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厚总杀项英

(2021-08-22 14:33:05)

刘厚总杀项英

——亲随弒主4


凡   間  有  天  



    项英,还有刘厚总都是原新S军人士,再往前推,他们都是当年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幸存者,所不同的是各自坚持不同的山头。只是后来组建新S军,他们才奉命分别下山,走到了一起。项英被任命为副军长,刘厚总初任军部特务营副营长,后任军部副官,负责饲养班和木工班。实际上根本够不到项英,项英也不认识他。著名作家黎汝清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皖南事变》,开篇就写刘厚总已是项英的贴身副官,这只是文学创作的需要,并非史实。事实上区区小人物刘厚总跟显赫一时的大人物项英隔着十万八千里,根本谈不到能够走近项英,更不用说有机会枪杀项英。而史实是,项英,包括军副参谋长周子坤又确是他杀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还要从惨痛的皖楠(南)事变说起。当时项英周子坤他们趁夜分散突围出来,半路上遇到了刘厚忠。听刘厚总自我介绍是军部副官,请求跟项英一起走,得到了项英的同意,这样刘厚总就走近了项英。后来他们躲进一个叫蜜蜂洞的小山洞里。蜜蜂洞并不大,只能容纳四人,项英的选择是,他自己,还有周子昆,周子昆的警卫员黄诚和刘厚总住在洞里。项英的三个在编警卫员却全都被安排在了山洞下边的工棚里,和其他机关突围出来的人员住在一起。可见项英对刘厚总是多么的信任! 刘厚总此时已俨然成为项英的贴身侍卫,或称警卫副官。这就为项英被刘厚总所害,埋下了隐患。

    那么项英为什么对这个刚接触不久的刘厚总如此亲近和放心呢?

    这要源于刘厚总具有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嘴甜,善巴结,能吹拍,会钻营的功夫了。

    在体制内,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攀爬到一个众人需仰视的高位,他便习惯了众人布满尊敬的笑脸的仰视,迎奉,习惯了口吐莲花的阿谀吹捧之词,尤其习惯了对最高最尊贵职务的称呼;而一旦有人不识相,称呼他其它杂毛的职务,那定会惹他老大不高兴,而识相的,称呼他喜欢听的职务,就会在对比中增加他的好感。具体到项英身上,他当时的公开职务是新S军副军长。很多缺少城俯的人便不假思索地当众称其为项副军长,在他个人的政志(治)履历中,他从未当过副职,所以当他听到有人高声呼叫他为副军长时,他很不习惯,当然也很恼火,但又不得不克制地隐忍着。而有的人就很会来事,当众尊称他为项正(政)委或者是项书机(记),这比项副军长听起来就到位得多,尊贵得多,堂皇得多,自然也就舒服得多,因此便能获得他的高看,获得他的喜欢,甚至抬爱。而刘厚总无疑就是后者中的最突出的一个。黎汝清先生的长篇小说《皖南事变》便是最好的佐证。在该部小说中,刘厚总在别人一片声地称呼项英为项副军长时,他却开口项正(政)委,闭口项正(政)委,虽然当时新S军并没有设置正(政)委一职,但项英在党内是新S军挡(党)委书机(记),所以叫他项正(政)委也并非唐突。刘厚总称呼项英为项正(政)委,足以说明,他比其他人更会察言观色,揣摩他人的心理,更会投其所好,进行精神按摩。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一个领导者到达一定的高位,权力欲,虚荣心都已经扭曲变态到怎样的程度!长篇小说《皖南事变》中还有一个细节颇具玩味,时任东南局副书机(记)的饶溂实(石),没有当众尊项英为项输(书)记(项英兼任此职),而是喊项英为老项,那么他又是怎么称呼饶副书机(记)的呢?他当众回敬他为小饶!呵呵。

    总之,很会来事儿,嘴巴很甜,善于投机取巧,抓人软肋的刘厚总,可能在偶遇项英,在项英威望空前下降,处境十分狼狈的境遇下,口口声声尊他项正(政)委,一副敬仰,投靠,巴结的神态,让项英重又收获了意外到来的自尊和自信,加之刘厚总枪法也比项英的某些警卫员准,身材比他们高,也有力气,从而获得了项英的好感,反倒疏远了组支(织)派给他的,经过生死考验,对他忠心耿耿的警卫员,对这个后来的刘厚总不仅放松了警惕,而且喜欢,亲近起来。就这样,刘厚总不仅接近了项英,而且成功地排挤掉了项英的警卫员,住进了核心居住圈一一蜜蜂洞。

    当时敌人仍然在围山,搜捕他们。在这密封的环境里,刘厚总在最初的新鲜感消失之后,渐渐消沉起来。他看不到前途,他看到的只是悲观绝望,是世界的末日。他感到项英他们被捉,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跟项英已经没有前途,项英已经是一只垃圾股,必须立即抛弃,另寻白马潜力股。刘厚总怀有这样阴暗的心理,项英的死期也就临近了。

     当然这需要一个契机。

     而契机很快就来了。

     有一天项英当着刘厚总的面儿在洞里晾晒随身携带的军费一一金条。有阳光从洞缝中射进来,照得黄金闪闪发光,刺痛了刘厚总的眼睛,也激起了他的贪欲。他由此下定了杀项英,夺黄金,投靠锅民党的决心。

     那一天深夜,他趁洞里人都睡熟了,拔出驳売枪,先射杀项英,再枪击被惊醒了的周子坤和黄诚,然后搜去项英等人身上的黄金、银元、金表,钢笔、手枪等财物,跑下山去,投靠了锅民党。威名赫赫,曾荣获斯大林接见的号称工人阶级代表的项英就这样死在了他盲目信赖的亲随副官刘厚总的枪下!

    斯人已逝,历史已蒙上了厚厚的尘埃,但这并不妨碍后人对其进行掩卷思考。

    思考一,高高在上的项英可不可以不死在刘厚总的枪下呢?

    答:完全可以。只要当时不接受刘厚总随队同行的请求,或者虽然接受随队同行的请求,但不让他住进核心居住圈蜜蜂洞,让他随大流住在山下工棚里,不近距离接触项英,那么枪杀项英就成为不可能。

    思考二,项英之死的深层原因有哪些?

    首先,悲剧的发生,源自于项英擅自违反安全警卫制度,使不该近身军首长的人得以合法接近了军首长,为发生悲剧埋下了伏笔和祸根。

    其次,项英等人带头破坏了军费管理的规章制度,军部首长越趄代疱,将军费带在身上,这是无视军费管理规章制度的负面案例。也是高居权力之巅的人对用人和支钱,只相信自己,对任何人都不放心的小农心理作祟。

    再次,晾晒军费,缺乏必要的隔离防范措施。

    我想有点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见财起意之说吧?都应该做好必要的隔离防范的措施吧。怎么能当众晾晒呢,尤其当着这个并不了解的刘厚总的面?项英应该具有安全防范意识,做到内外有别,完全可以也应该将警卫员,尤其是这位来路不明,对以往历史和现实表现又一点不了解的刘厚总支到洞外,然后你大可以不当着他们的面在洞里晾晒黄金嘛。绝对的权力给他带来的总是绝对的自信,总是自以为是,觉得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每个人都是葵花,要向着他这个太阳转,也盲目地拔高了别人的境界和格局,不想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呜呼!

    2021年8月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