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文王墓:中国唯一的外国王墓——苏禄王墓

(2015-06-01 11:17:47)
分类: 皇陵古塚古迹:

人文王墓:中国唯一的外国王墓——苏禄王墓

                               鲁先圣

   

   在山东省德州市北郊有一处普通的村落,五百年来,这个普通的村落始终被菲律宾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关注着,这个村落叫北营村,是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国王的墓葬和他的后裔世居之地。几百年来,菲律宾始终没有间断派遣使者前来祭奠先祖,明清两朝也一直拨款维护修缮,当年国王的后裔们也始终与当地百姓和谐相处,融为一家。

  1417年9月13,苏禄王在访问明朝都城北京回国的路上病逝于德州,迄今已近600年的漫长岁月。

  中菲两国人民友谊源远根深,自古以来便舟楫相通,有史记载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有1000多年历史,两国人民结下了亲戚般的情谊。在我国的明朝,是中菲两国关系史上往来最为频繁的时期,吕宋岛的吕宋国和苏禄群岛的苏禄国,已经与中国直接建交,友好使节往返不断。古苏禄国是现今菲律宾的一部分,包括苏禄省,位于菲律宾西南部。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遵明太祖遗训,遣使出访南洋15国。苏禄国王决定亲自来中国拜见朱棣。苏禄使团到中国后,由总兵太监郑和陪同北上。使团到北京后,明成祖在皇宫款待苏禄国王一行,并在比武场上各显技艺。这时,海盗罗景龙、坎卡瓦窃走了苏禄国王的大珍珠,并杀死了护卫阿布贝卡。明成祖追封阿布贝卡为骠骑将军,以亲王之礼厚葬,苏禄国王十分感动,决心与中国世代友好。案件迅速被查清,凶手被就地正法,大珍珠也奉还苏禄国王。

  苏禄使团在北京住了27天,满载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回国。回国时明廷回赠了丰厚礼品,还派遣官员护送。他们沿京杭大运河行至德州时,苏禄国王不幸病倒,明成祖命太医火速前往诊治。但终因病重不治,逝世于德州境内。按照明代诸侯王陵墓规格,明朝修建苏禄王墓,明成祖亲自撰写碑文和悼文。按照中国的习惯,册封其长子麻都合为苏禄国新东王,让其次子、三子和王妃、随从等10余人留德州守墓3年。对守墓的王室家人,从德州官仓内每人每月提供口粮一石,以及布匹、银钞等,还“恩赐十二连城祭田三顷三十八亩,永不起科”。为了更好地护墓,明政府还拨历城、德州三姓回回供其役,准免杂差。每当年节,德州地方官派专人祭扫王墓。王室后裔世代生生不息,与齐鲁乡民世代友好,书写了一曲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友好相处文化融合的动人故事。

  王陵园区占地80余亩,墓高4.2米,直径16.6米。走进墓区,但见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长长的神道前竖立着石头牌坊,两边立着华表、翁仲、狮虎羊马,尽头处是威严的仪门。进得仪门,恩门、正殿、东西配殿,依序排列。正殿正中,高悬着苏禄国王巨幅画像,正殿后正中是一个硕大的圆顶土冢,墓碑上书“苏禄国恭定王墓”。陵墓完全是中国式的丧葬规制,与其他王陵不同的是,墓正门外西南侧有一个建筑规整的清真寺,东南侧还有三座土冢,分别是其王妃、二子温哈喇,三子安德鲁之墓。

  清代雍正八年,苏禄王访问中国,途经德州,曾瞻拜祖茔。菲律宾驻华的许多任大使和菲前任总统马科斯的儿子都曾来过德州,拜祭苏禄国东王墓。一九九九年,菲律宾苏丹王到德州拜祭祖先。现在院中所立的“苏禄国东王纪念碑”也是由菲律宾苏禄国东王后裔苏丹王、菲律宾实现黎刹信念协会、菲律宾国家历史协会联合为苏禄国东王所立的纪念碑。 

  如今北营全村100多户,近700人。当时王室守陵人员以安温两姓加入中国籍,现安氏有26户,120人左右;温氏8户,40人左右。1980年,菲律宾驻华大使雷耶斯博士来访,听说此地的后裔人数不多,问陪同人员“是不是过去就搞计划生育”。其实他并不知道,这里历来兵荒马乱,天灾人祸不断。民国初年运河大水,一场洪灾,全村仅剩下三间房子,温安后裔和当地村民,纷纷逃离,流落他乡。现在全国各地的王室后裔究竟有多少人已经无法确切统计,他们早已经与华夏民族融为一体而生生不息。

