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录第五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专家点评

(2014-11-17 21:11:17)
标签:

教育

分类: 听课学习心得

(记录整理汪笑梅女士对19位赛课教师的点评)

这次赛课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专题,把识字写字教学聚焦、放大,让识字写字在语文教学中有地位、空间和教学效果,扣住课程标准,抓住音、形、义,联系生活与运用和儿童特点,都有了明确的主张和态度。语文教学首先是学习文字,为终身奠定基础。

        存在问题。汉字存在忽略,错别字多,设计了生活的各方面,教师找不到自己的本分。要守住语言文字的本分,离开了语言文字、语言形式,质量就会成问题。

 大赛导向. 识字写字教学为主题的两次大赛,上次是引起关注,起着重视识字写字的导向作用;这次强化了意识,呈现了一些值得推广的形式,用心落实识字写字环节,方法有效。“鹅”字由“我”和“鸟”组成字时,用课件演示左右两字的变化;“包”基础字,为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搭建基础,采用查字典认识“包”字的两种读音的形声字;《学棋》由“能手”结合文本的理解,联系到课堂“写字能手”,再拓展到“跳舞能手”的生活实际;“亭”由南京的亭引导滁州的亭,图文结合,易写易记,为再学“停”做好了前期准备。有的字图画结合,给孩子以审美体验。“虎”字的部首顺口溜,有趣,形象,易于记忆;“量”用图验示,换一换“日”“一”“里”如何摆放才美观,体会汉字结构美……这些都包含老师的更多专业内涵,遵从字源识字,贴合学理,灵动创新。《梅兰芳》由字到词,再多个组合多样联系,落实到四词串联,一点一点加进新的因素。在文字互动中领略梅的形象,体现博大的专业文化内涵。回述汉字的起源,感受民族智慧和文化内涵。“林深不知处”连接到古诗《春晓》,“拜”由构字特点“手”低一点,渗透民族礼仪文化,并深深印在学生心田。

由“教”到“用”。《学棋》先认识不同的棋,范写棋,再认知到学生练习写;《三顾茅庐》的“弓”易错笔顺演示,到及时练写,趁热打铁,从看懂字到化为学生的行为和能力。《识字8》给“包”穿衣服,根据老师课件填空提示,学生举起手中的卡片,及时检查学生运用汉字情况,是有效教学。课堂目标是否达成,要及时搜集学生课堂表现,从文本中的句子读出来,再准确评价每个学生。

写字教学,提倡当堂写,当堂展示,当堂评价,在不断感悟的基础上再写再练。 

总的感觉:语文教学找到“根”的感觉,中高年级识字教学不教条,不空泛,借助文本走向文字,汉字走进文本,汉字身份标示更加清晰。正如参赛老师所说:“课堂上给学生一把钥匙,教孩子用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

四字概括:

  。教学不是拼体力,它是一项智慧活动,是智慧的发现与创造,教师要有发现教材的智慧。《学棋》中的“忧”“虑”的树心和心字底,就是学生学习理解的最佳时机;《小动物过冬》轻声字,让学生发现机密,准确切中学生问题,让学生豁然开朗;《三顾茅庐》的“弓”这把钥匙找得准;《小动物过冬》“暖”看字源理解,立足文本,挖掘文本,研究字理,这是对教学分析和教学方式的建议。

         度。语文教学,是具有复杂性的,是需要多样性创新,在课标、学生、文本的基础上,把握分寸。字理识字分寸把握好,字源度的把握要适度,讲多了学生易混,像形声字的声旁既教声又表意,(炮)。《三顾茅庐》的“顾”字源到拓展,由“页”举一反三的本义到引申义。一字多以进入文本引入文本的理解有深度,适宜中高年级。像《村居》,在深度上的把握,学生可以领悟的境界,中学与小学带给学生的体验就应该不同。《小儿垂钓》“遥”“蓬”,抓得好,抓得准。教学不能停在表面教学,那是杀手。

