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思教育2016年七上语文第一次测试题

(2016-10-16 09:28:37)
标签:

2016

七上语文

第一次测

分类: 中考语文

集思教育2016年七上语文第一次测试题

(总分100分   时量:60分钟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抖擞        朗润        liàng     花枝招展

B、窠巢        澄清        zhù      争先恐后

C、静谧        高邈        guǎng)    迫不急待

D、憔瘁        侍弄        shà       翻来覆去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画家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居,驻足端详,触景生情,不禁潸然泪下

B、中秋晚会上,两个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在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多名中学生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等奖。

3、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周五的班会,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左右。

B、他一走进运动场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C、通过这次社区活动,使同学们更加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D、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否有爱决定着教育是否成功。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集思教育2016年七上语文第一次测试题,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远远望去,如一匹锦绣铺展眼前。           

②置身花丛,红芙蓉色艳夺目,引人驻足。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朵层层叠叠,色彩绚丽。   

④再看寒霜下的黄芙蓉,色泽渐变,奇趣无穷。

A②③①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5下面表达中,敬辞的使用与语境相符的一项是(    3分)

      请求保存、求给方便、请人做事、请人原谅

A、惠存   借光    劳驾    包涵          B、包涵    劳驾    借光    惠存

C、包涵   借光    劳驾    惠存          D、惠存    劳驾    借光    包涵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课文《咏雪》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志人小说,由南朝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B、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元曲四大家”之一。“元曲四大家”其余三位别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

C中国乃礼仪之邦,在称谓上颇有讲究,例如:敬称别人的父母可用“令尊”、“令堂”;对他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兄长可用“家父”、“家兄”。

D“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我国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登高、赏菊、饮菊花酒,还会插茱萸、赛龙舟,活动丰富,情趣盎然。

7、阅名著阅读。(8分)

大圣却有算计:爬上树,一只手使击子,一只手将锦布直裰的襟儿扯起来,做个兜子等住,他却串枝分叶,敲了三个果,兜在襟中,跳下树,一直前来,径到厨房里去。那八戒笑道:“哥哥,可有么?”行者道:“这不是?老孙的手到擒来。这个果子,也莫背了沙僧,可叫他一声。”八戒即招手叫道:“悟净,你来。”
  那沙僧撇下行李 ,跑进厨房道:“哥哥,叫我怎的?”行者放开衣兜道:“兄弟,你看这个是甚的东西?”沙僧见了道:“是人参果。”行者道:“好啊!你倒认得,你曾在那里吃过的?”沙僧道:“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见便曾见,却未曾吃。哥哥,可与我些儿尝尝?”行者道:“不消讲,兄弟们一家一个。”他三人将三个果各各受用。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甚么?”沙僧道:“人参果。”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这个东西,比不得那米食面食,撞着尽饱。象这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我们吃他这一个,也是大有缘法,不等小可。罢罢罢!彀了!”
  他欠起身来,把一个金击子,瞒窗眼儿,丢进他道房里,竟不睬他。
1本文段节选自《西游记》,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人名)。 
2请为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表现了猪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探究。(6分)

  阅读下面故事,写出一个从故事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一颗钉子惹的祸

国王查理三世和公爵亨利准备拼死一战。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国王派一个马夫去给自己心爱的战马钉铁掌,他要骑着这匹马打头阵。打铁掌的铁匠到最后,发现少了一颗钉子。正准备去找,马夫不耐烦的说:算啦,等不及了,就少用一颗吧。“铁匠在马夫的催促下,只好让一只马掌少钉了一颗钉子。两军交战的关键时刻,国王率领军队冲杀在最前面。战争进行到最关键处,国王战马的那少钉了一颗钉子的马掌突然掉了,战马受惊,国王被掀在地上,士兵见国王落马,军心大乱。国王最终输掉了这场战争。事后,国王痛心地说:“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一匹马!”

