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重点知识
(2015-09-14 15:10:14)
标签:
文化 |
《卖炭翁》诗词鉴赏重点内容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
伐:砍伐。薪:柴南山:即终南山,秦岭山脉的主峰之一。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 辗(niǎn):同“碾”,轧。困:困倦,疲乏。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骑(jì):骑马的人。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把:拿。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回:调转。叱:吆喝。驱将:赶着走。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系:挂。直:同“值”,价格。
二、
有位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唯恐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着堆满积雪的路面,留下深深的车轮印。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人和牛都疲乏了,也饿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前面两位得意洋洋的正往这面走的骑马的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手里拿着诏书,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赶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有几千斤重,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三、中心:通过记叙卖炭翁勤劳所得被掠夺一空的经过,揭露了宫市的弊端与黑暗,并表示了对人民的同情。
四、易错点:
1.作者白居易,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乐天是同一人。
2.注解注意点:
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3.叙事诗、疯喻诗。写作目的:苦宫市。“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
4.全诗分成3部分
①烤炭:开头……心忧句——交代卖炭翁生活得艰辛和愿望。
②运炭:夜来……市南句——描述卖炭翁进城卖炭。
③卖炭未成被掠夺:翩翩……结尾——写卖炭翁被掠夺的经历。
5.诗中的对比:
两鬓苍苍十指黑——表现卖炭翁年迈和辛劳。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卖炭翁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
牛困人饥;翩翩两骑——表现劳动者和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表现“宫市”掠夺的残酷。
6.开头八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运用肖像和心理描写。
7.“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公使及其爪牙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蛮横。
8.诗歌并没有表现卖炭翁的懦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