  陵墓的南面,是当年修建的清真寺。寺院门楼上还有几处遗留着贴纸的痕迹,那是菲律宾来拍电影时用的。菲律宾演员来到苏禄王墓前时,在方圆十几米、高四五米、修有水泥基墙的陵墓前实景拍摄,无不动情。北营村民信奉伊斯兰教,每逢周五五就齐聚寺内做礼拜。

  北营村的“王室后裔”们勤奋敦厚,有不少人在许多领域都卓有建树。这些年来,不仅仅菲律宾的各界人士经常来这里访问,他们也多次派代表去菲律宾参观访问祖国,为两国的睦邻友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苏禄王墓 - 基本介绍

    苏禄国东王墓,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墓基坐北朝南,是一个占地约五亩的高台。高台上的基体为圆形土丘,土丘下部围以石砌的护墙,墓前有明永乐十五年立的墓碑。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群岛上的三位国王--东王巴都葛叭哈刺、西王和峒王,率领家眷、官员共三百四十多人组成的友好代表团来中国访问,受到永乐皇帝的隆重接待。三位国王在京访问结束,辞归。《明史•外国列传》 "舟次德州,遭疾殒"。永乐帝闻之,不胜痛悼即派官员以王之礼为东正厚葬德州,并亲撰碑文,树碑墓道"以垂永久"。 苏禄王墓包括御碑楼、牌坊、神道、王姐墓、王子墓、清真寺、陵恩殿、东西配殿。

    古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哈之墓,在山东省德州市北郊北营村中。15世纪初叶病逝在中国的古苏禄王之墓。位于山     东省德州市郊北营村。是东南亚穆斯林苏禄国王及其两个王子的陵园。园内有苍松翠柏。墓庐高4米余,墓基圆形,青石砌成。陵前有石碑,上刻“苏禄国恭定王墓”,两侧置翁仲及石兽,东南又有御碑亭,是明成祖朱棣赐给“恭定”谥号时所勒石碑,并建亭留念。明、清两代著名学者顾亭林、程先贞皆题有谒墓诗。据《明史·列传》载:明永乐十五年(1417),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哈刺、西王麻哈刺叱葛刺麻丁和峒王之妻共率家属、部众头目340余人乘船来华献贡。永乐帝予以隆重接待,并厚礼赠答。在归国途中,东王巴都葛叭哈剌病逝于德州,遂就地葬于此。永乐帝除赐谥号、勒石碑之外,且赐祭田,以供“留其妻妾仆从10人守墓”之给养。王之长子图马哈率众回国,继承王位,王之偏妃及温、安二王子留在德州守墓,逝世后也附葬于园内。清世宗雍正九年(1731)应苏禄国王之请求,守墓人众之裔孙入籍于中国德州。
    古苏禄国在今加里曼丹岛菲律宾群岛之间的苏禄群岛上,今属菲律宾国。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苏禄东王巴都葛·叭哈与西王、峒王率眷属及其使者 340多人,到中国来朝京师,在北京受到明朝政府的盛情接待,历时27天。归国途中,东王病逝德州城安陵(今北营)。明成祖得悉后,即遣礼部郎中陈士启前往谕祭,并命有司营墓以天子礼厚葬。又亲撰碑文,勒碑墓道,追封为“恭定王”。王妃及次子、三子及侍从10余人留中国守墓,明政府均予俸禄,并拨给祭田238亩,派人守护陵园祠庙。其后偏妃及二子逝世后葬于王墓东南侧。墓建于明永乐十五年。陵园占地 80 余亩。苏禄王墓是中菲人民友谊的见证。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呈圆形,攒尖顶,高 4米,直径16米,坐北朝南,下部围以 0.8 米高的石砌护墙,坐落在南北长 37.7米、东     西宽30米的石砌高台上。墓前立明永乐十五年的墓碑,上刻楷书“苏禄国恭定王墓” 7字。碑前设石供桌、条几、香炉,两侧各有一花坛。墓台上植龙柏侧柏水杉冬青等 800余株。墓前祠庙有正殿五楹,正中悬东王画像,东西配殿各三楹,大门三间,周围配以长廊。大门内立“苏禄国东王墓简介”碑。墓道两侧依次排列石翁仲石兽石马华表;南端立牌坊一座,上题“芳名远播” 4字。墓道南端东侧有“御制苏禄国东王碑”碑亭一座。碑立于明永乐十六年。成祖朱棣亲撰碑文。龟趺。西侧有明代所建清真寺1座。墓东面100米处有偏妃和次子温哈利、三子安都鲁墓。妃墓略大,两子墓在前分列左右,各为一体,均不砌护基。
    明清以来,由于战乱、水患,除王墓、石人、石马及墓碑外,其他建筑荡然无存。自1965~1986年,多次拨款维修加固王墓及妃子王子墓,复建祠庙、牌坊,加固御碑楼,归置石象生,修筑围墙,绿化环境,修设下水道及排水沟。1986年成立了德州市文博馆,负责对王墓的保护、管理、研究工作。
    苏禄王墓在德州市北,古苏禄王国在今菲律宾国苏禄群岛上。中国明代古苏禄国同中国开始了密切友好往来。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哈刺与西王,峒王率大型使团访问中国,在北京受到明朝政府盛情款待、归国途中,东王病逝德州,明成祖为他举行隆重葬礼,遣官致祭并亲撰碑文,勒石以志。墓在德州市北,陵园内松柏苍翠,墓碑题“苏禄国恭定王墓”六字。甬道两侧翁仲、石兽排列有序。东南有御碑亭。

