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要坐周日下午3点43的火车回苏州,周末两天实则只有一天半。我的计划似乎太饱满,离开廿八都已经上午十点,现在还剩仙霞古道、柴村、广渡村、江西龙溪村、景星塔等五处没去。江山公交班次少,难以延伸到乡村,要想完成计划肯定是不可能了,于是我放弃了江西龙溪村和景星塔,打算去走一下仙霞古道、柴村和广渡村。公交班次太少,我咬咬牙打算包车,司机要我两百大洋,我犹豫了。刚巧,廿八都的公交来了,于是我上车去仙霞古道。我在龙井路口下车,徒步仙霞古道翻过仙霞岭能到保安乡(戴笠的故乡),据说有十多里路。十多里路?时候不早了,我必须在12点前走完啊,加油。
走了两公里后,就到了山坳里的龙井村,村口左转就是古道。古道是古代沟通钱塘江流域和闽江流域的重要通道,全长约一百二十千米,因纵贯仙霞岭而得名,其中多数路段与现今G205大致重合。传说仙霞古道是唐末黄巢大军为避开唐军而开辟的,明末徐霞客入闽即经由此道,并载于其《徐霞客游记》中。清朝初年,因南明隆武帝、耿精忠、郑成功先后据闽自守,仙霞古道军事意义凸显,后清军在廿八都设有浙闽枫岭营总府,仙霞古道进入全盛时期。民国初年公路修建后,古道或被公路占用,或被遗弃,目前仅保安至小竿岭一段(即仙霞关前后)尚保存完好,已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仙霞古道最狭义的说法指的就是这段,也是今天我走的这段。仙霞关素有“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共有四道关门,东北和西南各两关,皆以条石砌成,建在两山夹峙的危岩陡壁之隘口中。江山保安乡已建成仙霞关景区,包含仙霞古道和戴笠故居,我从廿八都龙井村一侧过去,正好是反穿,不经意间把门票都省了。
古道两侧都是竹林,今天风特别大,吹的竹林沙沙作响,在不见人烟的山间,不由得心生恐怖,我加快脚步,不想淋雨不想被雷劈!我依次经过了四座关,到第二座关(从我方向是第三关)之前是上坡,过了第二座关就都是下山路了,弹石路很不好走,一不小心就滑到了,在赶时间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脚下安全。
第四关(从我方向是“第一关”)
第三关
第二关(开始下坡)
黄巢像
第一关
第一关往下走没多远,就是保安乡这边的仙霞关景区大门,门票要45¥,包含镇上戴笠故居,看来反穿还捡了个大便宜。
这边到保安乡里还有三公里,没有旅游车连接,除了自驾只能自己步行了。我快步走到了保安乡里,乡里还残存一些老街,但精致的老宅已不多。时间不多,戴笠故居就不去看了,打算前往峡口镇的广渡村。听说峡口镇有公交通往广渡,于是我想坐保安到江山市区的车在峡口下,转车去广渡。不料保安到市区的车刚开走,还要再等一小时,此时已12点,如果等下去肯定来不及了。于是我叫了辆黑车,由于时间紧张,柴村我也放弃,只去广渡村,等我看完大公殿和牌坊,再送我去峡口坐车。司机要价70¥,最终60¥成交,还算良心价。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