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讲评三法

标签:
朗读多媒体简笔画课本剧 |
分类: 教学论文 |
我的随笔集《一生能有多少爱》已经成功出版,有想购买的读者朋友请联系我。电话(微信):13926677548 本书订价:25元
http://s9/small/005OLZhgzy7mnSbeEcgd8&690
【内容摘要】
所谓讲评,就是教师根据要求和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讨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研究每个学生的习作优缺点的过程,通过讲评使学生知道自己写出的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如果习作讲评确切、得法,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写作能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有很大作用。高效的习作讲评课应该是一面“镜子”,让学生看到自己习作的优劣得失;习作讲评课应该是一座“加油站”,给学生补充向前行进的习作“能源”;习作讲评课也应该是一座“桥梁”,使学生到达理想的习作境地。
【关键词】习作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习作的讲评。在整个习作教学过程中,讲评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同时也是把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的进步成果和存在的问题集中地反映出来,并且对照课文,提高到写作规律上进行分析,使批改指导作用更深入、更全面,效果更好。因此,讲评可以说是一次写作活动的总结,同时又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写作能力,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具有很大意义。
所谓讲评,就是教师根据要求和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讨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研究每个学生的习作优缺点的过程,通过讲评使学生知道自己写出的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如果习作讲评确切、得法,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写作能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有很大作用。高效的习作讲评课应该是一面“镜子”,让学生看到自己习作的优劣得失;习作讲评课应该是一座“加油站”,给学生补充向前行进的习作“能源”;习作讲评课也应该是一座“桥梁”,使学生到达理想的习作境地。
一、激励法
语文教师大多为批改习作犯难,虽然是“精批精改”,但效果却不明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忽视了习作背后的人——学生,而总是以成人的视角、思维、情感等作为评判的标准。在习作评价中,要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让学生体会成功与快乐,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进而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根据学生好表扬的特点,还可以在批阅学生习作时把情感倾注在笔端,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丝一毫,只要有独到之处,进步之处,就写上几句鼓励性的评语,以激发学生自改习作的兴趣。激励法既注重写作知识的掌握,写作方法、写作能力的培养,还强调情感体验、写作兴趣和习惯培养,使评价过程成为一种学生自我需要内在满足的过程。
1、
良好的写作态度是写好习作的前提和基石。因此,从评价习作态度入手是抓住了习作的牛鼻子。评价学生写作态度可从书写、字数和质量三处着眼。书写正确、规范和工整,可看出学生是用心来写作;字数基本达到要求,可看出学生是尽力而为之;文章质量不一定非要好文不可,只要是达到学生正常的写作水平即可。通过最佳“态度”的评选,可以使学生明白写作态度的重要性,体会到成功与快乐,从而激发起写作的兴趣,进而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
2、
题目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故称之为“题眼”。好的题目不仅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好地吸引读者的兴趣,而且与习作的立意密切关联。开展最佳“题眼”的评选,能引起学生对题目的关注度,认识到题目在审题、立意方面的重要性。如在《我学会了
3、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头开好了,自然就会吸引读者往下看;头开不好,读者往往只看了一半就不愿意看下去了。可以说有一个好的开头,习作就成功了一半,故好的开头被形象地称为“凤头”。最佳“凤头”评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头是否统领全文;开头是否引人入胜;开头是否简洁明快;开头是否新颖别致。如《我学会了洗衣服》就可以用开门见山法,简洁实用,一目了然。
4、
写文章时,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详写和略写”。文章材料的详写与略写,都取决于文章的中心的需要。能够充分表现中心的材料要详写,与中心有关而又不需要详写的就略写。评定哪些材料需要详写或略写,可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依据文章的题目;依据文章的中心;依据文章的内容。如《我学会了感恩》,学会感恩的过程应该要详写,表达感恩之情的内容要略写。
5、
行百里者,半之九十。结尾作为最后一公里的路程,不亚于前面九十九公里。结尾写得好,不仅可使读者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还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和力量,使读者回味无穷。反之,如果写得不好,就会影响全文的表达效果。对结尾可提出如下要求:要体现主旨;要耐人寻味;要言简意赅;要因文而异。如在《我学会了宽容》一文中,结尾可直接体现主旨,告诉读者要宽以待人。
6、
语言是习作大厦的建筑材料,只有优质的建筑材料,才能建造出华美的大厦。评选最佳语言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最佳修辞手法,最佳表达方式,最佳描写方法,最佳情感和最佳创意等。把相关的句子用投影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品读、欣赏。既为别人的佳句发出赞叹的同时,又从中学习到相关的写作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二、诊断法
