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刘尓忻(1864---1931)

标签:
刘尔炘书法书法家文化甘肃书画名家网 |
分类: 甘肃书画名家(排名无序) |

刘尓忻先生是陇上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对甘肃在思想教育文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贡献,特别是对陇上第一名胜------五泉山公园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刘尔炘(1865-1931),近代著名学者。字又宽,号果斋、五泉山人。甘肃兰州人。光绪乙丑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应聘为五泉书院讲席,教学上严于督导,循循善诱,深受生徒的尊敬。他造福乡梓,为发展甘肃的文化教育事业,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辛亥革命后任甘肃省临时议会副议长,曾经管文教慈善福利社团,后潜心撰写学术专著。1928年11月起分别派为豫陕甘及行政院赈灾委员会委员。著述甚多。
刘尔忻(1865-1931)字又宽,号果斋、五泉山人。甘肃兰州人。光绪乙丑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曾应聘为兰州五泉书院讲席。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甘肃第一所学堂--文高等学堂创办,任总教习(教务长)。1904年文高等学堂附设了“师范馆”(兰师前身),由刘尔忻主讲经史和清代梅文鼎的《天算书》。后任简易师范校长。辛亥革命后任甘肃省临时议会副议长,曾经管文教慈善福利社团,后潜心撰写学术专著。1928年11月起被国民政府选派为豫、陕、甘及行政院赈灾委员会委员。
刘尔忻字又宽,号晓岚,又号果斋,又号五泉山,生于请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卒于民国20年(公元1931年),甘肃兰州人,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他16岁入泮为庠生。光绪十一年乡试第六名举人。26岁时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任翰林院编修。三年后辞官返兰,专心治学,创办学社,修过书院,为地方做了不少有益的事。
果斋先生一生很讲究经世致用之学。他后半生的全部精力贯注于实业,从29岁起就被聘主讲五泉书院,培育英才,门人遍于陇上。并在兰州创建了皋兰文社、五泉图书馆、陇右乐善书局、陇右实业待行社、甘肃省丰黎义仓、全陇西社、皋兰同仁局等,号称八大社。这里面有的是属于文化事业社团,是为了振兴地方文化教育事业;有的属于慈善事业,如兰州丰黎义仓,每遇荒年,开仓济贫。尤其值得兰州人民怀念的是他筹资修建五泉山这一业绩。五泉山曾是一座大型风景园林,山上丘壑起伏,古木参天,山环水绕,清静幽雅。一组组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依山就势,参差其间,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灵秀风光,其中“崇庆寺”建于元代,文昌宫等建于明代。民国初年,由于天灾人祸,大部分庙宇残遭毁坏,殿宇颓败,楼阁凋零,名山憔悴。刘尔忻先生深感惋惜,他以个人名义向社会各界人士和地方官绅发起募捐,募及白银4.8万余两,从1919年开始整修五泉山,历时5年,使名山整容,倍添神采。五泉山太吴宫、万源阁等都是他亲手筹建的。五泉山工程告竣后,又督导修建了兰州小西湖、演唱堡河堤等多处大型建筑。今天我们能看到的一些兰州名胜,无疑不倾注着他的心血。
刘尔忻多年治经史之学,著有《果斋别集》、《果斋日记》。先生擅长书法,晚年又习绘画,以兰草和山水见长。他的楷书遒丽柔婉,隶书雄朴庄健;纵观五泉山保留下来的他编撰、书写的匾对,便可领悟其艺术修养。五泉山的对联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
高处何如低处好,下来还比上来难。
刘尔忻题兰州五泉山联:“白鸟忘机,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上联:进门来有贤有圣有佛有仙,他曾将宗旨说明分为三教;
下联:这路是可东可西可南可北,你须要主意拿定走哪一条。
刘尔忻先生为人正直,作官清廉,不图私利,关心群众疾苦,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所以后来地方人士曾创办“志果中学”(现兰州二中),并在五泉山立了他的铜像,表示对他永久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