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算什么时候惊醒?机密已泄:年度巨献最全的七大零基础裱花手法!
花边蛋糕的变化很多,但是无论变化多少款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手法,即绕、抖、挤、拉、吊、拔、编所有的花边都是由这七种手法不断的演变、组合出来的,下面就重点讲解一下这几种手法。
第一节:绕边的手法及运用
绕的手法是花边制作中最快捷、最基础、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它是学习蛋糕的入门手法。
绕边的动作要领
手拿花袋先将自己的双臂自然下垂,呈八字状,右小臂的侧面向上,右手的虎口向着自己的右肩膀。
腕关节下压做好后,右手握住花袋,花嘴放在7点钟的位置挤边。
我们以直花嘴为例,花嘴以大口向着蛋糕面并以花嘴接触点(花嘴大口边三分之一接触面)
在蛋糕顶部做时小口三分之二悬空上翘,如果是在做侧面时花嘴的大口应向上,小口向下呈45°角。
这样做花边有立体感。花边与面之间的角度大小,是由花袋的方向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在手不动的前提下花袋越向左转,花纹与面之间的角度越小,相反花袋越向右转花纹与面之间的角度越大。同时花纹向右倾斜给人一种运动的感觉。我们要看做成的花边是不是漂亮,可以从花纹的均匀程度与细腻程度两方面来衡量。如果做完的花纹不够细腻,说明绕圈的直径过大,只要适当减小就可以了,因为手臂绕圈的直径大小决定花纹的细腻程度;那么如果做完的花纹不够均匀就说明我们绕圈的频率不均匀,因为我们手绕动的频率决定了花边的均匀程度,但是这都是在转盘能匀速转动的条件下。
绕边手法的演变
当我们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绕边的手法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花边的变化原则将其变成更丰富的花边形式。那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花边的基本变化原则及方法。
花边有七大变化原则:A、形状B、花嘴C、密度D、长度E、粗细F、方向G、角度
我们从几大变化原则中介绍其中的两种变化原则:1、形状变化,还是用绕的手法,但将做出的花纹的整体形象改变一下。
花嘴变化,用不同的花嘴依照绕边的手法去做,做出的花纹会给人一种新的感觉,如圆直嘴做出的绕边就显得细致圆滑,而用锯齿作出的绕边就给人以饱满的感觉、扁花嘴给人一种整齐细腻的感觉。
第二节:抖边的手法及其运用
在完全理解和掌握绕的手法后,就进入一个看似陌生,但又很熟悉的一种花边学习,这就是抖的手法。
抖边手法的动作要领(握手动作)
做抖边手法时,身体站位、拿花嘴的手法、膀臂的摆放都是与绕边手法都是一样的。只是抖边时花嘴应放在6点钟或是7点钟的位置。一般情况下用圆形花嘴时,多是放在7点钟的位置(蛋糕面中心线的左侧),花袋的尾部向着自己的肩膀。
花嘴与蛋糕面成倾斜30°角,花嘴在蛋糕面上做上下运动,奶油匀速的挤出,而一般用扁形花嘴时,通常情况下是放在中心线上,和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同样做匀速的上下运动。上下的距离决定了花纹的细腻程度,距离大则花纹粗糙,距离小则花纹细腻。而上下的频率均匀或转台的转速均匀与否决定了,做出后花纹的均匀程度。其中做侧面时,扁形的花嘴与面之间的夹角和绕边时一样,不一样的就是圆形花嘴在蛋糕体侧面时,花嘴应该倾斜45°角在侧面做上下运动,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在做抖边的时候不是以手腕做上下运动,而是以手臂做上下运动。在抖边的手法中以“毛毛虫”的形式最为多见,即细粗细的变化,以下主要以“毛毛虫”为例来解读抖边的手法。
毛毛虫的制作要领:毛毛虫的练习是抖边手法中最能练习技术的,制作时动作要慢不要太急。因为很多初学者开始时都觉得抖边是最好练的,但是当他们做毛毛虫时才发现怎么也做不好,因为他们的手开始不听使唤了,想细细不了,该粗的时候又做不粗,这时才发现抖是多么的难,那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才能做好毛毛虫。
毛毛虫主要分为两种,即长弧形和短点形
短点形
长弧形
位置也有两种,蛋糕体的侧面和顶面,我们现在分别来细说一下。侧面的长弧形在制作时手一定要放在7点钟位置,其他的动作如绕边一样,花嘴的运动方式主要以蛋糕上侧45°角的位置上,手臂做上下运动,要点是右手不要后退主要是转盘向外送,弧的两头是快速转动转盘同时少挤奶油中间逐渐变慢同时奶油也逐渐挤多这样就制成了两头细中间粗的漂亮毛毛虫了。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手不动怎样才能做出弧度呢,要记住蛋糕面上只要是顺着转盘运动方向的所有花纹都是转盘转动时拉出来的,而花纹的弧度大小则是由右手做略微的前后方向运动。
第三节:挤边的手法及运用
抖边是比较难掌握的一种形式,但经我们的练习,终于可以顺利过关进入新一种手法的练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逗号”形花边,在目前的蛋糕装饰上常用,也称之为“傻瓜式花边”。这种花边很简单只要做挤和松的动作即可。