    东王长子图马哈率众回国继承王位,东王妃葛木宁和王次子温哈利、三子安都鲁及待从10余人留中国守墓,俱受明朝俸禄,并拔给祭田,派人守护陵园祠庙。永乐十二年,东王妃回国,偏妃及温、安二子继续守墓,逝世后皆葬在王陵。 苏禄国东王墓,是中菲友好的历史见证。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苏禄王国位于今加里曼丹岛和菲律宾群岛之间的苏禄群岛上。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巴哈刺与西王峒工率340人的大型使团访问中国,在北京受到了明朝政府的盛情接待,在归途中东王病逝于山东省德州,遂就地埋葬。明成祖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赐溢“恭定”,遣官致祭并亲撰碑文,刻石以志此事。以后东王的长子回国继承王位,东王妃葛木宁和王次子温哈刺、三子安都鲁以及侍从留在中国为先王守墓,他们都受明朝的俸禄,赐拨祭田,并派专人守庙护陵,祭扫陵园。

    该墓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墓基坐北朝南,是一个占地约五亩的高台。高台上的基体为圆形土丘,土丘下部围以石砌的护墙,墓前有明永乐十五年立的墓碑。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东王妃归国,偏妃及温、安二子继续守墓,他们逝世后都祔葬在王墓的东侧。清雍正九年(1731年)应苏禄王国的要求,守墓人员的子孙均入籍德州,现在此地温、安二姓都是苏禄东王的后裔。

    今陵园位于德州市北约1公里处,园内松柏成林,郁郁葱葱,园的正中有墓冢,前立有一处墓碑,上书“苏禄国恭定王墓”七个大字。甬道的两侧翁仲、石兽排列有序,碑碣林立,环境清幽肃穆。明清以来,有很多南来北往的游客到此凭吊,明末顾炎武谒墓诗云“世有国人供洒扫,每勤词客驻轮蹄”。清人程先贞有“万里游魂滞此方,丰碑犹自焕奎章”的诗句,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菲律宾友好使者的悼念之情。

    苏禄王墓座落于德州市北区的北营村。1997年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苏禄国位于菲律宾苏禄群岛上,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酋长国,国内分为东王、西王、峒王三家王侯,以东王为尊,在我国明代,古苏禄国同我国开始了密切的友好来往。

