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19 Christmas is coming !教学设计
(2016-01-24 19:12:44)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Lesson19 Christmas is coming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词汇:Christmas
学生能读懂文章,并提取关于圣诞节的重要信息。
学生能够自由表达春节和圣诞节的异同。
学生能够根据当堂课所学,结合个人背景知识,探讨出节日的共通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图示标示信息,来帮助自己理解记忆文本的阅读技巧。
通过找出问题的关键词,培养学生通过关键词理解记忆篇章的能力。
培养学生比较春节和圣诞节在节前准备、节日饮食和庆祝方式等方面差异的能力。
通过阅读比较,培养学生探究两个节日共同之处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比较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总结节日的意义:亲友团聚和共同分享的美好日子。
教学重点:读懂文章的内容,掌握圣诞节和春节的差异,体会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不同。
教学难点:理解和综合运用阅读所学,探讨两个节日的共通之处。
教学过程:
读前活动:
1.教师行为:(1) 播放视频,引出节日主题。(2)出示欢度节日的图片,教授新词,引起学生猜测节日的兴趣,引入春节主题。(3)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谈论欢度春节的原因。
2.学生行为:(1)观看视频,说出节日名称。(2)观看图片,猜测老师最喜爱的节日。(3)自主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春节开心的理由。
(阶段目标:1.视频激趣,多种途径激活学生关于节日的背景知识,提前学习理解生词,为之后的阅读扫清障碍,把学生引入生活化的主题当中,降低学生学习新知的焦虑感,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铺垫。)
读中活动:
1.教师行为:类比、设问引出圣诞节主题,鼓励学生就圣诞节主题展开生生之间的问答。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in western countries ?
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What do they have at Christmas ?; Who is Santa ?; What do they do ?来阅读文章,寻找答案。
设置文章细节留白,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就文章内容发散思维,写出自己的观点。
2.学生行为:展开头脑风暴活动,回想和圣诞节相关的知识,提出问题,并请其他同学给出答案。
快速阅读文章,找出老师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详细阅读文本,根据文章展开想象,写下个人独特的猜测。
(阶段目标: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寻读文章找答案的能力;为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阅读、理解、领悟、消化、思考的基础上读写结合,笔头表达个人见解。)
读后活动:
1.教师行为:简单总结春节和圣诞节的不同,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两大节日的相同之处;肯定学生在探头两个节日的相同之处环节中归纳总结的能力,并把主题升华到对节日意义的阐释。
2.学生行为:学生根据阅读所得,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小组合作,探讨、总结、归纳两个节日在不同层面的相同之处;聆听教师总结,引起个人都节日意义的思考。
(阶段目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两大节日的相同之处,锻炼了学生对阅读所得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对主题的升华让学生体会到文化的共融性。阅读上升到思考的层面,为课后延伸提供空间。)
作业布置:1.Talk about the two festivals with your parents or your friends.
2.Compare two festivals you like by drawing pictures or writing pa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