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语》的初步认识
(2016-03-03 23:49:56)分类: 课堂知识 |
对《论语》的初步认识
新学期,我们将学习《中外教育名著选读》这门课,而首先我们将学习中国篇——第一,孔子。说到孔子,也将必先陆了解《论语》。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一共20卷。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论”读音为“轮”,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汇编。而全书的20篇文章的篇名都是以其首章首句起首二字或三字题之。各篇、各章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属松散而简约的语录体,基本上是孔子与其弟子开展教学活动的记录,也是后人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的最基本、最可靠的资料。
今天,在预习《论语》有关内容的时候就理解了以下几句:
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此句大概的意思即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里面隐含的一个教育思想,我认为是孔子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对待学生要因材施教,不可一刀切。
2.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天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
此句的大意为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这是成语“怨天尤人”的出处,这也是一种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