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学生的习作同样会“疾病缠身”,需要教师进行多角度的会诊。面对学生习作出现的各种“症状”,我们不要写出患有“重疾”的严肃诊断报告书,这样做只会增加学生对习作的恐惧程度。而应该用丰趣幽默的语言,告诉学生“生病”并不可怕,完全可防、可控和可治疗。
1、“书写”病
面对学生的“书写”病,我们不妨写出以下的诊断报告书:文字尤如习作的外衣。干净、美观和时尚的衣服会特别吸引眼球,同样的道理,正确、规范和工整的书写才会激发读者的兴趣。可是有些同学业的书写如同“天书”,龙飞凤舞,让老师眼花缭乱,仿佛走进了迷宫,分不清东南西北。主要表现在:字体极度不工整、不规范,东倒歪,像喝醉了酒一样;基本笔画不规范,严重扭曲变形,简直就是“四不象”(投影展示例子)。误用形近字,错漏百出,张冠李戴(黑板展示例子)。看到这样的报告书学生会在开怀大笑的同时,领悟老师的良苦用心。
2、“矮小”病
患有“矮小病”症状的病人,我通常会给出下列的诊断报告书:有些同学写的文章有头没尾,或有尾没头,结果文章变成了“残疾人”(如某某同学);有些同学写的文章只写了故事概要,而没有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结果文章变成了“豆腐块”(如某某同学);有些文章结构完整,但字数严重不足,结果文章变成了“侏儒”(如某某同学)。这样的诊断报告书用形象的比喻指出了习作中存在的问题,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3、“贫血”病
4、“标点”病
在出示诊断报告书前,可先选择有趣的标点故事引学生会心一笑。如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东北沦陷区写了这样的标语:“粮食不要卖给八路军吃。”而老百姓在“卖”字后边加了一个逗号,就变成了“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可见标点的作用非常重大。讲完故事后,可出示诊断报告:有些句子该停顿的时候不停顿,存心想让读者“气绝身亡”(举例子);有些双引号经常被贪嘴的同学偷吃了后面一部分,那样会“中毒身亡”的(举例子);有些分不清语气,问号、句号和感叹号身份不明,造成“敌友不分”(举例子)。
5、“审题”病
审题,是写作中最关键的一步。如果这一步没走好,那习作教学无疑就是无本之木。即使写作技巧再纯熟、修辞手法再丰富、思想意义再深刻,如果离题了,那写的习作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面对学生审题的错误,我会给出这样的诊断报告书: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写习作如果离题的话,那就像给一个饥饿的乞丐棉衣一样,是没有用的。有的同学,习作要求写一件快乐的事,他偏偏写一件伤心的事;习作要求写一件发生在夏天的事,他偏偏写一件发生在冬天的事;习作要求写一个人,他偏偏写“我的家乡”……所以,即使他妙笔生花,如果审题这一步没做好,那花也是“白花力气”的“花”了。
6、“立意”病
诊断报告书:不管写什么类型的文章,首先要考虑写什么内容,讲清一个什么问题,表达一个什么思想。立意,就是确定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写文章没有立意,就像一种食品没有营养、一种药品没有药效一样,是没有用处的。有些同学的立意是不健康的,如在《未来的我》中,把自己想象成杀手,专干坏事;有些同学的立意过于分散,如在《未来的我》中,一会儿是科学家,一会儿是警察,一会儿是医生;有些同学的立意过于肤浅,没有对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行歌颂,对假、恶、丑进行鞭挞。
三、
习作讲评课应成为学生习作的一盏指明灯,让学生在其指导下明确方法,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分享习作的喜悦。通过诊断法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把脉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出治疗药方。采用专项训练法可有效地治疗学生习作中的顽瘴痼疾。
2、立意法
立意就是根据题目人要求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写文章就是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这种思想认识和过感情倾向就是文章的主题,即中心思想。“意”是文章的灵魂,也是文章成败的关键。因此,习作时,立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明确了习作的写作目的。在选材、布局、语言的选择,感情的倾向上才有方向。立意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如下三种:(1)根据题目要求确立中心。如“美丽的生物园”中“美丽”一词就是作者要强调的中心。(2)根据真情实感确立中心。写人、记事、状物、抒情,都要真实,真的东西才感人,确立文章的中心一定要用真情,绝不能脱离现实去谈感情和思想。(3)学会“以小见大”确立中心。选材切忌大而空,应该从小事着手,从最熟悉的地方落笔,善于以小见大,这样才能打打动人。
3、选材法
选材就是选择材料的意思,是指在写作中选择运用材料再现主题的过程。它包括根据主题收集材料、选择能够充分表现主题的材料。选材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训练:(1)取材要广。取材要广,是说我们依据主题收集的材料越多越好,可有材料多了才能互相比较,从而选择出最好的材料来表现主主题。(2)选材要严。选材,必须按照真实、典型的要求,严格选择材料。(3)组材要妥。组材,是指写文章时材料的安排和组织。材料的安排和组织要妥当。(4)用材要新。一个题目可以找到许多材料,那些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的材料才是恰当的材料。
4、长高法
学生很多时候审题、立意和选材都没有问题,但文章却总是兔子尾巴长不了,这时候,就需要进“长高”训练。可从以下几个方法进行训练:(1)、总分法。给出一个总写的句子,让学生围绕这个句子写详细。如:公园里的鲜花真美啊!学生就会围绕各种形态各异的鲜花把这个句子写具体。(2)扩写法。给出一故事的梗概,让学生进行扩写训练,提醒学生可以增加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把故事写详细。如:有一天,我生病了,妈妈悉心地照料我,我真感动啊!(3)对话法。习作有一句俗话:字不够,话来凑。可见对话在习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训练学生描写对话也是使习作长高的一种主要手段。如:写一个有爱心的班集体的习作中,刚好班上有一位摔断腿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们都想着办法去帮助他,这时候就可以展开各种对话的描写,文章自然会长成了“姚明”。
参考文献:1、《让习作的讲评充满智慧和高效》
作者姓名:黄啟坚
工作单位: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13926677548
邮箱:hqj1972@126.com
邮编:51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