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自主游戏案例——动物医院

(2021-09-25 21:32:13)

一、医院里来了一个特殊的“病人”

医院游戏开始了,大家忙的不亦乐乎,摆物品、穿衣服,医生们各就各位,“小病人们”也陆陆续续来到了医院。

正当医生们专心给病人看病的时候,言言突然哈哈大笑,这大笑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只见尧尧头上戴着一个戏剧区长颈鹿的头饰,用手捂住自己的脖子,表情痛苦的来到教室。

尧尧的行为不仅引来了大家的眼光,更引来了大家的讨论声。

默默严肃的指着尧尧说:你走错了,我们这是小医院的游戏,不是戏剧区。

言言则边笑边说:你的样子好好笑,你是来看病的吗? 

尧尧说:故事书里的小动物也能去医院看病,《食蚁兽医生的一天》就是这样的。

言言:可是我们这里没有给小动物看病的呀,我家有小狗,妈妈每次带我们家小狗都去宠物医院的,那里专门给小动物看病的。

默默:对呀,我们都是给人看病的。默默附和着。

尧尧说:那就假装可以给小动物看病。说完尧尧来到诊室,医生认真的给“长颈鹿尧尧”

看起来病。

教师的思考:

去医院看病的经历大多数孩子都有过,对于医院的场景和医生工作,幼儿有初步的了解。在小医院游戏中大家都按部就班的按照日常中的现象进行游戏,可一个突如其来的闯入小朋友打破了现有经验的想法。游戏也源于生活,人生病了去人的医院,动物生病了去动物医院。所以当游戏中看到不同于生活的现象会引得大家的好奇。另一方面我又惊喜于幼儿的创意想法,尧尧不仅模仿了病人,更是将绘本里的角色迁移到现在角色游戏中。

二、越来越多的动物患者来就医

长颈鹿尧尧还没看好病,今天游戏中扮演病人的小朋友,就陆续到戏剧区,他们找到自己喜欢的头饰,有的捂着鼻子、有的托着胳膊•••候诊大厅里越来越多的“小动物患者”前来就医。

我见候诊室的动物患者越来越多,就对他们说“这么多病人,怎么才能分辨你们生病了呢?”

小老虎愉愉捂着嘴巴说:哎呦哎呦,我的牙齿太疼了。

小鳄鱼欢欢说:我的投很疼,因为我的头撞到了石头。

教师的思考:

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段的特点,他们的生活经验逐渐丰富起来。游戏中孩子能打破常规游戏内容,这也是中班游戏的一个特点。以往,孩子在玩游戏时,老师总是怕孩子不会玩,喜欢为孩子们制定规则,让孩子先怎样做再怎样做,比如:牙科医生给病人会怎么做呢?老师示范一遍做牙科医生,然后,让孩子做病人,让孩子模仿老师玩游戏过程中的语言、玩法去进入游戏。但到后来,我们就发现这只是游戏开展前期的一个过程,到了后期,尤其是中班下学期孩子们的能力发展,教师需要给与孩子们提供更自由的游戏环境,帮孩子提升、总结孩子自己的生活经验,因为孩子不仅仅是玩游戏的人,也是游戏的推动者。

三、紧急救护车的出现

小医院游戏转而变成了动物医院,教室门口的鹦鹉明明焦急的等待看病,只见他一只脚抬起,只用一只脚慢慢的挪动:医生快来,医生快来,我的腿坏了,快来救救我呀。

这时叫号员尚尚阻止了明明“还没有轮到你,你不能去”

明明显得有些着急“那我就想要快点”

尚尚“那可不行,你得排队”

明明“那我那次去医院的时候,有位头上流血的人就没有排队的”

尚尚听了这句话,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但还是没有让明明去就诊。

我走到明明和尚尚身边,问他们“头上流血可能是个很紧急的事情,那如果我们在家遇到紧急病人可以怎么做呢?”

尚尚急忙说“打电话,打120医生就会来了”

“那医生们是乘坐什么工具呢?”

尚尚和明明同时说“救护车、救护车”

两人像是发现了很新奇的东西似的,讨论了起来:

“我爸爸也是医生,他们医院有救护车,就是病人不能走的时候,就可以用。”

“我现在马路上也看到过救护车,那里面就有病人”

“那你也坐救护车吧”

“好呀,可是我们没有车”

两人齐刷刷的眼神看向了我,我问向尚尚“救护车有车轮,我们班级有没有带轮子的东西呢”

明明听完我说的话,转向体育区,找来了滑板车,尚尚也加入了明明的行列,不一会,一辆紧急救护车就出现了。

教师的思考:

游戏活动中,教师是一个观察者,更是一个引导者。幼儿现处于中班下学期,思维更活跃,游戏水平有着不断的提升。当幼儿出现游戏瓶颈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回顾自己的所见所闻,发现身边可利用的物品,尝试创造性的利用替代物。教师要对幼儿的表征行为进行鼓励,加强孩子们在游戏中使用替代物的意识,提高孩子的游戏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