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开学第一节教育科研方法课老师就和我们说过课程的定位,《教育科研方法》是一门工具课,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从短期来说,对我们的毕业论文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从长远来说,对于以后我们提高教育研究水平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一开始对于老师的这种说法我并没有特别的感觉,但是当我学完整个课程,我却十分认同老师的说法并且深切感受到。下面我想从课程知识和课堂学习两个方面来说我的课程心得体会。
一、课程知识方面
本课程老师主要给我们讲述七个专题的内容,其中研究规划、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这三个专题是让我受益最多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方面的知识,其二是这几个内容对于以后研究课题、撰写毕业论文、专业学术论文等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以后在教师行业、专业的发展。
学校每年都会有申报创新课题项目的活动,每一年也都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申报,但是每当这时候我都会退缩,因为要申报创新课题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题,不懂从何入手。而学习完研究规划之后,我知道了研究规划课题的选择可以从现实社会需要出发、学科建设中需要、教育实践中、日常观察、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课题指南或规划中以及与专业人员接触等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可以选择现实社会需要、日常观察、国家课程指南等几个比较容易获取信息的途径入手,只要选题有理论和应用价值、有新意,具有可行性就有研究的价值。通过课程,也了解了课题申报的程序和申报书的结构以及各注意事项。我觉得最简单的收获,就是以后碰到课题申报,我不会再恐惧、盲目、敬而远之,而是积极参与其中。
而文献综述是要对所研究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所做的综合叙述,要完成一份文献综述,必须进行历史和现状的调查,掌握所研究课题近几年的动态,别人得出了哪些成果,我们还能从哪些方面去研究。等我学习完基本的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作为一个大学生不关注学科发展前言问题和目前的研究成果,不能真正称之为上过了大学。
开题报告撰写这一专题是和我们的毕业论文直接联系着的,在上这一专题前我只知道完成毕业论文要做的事情就是选题、写提纲、撰写论文和答辩四个环节,殊不知开题报告是什么,处于如此重要的地位。老师特别和我们说了本科生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存在的问题,其中对文献研读不够深、对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等都是我在练习撰写开题报告时遇到的棘手问题。认识到问题所在就有利于我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及时改正、修补和完善,也让我对毕业论文不再感觉到遥远和恐惧。
二、课堂学习方面
首先,我觉得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思想上、人格魅力上的感染。老师在课堂上会经常和我们说学术研究和课题申报的事情,以前觉得学术研究是挺无聊的,但是经过老师的引导,我突然发现学术研究也特别有意思,这会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提高专业水平。老师发表过很多文章,获得过很多重量级的课题,从老师的言语中可以知道老师十分享受这个过程,也从中收获很多。这也就更加坚定了我考研的决心,我也想成为思想的巨人。
其次,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值得借鉴学习。作为一名师范生,假设以同行的身份去评判,老师上课随和,不拘泥于传统的规则和纪律,上课能以身边的例子理论联系实际,言行随和大方,看似和心目中的教师形象不太吻合,但细细观察却是和教师的要求十分一致。而以学生的身份来看,老师上课更多的是给我们思想的指引,行动的指导,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上课愉悦轻松,这点我十分赞赏。
最后,老师在课上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来说,如何去看书,如何去选择合适且价值高的文章、书籍阅读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会教会我们要查找什么网站、什么期刊、什么出版社的书才是比较权威的。一个学期下来,也让逐渐养成择优的好习惯,对学习、作业等都有一定的帮助和提高。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程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