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文名墓:寻找湖州名人墓——沈家本墓

(2015-11-15 16:38:45)
分类: 名人名墓汇集:

人文名墓:寻找湖州名人墓——沈家本墓

 

 

向位于杼山进发,寻访第一处陆羽墓。

杼山,本身就极富文化内涵,据文献记载,因夏王杼(少康之子)曾在此巡狩而得名。

杼山的标志很好找,刻着山名的石碑就立在山北麓公路边上,十分显眼。
可惜虽然近在咫尺,却不能直接弃车登山,在外地人生地不熟的,万一被清拖可如何是好。

只得兜着山找路进入了妙西镇,可万没想到为了找这第一处陆羽墓,好悬没磨破了嘴,跑断了腿。

来到镇口,向一位正在自家门前阴凉地乘凉地老人打听陆羽墓,他摇头不知;又指着面前的山,向他确认是否是“宝积山”(杼山又名宝积山,当地人习惯称宝积山),结果他又摇摇头说:“这里没有宝(bǎo3)积山,只有宝(bào4)积山。”
这大热天的室外温度已升到了35℃以上,再经他老人家这么一指点,我们都快懵了。

村子里又询问了不少当地居民,均言不知道本地也有陆羽墓,都异口同声称陆羽墓不在此地,还要往西面去。

其实,他们所指西面的陆羽墓,就是楂树坞村的第二处陆羽墓,位于妙西镇陆羽墓正北11公里处。
 

湖州名人墓5——沈家本墓 
不死心继续在镇里寻访,一直来到了山的东麓,紧挨着路东是铁道,再往前走,就快绕回我们刚才在公路上看见山名的北麓了。

这里又遇到了一位路人,再向他打听,手指山东麓有条上山的台阶,上去看见一片竹林掩映之中,就是陆羽墓了。
闻听此言,大喜过望,登上数十级台阶,果见有文保碑模样立在道旁。
近前一看,的确是一处墓地的文保碑,墓主却不是陆羽,莫不是又被人给忽悠了,难免叹气。

可再定睛观瞧——沈家本墓,这不是大名鼎鼎的法学泰斗沈家本嘛!

这本不在此次行程计划内,虽然寻访陆羽墓遇到了一些坎坷,但能误打误撞寻访到沈家本墓,也不枉赤日炎炎下,绕着杼山转这么一大圈啊

沈家本墓,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杼山东麓,门票免费,停车免费。

湖州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1月20日,公布沈家本墓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湖州名人墓5——沈家本墓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惇,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清末著名法学家。

清帝退位诏书上,在第八顺位签字地正是“司法大臣——臣沈家本”。

上图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中,展出的《清帝退位诏书》,但并未注明是复制品!

这里只截取了其中签名部分,可见此展品制作之拙劣,与原件稍作对比,即显见字体完全不同。

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赵秉钧的“钧”变成了“钓”,司法大臣的“司”变成了“川”!

很难想象这是全国著名博物馆中的陈列品,只能让观众啼笑皆非。


湖州名人墓5——沈家本墓 
2003年正值沈家本逝世90周年之际,当地政府重修了墓道。

墓道设计为163级台阶,象征着沈家本从1840年诞生至2003年已经历163年矣。

台阶通往墓前平台,平台两侧各镶嵌一块碑记,一侧的碑记刻有陈宝琛题在沈家本遗像上的诗:

“研经治律几能兼,硕果秋官见此髯。重译讨论推法学,等身著述始郎潜。沦形桑海聊观化,归梦湖山草逊尖。一幅萧闲巾服在,典型长与世人瞻。

一侧的碑记刻有《沈家本简介》:

“沈家本,字子淳,别号寄簃,清代湖州归安人,是近代中国著名法律思想家,世人公认的法学泰斗。
一八四〇年八月十九日(农历七月二十二日)生于湖州城南编箕巷口沈家祖居。清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年)进士,有三十年刑曹生涯,历任天津保定知府和刑部侍郎,后奉命修律,以法部侍郎充修订法律大臣,曾任大理院正卿,资政院副总裁。著有《诸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二十二种,乙编十三种等大量著作。他的著述纵横中外,贯通东西,是中国法律文化瑰宝。一九一三年六月九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北京枕碧楼故居去世。
沈家本去世后由其子孙扶灵柩回乡归葬湖州妙喜渡善桥。一九九四年冬,其墓重修迁至妙西杼山现址,墓前仍保存袁世凯题写的石柱对联,墓碑由邹瑜先生重题。二〇〇三年,修建墓前平台及一六三级台阶通道。
浙江省湖州市法学会
吴兴区妙西镇人民政府
二〇〇三年六月立”

湖州名人墓5——沈家本墓
1914年,沈家本灵柩葬故里,袁世凯为其墓题词:“法学匡时为国重,高名垂后以书传”。

沈家本墓在“文革”中被毁。
墓前所立袁世凯题对联石柱,却在墓毁后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被当地农民用来当建筑材料,筑在了渡善桥斗门头机埠闸门两侧。

原置于石柱对联前面的抱鼓石一对,也在当地村西头的渠道口处找到。

在沈家本原墓遭毁时,其遗骸被装入坛中,埋在原墓(姜家浜东侧)的地里的。


湖州名人墓5——沈家本墓

1994年底,重建沈家本墓,墓址由原渡善桥村姜家浜移至妙西镇杼山新建的“三癸亭”西北侧的坡地上,墓向与原墓一致,为坐西北朝东南。

墓冢为圆形,直径3米,高1.5米,沈家本遗骸重新入殓其中。

1995年春,沈家本墓新址竣工,清明落成。

2003年春,扩建墓道及碑刻。


湖州名人墓5——沈家本墓 
鉴于重修沈家本墓时,原墓碑已无处寻觅,新墓碑用花岗石制成的,碑身高1.20米,由时任中国法学会会长的邹瑜题写“沈家本之墓”。
 

湖州名人墓5——沈家本墓
更庆幸地是,在沈家本墓的北面,杂草丛中立有一座亭子,便是著名的“三癸亭”。
据记载,颜真卿在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十月二十一日,为陆羽建“三癸亭”。
现在这座三癸亭,看见题匾上书“癸酉重建”,就能推算出,当建于1993年。
如若直接很轻松地找到了陆羽墓,岂不要和沈家本与三癸亭擦肩而过!

冥冥之中,沈家本先生当真“法”力无边也。


湖州名人墓5——沈家本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