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住这句话:一个人的品行与性向没有关系

(2016-01-04 10:06:13)
标签:

健康

同性恋

性取向

品行

衡量一个人的品行好坏的标准不是性取向,而是他是否善良、勇敢和努力,这件事未尝不是成长道路上的一笔财富,男孩失去的是无关紧要的人的评价,得到的是父母无私的支持和爱。

“无论我的儿子喜欢男人还是女人,都可以去征服星辰和大海。”这是一位母亲的深情告白。

这位女士是一个17岁男生的妈妈。她的儿子表白一位男生后,遭到拒绝,随后该男生将他的性向宣扬的全校皆知。不但如此,同学们欺负他,挨打之后老师没有主持公道,反倒说他是同性恋。

难道同性恋就该被欺负吗?这段时间内,该女士儿子学习成绩下降,没有了往日的笑脸。

这位女士说:“作为家长,我心如刀割。我要求欺负人的孩子和家人给我儿子道歉,但那几个男孩不肯,老师似乎也不愿意勉强他们,我质疑他的态度,他竟然对我说:你儿子毕竟是个同性恋......”

“我希望孩子能知道,我和他爸爸不会因为他的性向抛弃他,就算学校的大多数人排斥他,也是大多数人错了,不是他自己错了,无论他喜欢男人还是女人,都可以去读航空航天,征服星辰大海。”

该微博发出之后,短短一天之内,转发已达到14万次,评论2000多页,网友都被这位母亲感动,无论是主动出柜,还是被动出柜,有亲人义无反顾的支持,是一种运气。

柴静《看见》一书中写到: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做纯洁,把愚昧当做德行,把偏见当做原则。看见爱情因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一个教育工作者——男孩的老师,歧视同性恋,有年长保守的原因,但绝不能成为歧视的理由。

另有一则新闻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来自广州中山大学的女生秋白因为不满社会上许多教育资料中对同性恋的污蔑,向教育局举报后得到“并无错误”的答复后,将教育部告上法庭。然而几天后,却传出了其性取向被辅导员告知父母的消息。这背后,深刻地反映出中国教育对待同性恋群体的异样眼光,也体现出高校传统思想遭遇“挑战”后学校的无能的应对能力。

在学校中,同性恋,似乎在人群中仍然是“精神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学校并不会对同性恋群体同等看待,有时候,打压同性恋群体成为了校方对待此类事件的应对方式。

不过至少有一点令人感到欣慰,因为在十年前,同性恋的话题还未得到如此大的关注,现如今这两条微博被被大量转发,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越来越多的同性恋渴望被认同,而不是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二是越来越多的非同性恋者对同性恋的认知越来越深入,再也不是愚昧无知未开化状态。这是好现象。

衡量一个人的品行好坏的标准不是性取向,而是他是否善良、勇敢和努力,这件事未尝不是成长道路上的一笔财富,男孩失去的是无关紧要的人的评价,得到的是父母无私的支持和爱。




权威解读,最鲜活的性病艾滋病知识: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携手在线
携手在线公众平台二维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