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月霞的博客
马月霞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56
  • 关注人气: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杼声声传古今

(2024-02-29 20:52:28)

机杼声声传古今

 

走进槟榔谷,第一个让人震撼的场面是黎族阿婆们在织黎锦,它们完全是手工操作,阿婆们坐在地上,用脚勾住机杼,手握梭子,左右投梭,径线纬线张张合合,图案美丽的黎锦展现在阿婆的面前。

读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中国的纺织行业有一个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到遥远的海南岛和黎族学习织锦,把这种技术带到上海,又改进了织布机,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黄道婆。

那时候我想,海南岛多么遥远哪,黎族的织锦多么神秘呀,来到海南岛,我亲眼看到黎族阿婆怎样织黎锦,让我增加了那么多见识和知识。

黄道婆出身卑微,幼年当童养媳,由于受虐待和欺凌,夜里逃了出来,匆忙间躲入停泊在黄浦江边的一只海船上。就这样随着经商的海船离开了故乡,在海南的崖州生活了三十多年,像崖州的黎族妇女学习织黎锦。

老年的黄道婆思乡心切,有机会搭上一条海船,从崖州又回到了上海乌泥泾。回到家乡后,她看到家乡的纺织技术十分落后,就根据当地纺织生产的需求,总结出一套融合黎棉纺织技术与当地技术工艺为一体的完整新技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精湛的织造技术传授给身边的人,对明清两代农村和城镇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八年前,在槟榔谷织黎锦的阿婆里面,有好几位阿婆身上脸上有纹身,走进黎族博物馆,才知道黎族妇女纹身的渊源和风俗。

海南黎族妇女纹身,是世界民族中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文化现象。纹身时不仅图有定型,年龄亦有所规定。黎族有五大支系,各个支系看女人的纹身图案,就知道能不能通婚。

著名民俗学家吴泽霖教授说,纹身是海南岛民俗的“敦煌壁画”,世界上还不知道有哪个民族像黎族这样保存了3000多年至今还能找到的遗存,实在是一个奇迹。

纹身虽然是一个民族风俗,但我的感受是,在哪里是民族风俗啊,简直就是摧残女人的一种愚昧。就像汉族的裹小脚。汉族在女孩儿几岁的时候就要裹小脚,把一个个女孩儿都弄成残废,那是一种审美的畸形,是对广大妇女的残害。

在海南居住的日子,看到海南黎族女人是那么能干,家里外头都是一把好手,黎族女人纹身早已成为历史。

在海南,黎族织锦的技术一直流传了下来,那些美丽的图案,装点着幸福的生活。黎族没有文字,图腾就是他们历史最好的见证者。善于观察生活点点滴滴的黎族,把生活的细节都展现在黎锦上,黎锦也成为了黎族文化的“活化石”。

黎族织锦取材于自然,取色于自然,色彩斑斓的黎锦有着独特的韵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和谐,是黎族妇女智慧的集中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