也许国王永远不知道,导致他失败的并不是一匹马,而仅仅是一颗钉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诗文默写填空。(共8分,每空1分)

 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上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二、阅读。(共50分

(一)古诗文阅读。(30分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10“陶尽门前土”的“尽”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诗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请选择一处,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1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4分

例:太祖甚异

A、弈秋,通国善弈者也  (《学弈》)         B、不食以俟者 (《吴起守信》)

C、友人惭,下车引  (《陈太丘与友期行》)   D、妻尝    (《高凤流麦》)

1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4分

A、属文 / 京中有口技者        B、太祖试其文 / 识书具  

C、植曰 / 吕蒙曰            D、当面试 / 元方入门不

14、翻译下列句子。6分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默写《七步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记叙文阅读。(20分)

你的眼泪是一条河

    ①摇曳的光影里。六十年了,多少苦涩的泪伴着逝去的岁月,在母亲的脸上流呀流,流走了母亲满头的青丝,流成了道道细密的小河。
    ②从出生那一天起,我就把无尽的牵挂和愁苦带给了她,母亲的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
    ③不满一岁的时候,我得了急性肠炎,这病在三十多年前的农村,是可以置人于死命的。当时,已经担任村支书的父亲远在几百里外的地委党校学习。母亲抱着气息奄奄的我,冲进雷电交加的茫茫雨夜,一路跌跌撞撞,终于在子夜敲开了十里外一个老中医的家门。母亲跪在老中医的面前,求他救救她的儿子。她再次用她的泪感动了上苍,我竟死里逃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④说起来,我还算给母亲争气,从小学到中学一路读过来,没让她失望。那年我参加高考竟考了个全县文科第一,母亲连夜把我的被子拆了,添一层新棉絮,灯光下,她手中的针线起起落落,点点滴滴的泪水连同那颗慈母心都缝进了那厚厚的棉被里。
    ⑤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一个新兴城市工作。母亲盼来的不是儿子过年归来的团圆,而是我患病住院的音讯。在我所住的医院,母亲踉跄着扑到我的床头,抱着我的头,泉涌般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我的心里满是对母亲深深的歉意,为什么我带给你的总是流不尽的泪?我真是一个不怀好意的讨债鬼吗?
    ⑥在以后整整十八个月的日子里,病魔与死神将我这个不满24岁的生命当成它们手中的一根扯来扯去的皮筋,母亲用她带血的泪水和根根白发陪着我一道和它们较量,最终我竟奇迹般摆脱了死神的纠缠,可是它并没有空手而去,带走了我的一双眼睛。
    ⑦对失明的儿子,已是心碎的母亲,就如做错了事的孩子,不知如何才能不惹我发怒。黑暗中,我下意识地伸出手,她竟看见了,忙把一支烟放到我手中,然后又急急忙忙地去找火柴。我深吸一口香烟,许久才伴着一声重重的叹息吐出浓浓的烟雾。母亲又小心翼翼地开口了:“妈知道你心里难受,可我们总还要活下去!”“活, 像我这样活着有啥用?”这是我几个月来第一次顺着母亲的话茬儿答言,母亲受到了更大的鼓励:“咋没用,只要你还活着,只要我和你爹下地回来能看到炕上坐着我们的儿子,我们心里就踏实,就有奔头……”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落在长出新芽的树上沙沙作响,忽觉得脸上痒痒的,用手去摸是泪。
    ⑧肆虐的风暴过去了,生命之树带着累累伤痕又艰难地站了起来。在家休养了三年,我又鼓起勇气上路了,因为有母亲那句“咱要好好活!”我必须走一条活的路来。几年来我的脚下已有一条路的雏形,尽管还不是很清晰,尽管还很狭窄,但那是我自己用脚踩出来的,是我活着的见证,这条路上有我的梦,也有母亲的泪。如果说我的生命是一条船,那么母亲的眼泪就是一条河了。
    ⑨母亲啊,你的眼泪真是一条流不尽的河,每当我的生命之船搁浅了,你总是用自己的生命托起我这只船,送我到远方。

16、通读全文,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8分)

时间

事件

母亲当时的心情

我得急性肠胃炎,母亲跪求老中医为我治病

焦急、害怕、乞求

参加高考那年

牵挂、不舍

大学毕业后

我患病住院,母亲赶赴医院照顾

瘫痪后

希望“我”坚强生活

1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5分)

母亲的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标题“你的眼泪是一条河”有何含义?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本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10分)

19、片段作文:文章《你的眼泪是一条河》中多次写到母亲的眼泪,而写“我”流泪,仅在第⑦自然段结尾一处。结合上下文,合理想象,请在此处补充对“我”的心理描写和对母亲的外貌描写。(10分)

【要求】1)符合情境2)运用比喻修辞3)不超过1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