你已经尽力了,而结果仍是如此,那就没有办法了。此时认命,恰到好处。

 

无用,才是大用

 

专讲处世的《庄子·人间世》,通篇只说了一个道理: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有用之用,就是谁都看得到的有用;无用之用,则是唯有高明之人才能看得到的大用,凡人看来却只是无用。

 

庄子的无用之用,含进退之道,有言外之意。退,便如庄子寓言中那棵因为长得扭曲、木匠看不上而得以保全的大树,是自保之道,逆境中主动运用,可得避开别人注意而养精蓄锐之效。

 

进,可参照老子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在名利场中,你不争、无为,看似无用,这种德性却往往让人信服、爱戴。

 

若是鹬蚌相争,往往能渔翁得利;若是公正角逐,也最易得到推举;于是反而成为得益最大的一个。前提是你真有德有能。所以老子才说“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无能,才是大能

 

最能体现庄子处世真髓的,便是《庄子·列御寇》里那句话:“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世间并不缺少有才华和聪明的人,人人也争做这样的人,而庄子指出了这些人的悲哀——充满劳绩和忧虑。于是庄子主张做个无所求的无能之人。可笑?荒谬?那你无所求一下看看?所以庄子的无能,其实是一种看得破、放得下的真境界,是真真正正的大智慧。而世间所谓聪明才华,小聪明罢了。

 

“无所求”正是其中的关键。人的一切造作以及由此带来的痛苦挣扎,莫不源于此。唯有无求,才能如江湖上漂流的小舟,得遨游四海的大自在。如何做到无求?庄子也已经说了——如舟之“不系”。心中有求之时,压只会进水起波澜,尽管随它去就是,只需要觉察、看到,它们就自会“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综上:庄子的处世之道,概而言之就是:于内无能,于外无用;不问是非,安于天命。其中有退守,有进取;既沉得深,也看得透。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地成大人、做大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