挤边手法的动作要领
做挤边时人的站姿和绕边是一样的,只有拿花袋时的手法等细节部分不同。我们来具体说一下,挤的时候不是手背向上而是改为手心向上。
虎口向右,花袋的方向在4点钟方向,花嘴与转盘的夹角保持在30—45°角,花嘴放在蛋糕的6点钟位置挤边,小臂不动,右手除大拇指之外其余四个手指作挤松动作,花嘴不要做离开蛋糕面动作。当手指在挤松的时候花嘴自然会有离开的感觉,具体的动作要领就是“挤-松-转”。
那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挤的好不好呢?我们主要的判断方法就是看挤出的花纹是否细腻、大小是否一致、每个纹路的间隙是否大小一样、是不是像雨点状,这都是鉴别自己的成品的方法。在此主要指出,挤松的均匀情况决定花纹的细腻程度,挤松的频率状态决定了花纹的均匀程度。
挤边的形状
制作要点
1、虎口的方向向右、手心略微向上。
2、花嘴摆放的位置在6点钟。
3、运动方式为“抓手运动”即“挤松运动”。
4、动作要领为“挤-松-转”。
提醒:做挤松时,挤时转盘不动,松时转盘转动,并且转出一个花纹的距离。
第四节:吊边的手法及运用
这个手法和物理知识有点关系,就是地球重力,我们根据同样长的线段挂在等距离的两个点上,地球的重力相同所以线段出现的弧度也相同,就根据这一物理论点,我们就可以轻松的做出这一花边,就是比挤边更简单的“吊边”。吊边在蛋糕制作中扮演的是一种面式花边的作用,所以在很多大面积的蛋糕中使用,它给人一种饱满的感觉,在糖糕作品中,它那种层层叠在一起的细吊边,又给人一非常细腻、高档的感觉。
吊边手法的动作要领
做吊边时,人的站姿和前面几种相同,手的拿法我们在此做详细解说一下。在做吊边时右手握住花袋,小臂作前后吊送动作,动作均匀与否决定了花纹的均匀程度,弧的长度和深度决定了花纹的细腻程度,花嘴应向外倾斜30°,放在蛋糕面的6点或7点钟位置,做带着奶油的动作。花嘴角度太大奶油很容易断开,做出的花纹不够细腻,切记吊时花嘴不要画弧这样做花边容易变形就不会圆润,另一个注意点就是在做吊边的时候不要边吊边转转盘,这样吊出的花纹弧度大小就不会均匀。
第五节:拉边的手法及运用
拉分为两类一类是带纹路的拉,另一种是不带纹路的拉,并且这两种拉法都可以分为直拉和拉弧。带纹路的拉在实际运用中不是太多,不是因为不漂亮而是它不容易掌握,尤其是带纹路的拉弧。但做出的花纹非常漂亮、非常整齐统一,顾客也比较喜欢。不带纹路的拉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就用的非常多,我们接下来就将拉的手法分成两部份着重讲解:
不带纹路拉的动作要领
不带纹路直拉,就是手握住花袋,将花嘴轻贴于蛋糕体表面或侧面,花嘴放于转盘的中心线上或偏右的点上,花嘴向右倾斜30°,手臂不动,手心略微向上,手指匀速挤出奶油即可,这道花边很简单但很实用,它一般用在蛋糕顶部用以缩小面积,或遮盖粗糙点,另外就是在底边用以装饰或增加蛋糕的饱满程度,因为此种手法比较简单,就不做太细的讲解阐述。
不带纹路直拉
不带纹路的拉弧,它与直拉不同点就是花嘴所放的位置,拉弧一般情况下花嘴放在中心偏左的点上,手背略微向上,有些扁状花嘴也放在中心线上,放在左边做出的花纹比较圆滑,不易变形,它的原理有点像心电图的工作原理,画图的指针不做前后运动只做原地的上下运动,而被画得纸张只做匀速的走动,结果我们就是看到纸上留有上下波动的线条,我们做拉弧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将自己的手臂看做是指针只在左边做原地的上下运动,转盘如同纸张做匀速的转动,这样就可以轻松做出漂亮的弧形花纹,另外还要注意拿花袋的手,一定是虎口向着自己,并且手背向上,手腕向下压,一定要记住,不是手在向后退而是转盘向右转。
不带纹路拉弧(注:不带纹路的拉适合所有的花嘴)
第六节:编的手法及运用
编的手法可分为三种,十字编、绳编、辫子编。其中十字编运用的比较多一点,在实际用运中主要用于编花篮、筐、凉席、中国结、草帽等蛋糕,十字编的花边主要给人一种整齐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十字编的具体操作吧。
十字编在蛋糕上的运用效果图
十字编在蛋糕表面上的操作,先拉一条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拉几条等长度的线段,长度为三个花嘴的宽度,并且每条线段之间的距离为一个花嘴的宽度,然后再拉一条线段,盖住线段的一个花嘴宽,以此类推一层层做出十字编。注意点就是每一根都要感觉是连在一起的,不能有明显的接头,要平整不要呈阶梯状。
“绳子编”一般情况下都是用在蛋糕顶部。有一股绳子编法也有两股绳子编,其中一股绳编较好操作。操作要点是靠手腕转动走S形路径。
绳子编在蛋糕上的运用
操作步骤:
A.在转盘的左侧挤一个头尾都在同一个圆倒下的“S”形。
B.从S形的外侧中间部再挤一个“S”,要求也是头尾都在一个圆上。
C.如此连续做完一圈即可。要求无明显接头并且每隔一个的“S”形头尾要相接。
七:拔的手法及运用
拔的手法是在蛋糕中的用途也很广。如树叶、小草、寿桃、帽子、装饰点等等,主要动作是挤提的动作,没有太多的难点。
拔的手法在蛋糕上的运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