     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群岛上的三位国王――东王巴都葛叭哈喇,西王麻哈喇葛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喇卜率领家眷一行340人组成友好使团,前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受到明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隆重接待。三王在北京愉快地逗留了22天,乘船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回国,东王在取道山东归国徒中,不幸遭疾,于1417年9月13日病故于德州以北安陵镇驿馆。永乐皇帝闻讣,深为哀悼,遂派礼部郎中带祭文赶赴德州,以王礼厚葬。东王长子督马含率众回国继承王位,王妃葛木宁及次子温哈喇、三子安都鲁和侍从十余人留居德州守墓。永乐十六年秋,永乐帝又亲撰文,命勒石庙廷,“以垂永久”。东王妃及二位王子逝世后,分别安葬在墓院东南隅。清朝雍正九年(1713年),根据东王后裔入籍中国的请求,摺奏清廷,题定以温、安二姓入籍中国,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1985年,市政府重建了东王祠庙。祠庙内有陵恩殿、东西配殿和陵恩门,并新建了回廊和一座牌楼,书曰“芳名远播、聪慧永传”。在东王墓前重新复制了“故苏禄国恭定王墓”石刻墓碑,设置了石供桌、石香炉。1997年,市政府投资完成了王妃、王子墓扩建工程,御碑楼维修工程,修仿古围墙310米、碑廊300平方米、地下排水工程450米。绿化工程初具规模。苏禄国东王墓不但吸引了各地游客以及海内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前来瞻仰,为旅游事业做出贡献,而且也为加深中菲传统友谊、加快德州的对外开放步伐谱写出新的篇章。     苏禄国东王墓,坐落在山东省德州市城北约二里许的北营村,是中菲友好的历史见证。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禄王墓座落于德州市北区的北营村。1997年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苏禄国位于菲律宾苏禄群岛上,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酋长国,国内分为东王、西王、峒王三家王侯,以东王为尊,在我国明代,古苏禄国同我国开始了密切的友好来往。 
    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群岛上的三位国王——东王巴都葛叭哈喇,西王麻哈喇葛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喇卜率领家眷一行340人组成友好使团,前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受到明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隆重接待。三王在北京愉快地逗留了22天,乘船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回国,东王在取道山东归国徒中,不幸遭疾,于1417年9月13日病故于德州以北安陵镇驿馆。永乐皇帝闻讣,深为哀悼,遂派礼部郎中带祭文赶赴德州,以王礼厚葬。东王长子督马含率众回国继承王位,王妃葛木宁及次子温哈喇、三子安都鲁和侍从十余人留居德州守墓。永乐十六年秋,永乐帝又亲撰文,命勒石庙廷,“以垂永久”。东王妃及二位王子逝世后,分别安葬在墓院东南隅。     清朝雍正九年(1713年),根据东王后裔入籍中国的请求,摺奏清廷,题定以温、安二姓入籍中国,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苏禄王墓包括御碑楼、牌坊、神道、王姐墓、王子墓、清真寺、陵恩殿、东西配殿。 德州行署和德州市人民政府拨款重建以东王墓为主体的东王祠庙。在墓体正南的中心线上新建东王享銮殿5间,东西两侧各建配殿三间,以及围墙和庙门。在庙的正南约200米的墓道上,复建古式牌楼,还增建廻廊一座,庄严典雅。祠庙的东南隅,有东王的王妃墓和两位王子墓。庙门正南是长约500米,宽约15米的墓道,依次排列着翁仲、石兽和华表,在墓道东西两侧,还有明成祖朱棣的《御制苏禄国东王碑》和明代中后期建的清真寺。整个陵墓被苍柏环绕,古朴肃穆。  
    东王后裔迄今已传至21代。今天的北营村已经拥有七百多户居民,其中安、温两姓占到四成以上,余下的以马、刘姓居多。全村光屠宰户就占了80%,并以温姓为最多。据当地人介绍,从古至今,安、温两氏修建的房子都分布在王墓的周围,表现了一种对先祖的尊敬。1980年菲律宾驻华大使雷耶斯博士专程来德州瞻仰东王墓,并会见东王后裔。1986年中菲两国又合拍了大型历史传奇故事片《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

    苏禄王墓位于德州市城北1公里处的北营村,是外国君主在中国的大型古墓葬。古苏禄王国在今加里曼丹岛菲律

    宾群岛之间的苏禄群岛上。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7月,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巴哈刺与西王、峒王率眷属、随从340余人,前来中国访问。在北京受到明成祖朱棣的隆重接待,并封王赐印。9月辞归途中东王不幸于德州“遭疾殒殁”。永乐皇帝闻讣,不胜痛悼,派礼部郎中陈士启赴德州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赐溢“恭定”,勒石以志。东王长子图玛哈率众归国继位,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刺、三子安都鲁及侍从10余人留居中国守墓,俱受朝廷俸禄。明永乐二十一年东王妃回国,偏妃及温、安二子继续守墓,王妃逝世后,附葬于王墓东南隅。明宣德年间,在墓旁修建了清真寺。清雍正九年(1731年),守墓人员子孙人中国籍定居德州。现该地温、安二姓均为苏禄国东王的后裔,有30余户,120多人,已到第16-19代子孙。

    苏禄王陵园为前殿后墓,墓高6米,直径17米,墓基圆形,砌石作护,四周松柏苍翠,墓碑题“苏禄国恭定王

    墓”。墓前是祭庙,正殿内供奉有东王画像,东西为配殿、回廊。祭庙前矗立一座高大的仪门。庙殿仪门是陵园南道,两侧对称排列翁仲、石狮、石虎、石豹、石羊和华表等石仪,石刻雕凿精致,形象生动。王墓东南侧的永乐帝御碑亭内,有明成祖亲撰“御制苏禄王东王碑”的碑文,额雕蟠龙,龟跌承驮。碑亭旁边是偏妃墓和两个王子墓。陵园南侧是一座清真寺。

    1980年菲律宾驻华大使雷耶斯博士专程前来瞻仰王墓,并会见东王后裔。同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来此拍摄了王墓纪录片。1986年中菲两国合拍大型历史传奇故事片《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 ,王墓逐渐成为中外知名的旅游观光点。1977年12月王墓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墓每年5月、10月为旅游高峰期。八十年代后年均接待中外游客15万人次,1993年接待中外游客达18万人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