        悟。小动物过冬》“物”的“牛”做部首时,发生了哪些变化?回忆哪些认识“牛”的字,由一个字启发找到写这个字的规律,让学生有所悟;《识字8》始终抓住悟的过程,感受读的规律,悟到字理规律。比一比,写一写,评一评,由教到学.悟不够,停留在讲过去知识,在学生层面就会存在半裂带知识能力。这次课堂比赛写字“顺口溜”多。但听课者和学生没记住几句?口诀对,但是学生是否记住?要让学生课堂上消化口诀,有个悟的过程,遵循学习思维基本过程,让学生心理与口诀共存。

   课堂上让学生学,让学生活动,让学生表现,也是放开自己。比如在老师写汉字的过程,识字时让学生写字,教师写课题时也是写汉字,教师自己写自己说注意的关键笔画;可以教师写学生说,学生边看教师写边悟,便于学生对生字书写笔顺的理解。《黄山奇松》让学生上黑板写一写,带着学生读一读,让学生发现去提醒同学注意;在比较“誉为”,让学生探讨,创设学生的能力,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

  

   课堂上,让学生成为主体,这“四字”在教学比赛中比较突出,有影响,实践中有感悟,教学行为让课堂跟着变,我们要从观摩中受到启发,引起思考,学会借鉴,忘却分数,用大赛的亲切教态、精彩生成、精炼语言和赏心悦目的板书和带给我们深深启示的教学片断,去影响我们的课堂,把大赛课上成常态课,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成为传承祖国语言文字的使者。

 

 

附:报道稿

赴古都金陵盛会 悟识字教学真谛

      111-3 ,全国第五届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在古都金陵——南京举办,赛课选手来自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全国各实验区的39位老师,大会分设中华中学和金陵河西中学两个分会场,五千多名观摩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分享精彩角逐。我校的陈翠华、贺小妹、胡宏俊、商燕飞四位老师,在包河区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前往观摩学习,在金陵河西中学会场品尝19位选手精彩优质的课堂,感悟识字写字教学的真谛。

 

 

      此次大赛以识字、写字教学为着力点。在时长35分钟的课堂上,选手们各施所长,于细节处展现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智慧,倾力打造了各具魅力的课堂。4号选手(南门小学王宏玉老师,荣获特等奖) 亲切干脆,课堂和谐,整体细节设计都很到位;8号选手(南京的崔兴君老师)识字教学省时高效,方法灵活多样,互动参与感强;12号选手(连云港马玉春老师)教学设计版块清晰重点突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各选手控制课堂张弛有度,或生动活泼,或沉稳大气;或娓娓道来,或新颖深刻,或朴实自然……尽管面对的是素昧平生、未经磨合的学子,但是选手们各施巧计,在执教过程中诠释的理念和迸发的智慧可圈可点,从细微处彰显了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无论是自然得体的教态、机智自如的应变,还是声情并茂的朗读、工整美观的范写,都时时能在选手们的执教过程中展示出来。传统教具的精妙设计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更是为教学增色添彩。还有琅琅上口的写字歌、寓教于乐的开火车游戏、以情入境的角色扮演等,从中都可窥见选手们的匠心独运。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课堂气氛也大多活跃而高涨,金陵河西中学学生们的出色表现以及与选手的默契配合,赢得场下观摩代表的声声喝彩。

 

      3日上午,最后两位选手执教过后,赛课环节告一段落。接下来,江苏省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参考用书总主编、原南京市教研室主任、语文教育专家汪笑梅女士为所有选手作总的点评。汪教授首先高度评价了19节课的良好导向作用,在上届识字教学比赛的基础上,本届赛课强化了识字教学意识,呈现了一些值得与会者借鉴的形式,为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方法引领灵动有效,课堂上用心落实识字写字教学环节,汉字的身份标示更加明晰,对字源、字理钻研透彻,借助文本走向汉字,再让汉字走进文本。

      汪教授希望小语界的老师,要努力在 四字上尝试课堂教学意识和教学行为的改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认真落实四字在教学中的影响,在实践中有思考,在实践中有感悟,让教学行为改变课堂,把大赛课上成常态课,让大赛课成为语文课堂的催化剂,当好传承民族文化的使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