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阳光一路骆老师
阳光一路骆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8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为什么说“得语文者得高考”?高考名师王国源指导语文考试快速提分技巧

(2017-12-06 15:35:05)
标签:

教育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院士曾说过:数、理、化当然重要,但语文却是各门学科最基本的工具。语文学得好,有较高的阅读写作水平,有助于学好其他学科,有助于知识的增长和思想的开展。反之,如果语文学得不好,数、理、化等其他学科也学不好,常常是一知半解。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

近日,这句话很火爆!几乎成为共识。因为各地传来消息,今年的高考状元有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他们都得益于高考语文成绩。近日,我特意找出来高中语文辅导名师——王国源老师在接受新浪教育采访时,谈如何学好高中语文的文章(有删节):

      王国源:下面我谈一下这些年来我教高中语文的做法和小小的体会,从两方面谈,一个是高中生在认识上要做准备;另外,在具体做法上做点什么。从这些方面谈,认识上我想就这几年全国高考也好,北京高考也好,我想提一个大的语文观,就是同学们一定要关注当今的实事、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热点话题。因为高考改革以来,高考题在悄然的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渗透进了很多有关这方面的东西,所以说同学们一定要给予关注。

  第二方面我想提,一定要加强基础知识和思维训练,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就是背,其实不是这样的,语文思维训练的成分很大。我的理解是基础知识+思维训练才能形成解题能力,这两方面都要强,不能只偏重一个方面。

  第三点,在最后阶段请同学们重视积累,加强记忆。从心理学角度讲,记忆包括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我谈的是有意记忆,尤其是最后阶段,比如对英语的单词,语文的诗歌名句的背诵,对作文材料的准备,比如好的解题思路,比如理科的公示、定理、实验,都需要加强记忆。第四点,请同学们关注加强创造思维意识,因为从全国高考,以至于北京高考,考题应该说有三个亮点。第一个亮点,现代文阅读最后一个题目,就是考察同学联想想象创造思维,无论是从北京的高考还是全国的高考题都体现这个精神。第二个亮点是语言表达题的扩展语句题目,同样考察同学的是联想想象。所以一定要加强在这方面的认识,还有一个是作文。从考纲要求,有一个发展等级创新的要求,更应该加强创造思维的认识了。这是我谈的第四点,就是认识上考前一定要加强这几点。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个阶段需要激情。我想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激情才能把事情办好。这是我在考前说的第一个问题,在认识上做准备。具体做法,这些天做点什么呢?语文学科,第一点我要说的是回归考试说明,对考察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梳理哪些东西?下面我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第一,语言知识。从全国考卷来讲前四个题,北京考卷是前五题,我要求我的学生这些天要做到什么呢?题不离手,手不离题。每天用810分钟的时间,一定要不停的练这个题,老找这个感觉,不能放。例如我到外地给人家辅导,问同学:改病句有多少类型?结果同学们不知道。高考病句类型到现在还不清楚,总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做题,我想是没有把握的。一定要把这六种病句类型掌握了,而且每天做,对号入座这样考试才有把握。

  第二,语言表达题。近两年来北京的考察重点,我认为就考察两个:一个扩展语句,一个压缩语段。全国高考题,一卷和二卷主要的也是考察这两个内容。所以我觉得语言表达重点复习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

  我提醒同学们的是扩展语句考察同学的创新联想,考察同学表述质量。由短写长,一定是考察同学的表述质量。表述要有文采,这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由长变短,一定是考察同学概括能力。我指导同学考察压缩语段具体做法,要求同学对这个语段的句子进行标号,研究句和句的关系,提炼考察的内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把题答好。这是关于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我嘱咐给同学们的。

  第三,就是文言文的考察。按照考试说明,第一点要对文言的语言现象娴熟于胸。比如考察虚词,虚词有1820个,如果整个都弄,现在恐怕是没有时间了,就重点抓好几个文言虚词,比如以、为、其,之,因,而,焉,掌握常用虚词的用法。

  实词方面重点讲究应用。在文言语段中碰到的实词重视就够了,四种文言句式,大家尤其对被动句和宾语前置句,一定要熟悉,特别是外地的参加全国高考的同学,考察翻译题很重要的一个是语言现象都涵盖在被翻译的语句里,如果对文言的语言现象不清楚,我想一定是翻译不准确的,翻译不准确一定要扣分的。

  大家注意,我在这里强调的是正确和准确,我觉得不是一个概念,文言文翻译一定要做到准确,而不是翻译大意正确就行了,所以一定对文言文的语言现象要清楚,比如宾语前置句,倒桩句中就考宾语前置句。一定要知道几种情况,疑问句的宾语前置,举个例子沛公安在这就是前置句,比如古之人不余欺也这就是否定句宾语前置。比如唯利是图、马首是瞻都是宾语前置。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这样把这些东西一定弄很得熟,在考察翻译的时候,我想就不会出现错误了。

  这是文言文的语言现象,考试说明说得很清楚了,但是我觉得同学们应该在最后阶段再敲定一下,对这些语言现象一定要清楚。

  文言文第二方面,高考考察的就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是考察的重点。牵扯到阅读文言文,无论是全国高考还是北京高考都考察文言文阅读,我的意见是抓整体把握,对这段文字一定要从整体上了解意思,这是我的做法。给大家介绍希望最后阶段大家在这方面下点工夫。

无论是全国高考还是北京高考,考察的都是人物传记。今年是旧课程标准的最后一年,我想不会有大的变化,仍然考察人物传记。既然考察人物传记,所以离不开人和事,在阅读一个文言段子的时候,首先抓这头,问自己这段里有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是谁,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什么关系。把这头清楚了,再看这头。事情一定是主要人物做的,两个问题,主要人物做了几件事,什么事,第一个问题是几件事,第二个问题是什么事,如果能够回答清楚这两个问题,那么这头你清楚了。主要人物做了几件事,什么事你清楚了,我觉得这个文言文你清楚了,如果这段文言文的意思你清楚了再错题,好办,是属于微调。人和事没有把握清楚是大问题,就是没有读懂文字,就需要下大功夫了,读懂了再做题微调,看自己是不是经常错最后一题,或者经常错第一题,实词的使用,在这就要下点功夫,如果自己这个题一错就找问题,到底错在什么地方。如果总错一词多译的问题就看自己是否在一词多译方面,尤其是考察虚词的时候,为什么产生这种错误,是否虚词使用上还出现问题,在那好好的下点工夫。

http://s13/mw690/005OMGVXzy7gmL5PLmQ9c&690

王国源,阳光一路学校特聘语文教师,高考语文专家,北京四中特聘语文教师,全国重点校景山学校语文教师,东城区高考研究组资深成员,东城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编写者。

 

http://s1/mw690/005OMGVXzy7gmL9WG9G6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