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陶耀文先生

标签:
陶耀文人物书法文化甘肃书画名家网 |
分类: 甘肃书画名家(排名无序) |

陶耀文书艺简历:
陶耀文,字:文瑞,号:柏锦,书斋:乐陶轩。甘肃会宁人,男,汉族,研究生学历。师从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副主任张继先生,浙江大学于中华博士等老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甘肃省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
白银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会宁县书法家协会主席。
艺术取向:
一是深入传统,精修经典。
二是融合时代,广涉博取。
三是专精隶书,《张迁》立体,《礼器》立身,《简帛》立心,五体互补。
四是隶行兼具,简碑兼容,书论兼备,诸体兼通。
出版专辑:
1998年出版诗集《影子是根》。
2000年出版散文集《春天的羊》。
2004年出版书法集《文瑞书法作品集》。
2010年出版书法集《文瑞书法》。
2010年出版书法理论集《文瑞书艺》。
2013年出版书法集《陶耀文书法艺术展作品集》(会宁展)。
2014年出版书法集《陶耀文书法艺术展作品集》(兰州展)
2015年出版书法集《陶耀文隶书千字文》
艺术成就:
白银市委市政府首届“凤凰文艺奖”。
甘肃省“群星奖”三等奖。
甘肃省第三届“张芝奖”的创作奖、理论奖、成果奖。
第十届中国·九色甘南全国摄影书法美术大赛书法一等奖。
全国“百年兰大”杯书法大奖赛。
全国《书法报》社主办的首届、第二届“观音山杯”书法展。
全国“永乐宫”第二届、第三届国际书画节书法展。
全国第二届隶书书法艺术展。
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
全国中青年书法“百强榜”奖。
全国首届“张芝奖”书法艺术展。
全国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书法艺术展等
































纯正大气
—谈陶耀文的隶书创作
刘云鹏
以前听朋友聊起陶耀文,说这是一位在会宁县书法界具有传奇色彩的书法家,他是会宁县域内第一个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第一个(包括其他艺术门类)加入国家协会会员,第一个担任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第一个担任白银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一个出版书法理论文集,第一任会宁县书法家协会主席,这“六个第一”足以引起我极大兴趣,很想能较全面的了解陶耀文。今年5月份,陶耀文在兰州举办“大书精雅,金城墨韵”个人书法展,在三天之内所展作品被收藏家一抢而光,在金城兰州的书画市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和惊叹。纵观八十多件展品,有六十多件是隶书,这些隶书作品宗法汉碑,纯正大气,古朴雄强,尤其让我震惊的是他隶书没有落入程式化的低级套路中,很具有开放性,在大风格之下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变化多端,耐人寻味,显示出作者在创作上的深厚功力和创造力。经与陶耀文深入交流后,对陶耀文隶书创作有了较为全面、深入了解。陶耀文在隶书创作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源于他独特取法方式和创作理念。
隶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资源和创作经验的积累,但是丰富的资源和伟大前辈所形成的这个隶书传统是一个“黑洞”,给后人提供无限的能量同时,又可以无情地吞噬后人的才能和努力。今人面对如此丰富的取法资源、创作经验积累和强大传统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取法和创作之路很关键,选择不当很容易会淹没在前人和今人的阴影中,这不仅需要魄力和能力,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陶耀文经过多年对隶书系统地学习、研究之后,逐渐形成了自己隶书取法和创作的路线图。他认为在所有的古代隶书资源中,只有从汉碑隶书中入手才能真正掌握隶书最为纯粹的艺术语言,方可为以后的创作积聚正能量,防止走上歧途,落入俗套。陶耀文将取法重点放在《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这几个碑上,但他在下苦功临习的过程中发现,这几个碑的笔法和字法各有特点,自成系统,如何将这些几碑融合贯通,转换为自己的创作资源,难度很大。陶耀文意识到仅紧靠勤奋,进行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于是他负笈北上南下,师从张海、张继和于中华等名家,虚心求教,潜心学习,经过几年的游学,在技法锤炼和对书法的认识有了质的突破。
陶耀文是一位聪慧的书法家,其书法成就始于大智。陶耀文的明智恰是以文养气,给书法以焕然的生机。作为会宁娇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就以诗的体量明志,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后结集出版了《影子是根》,成为了陇上诗界的精英。散文集《春天的羊》再次印证了他驾驭文字的功力。肩扛文学的大纛上路,他的书法艺术必然有原始的纯朴,有彻悟的激情,有果敢的创新。
在会宁,清代光绪年间的进士刘庆笃已领翰墨风骚,使得书法成为了耕读子弟修身的精神参数。数百年来,在贫瘠的黄土地上星火相传的书法艺术,陶耀文是会宁近、当代最出色的优秀艺术家之一,是会宁书法再度崛起的标志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