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与热爱
(2023-05-26 19:39:08)激情与热爱
激情与热爱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年龄,不分性别。我推崇激情与热爱,激情与热爱的人生,真的是沸腾的人生,火红的人生,优雅的人生,唯美的人生,高贵的人生。
在手机阅读,我非常注重阅读自己喜欢作家的作品,比如老作家王蒙。
王蒙先生今年86岁了,但他身上那种激情与热爱无处不在,无论是在他的作品中,还是在他的访谈中。
王蒙说,我喜欢文学,我寻求的是感动的体验,或云:将这种体验是为人间走这一趟的重要的目标。
我走上了文学,走入了革命,因为文学与革命感动了我,同样的感动常常表现在音乐的征服上。
而文学作品正是我的歌,我的交响,我的节奏,我的节奏与旋律。
有许多事情说不清楚,想不清楚:关于生命,关于死亡,关于永恒,关于学问,关于榜样,关于意义,关于牺牲,关于价值,
关于快乐。
感动就是为体验生与死的滋味,就是到银河系,到大地,到神州河山中走一趟的滋味。
我的感动一点儿也不艰深,不格色,不自恋和顾影自怜。一座山峰,一片浪花,一座老房子,一棵大树或者小苗,一叶扁舟,一钩残月或者落到海里去的太阳,时而使我感到生命的极致。
连续听或者唱几首我喜爱的乐曲,已经够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已经使我觉得此生再无所求。
你可能成功,也可能蹉跎一世,可能伟大,也可能渺小。你可能幸运,而且得到公众宠爱,你也可能总是被误解,被错会了意。
高尚有高尚的代价,低下有低下的收益,清高有清高的寂寞,无耻有无耻的火爆。智慧有智慧的痛苦,愚傻有愚傻的福气,然而你活一辈子总该有几次体验的充盈,充盈的感动。
每条狗都有时间段,这是英国谚语,自然满足人的需求,却不能满足人的贪欲,这是印度圣雄甘地的名言。
我的善的信仰与对于快乐与幸福,健康与诚信的追求是分割不开的。我坚信阴损毁灭细胞,而善意是一种营养,是清洁的空气,是润泽的雨露。
善的结果接近谦虚,接近耳聪目明,接近天籁地赖与人籁。接近宇宙固有的灵动与启示,接近生活与百姓,接近时代的变迁,接近淳朴的乐天与单纯的生趣。
我相信人应该以大脑来思考,而不是靠内分泌来判断。我相信智慧是一种美,有了智慧才有了一切,才镇定在恶意灾难面前的自己。
智慧在于理解,理解天文和地理,理解人文和宇宙,理解那么多难以理解的事物与道理。
智慧在于沟通人性,沟通邻居于万国。你是?有智慧的人不再愤然,不再急赤白脸,不再冤屈窝囊,对于世界和人不做过分的幻想,也不抱过分的悲伤,不感到太多的一厢情愿,也不感到太多的失望。
智慧还是一种宽宏,所以我越来越追求包容与整合。追求大美大善的可沟通性,可结合性,可互补性,我相信善良和善良都会坐到一起,而凶恶的观念终会日暮图穷直至寿终正寝。
面对这样多的纷繁与曲折,误读与偏执,我有两个法宝,一个是包容与整合,一个是超越与原谅。
而原谅旁人的目的是原谅自己,人最容易伤害的不是和他人仇人,而是自己。心胸狭窄,心怀怨恨,伤害的人不是旁人,而是自身。
原谅他人就是保护了自己,善待了自己,抚慰了自己,增加了自己的信心,起码你相信自己完全不是那些小动作所能奈何的。
问题全在选择,你选择了高雅,你必须清洁那一切的低俗,你选择了善良,你必须以德抱怨,你选择了凭作品吃饭,你就不要再盯着任何头衔与权利。
读完王蒙这些文字,心里豁然开朗。原谅他人就是善待了自己,保护了自己。王蒙然年事已高,每一篇作品都充满了激情与热爱,对生命的激情,对大自然的激情,对美的激情,对文学的激情,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对艺术的热爱,对大千世界的热爱。
喜欢读知名作家,知名学者学小禅的作品,她的作品对生活的激情与热爱更加细腻,展示了女人的温润和情怀。
她的生活方式只可羡慕不能模仿,但是给我们很多启示。比如他一年游走在许多心仪的城市,或者签名售书,或者讲学,或者和朋友喝茶,吃美食,聊大天儿。
雪小禅的最美微刊已经做到了817期,每一期是那么充满灵性,每一期是那么唯美。
比如在大理做的一期:自由的灵魂,带着野生的香气。看云南的落日,大理的云,吃白族菜,喝风花雪月冰啤,好光阴必须是用来浪费的。
人有静气便无俗情,这一生我努力做我自己。这五月的无尽夏,这和时光的缠绵相爱。这寸寸缕缕的喜欢啊,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我如此热爱着,这万事万物的美。
这些年一直人在旅途,也许是人到中年,体会更深。到一定年龄,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重要,那些走过的路,看过的山川,爱过的河流,都在你的眼神中,那是更为深刻的一种写作,是对生命的赞叹和感激。
行走是精神力量最直接的表达是精神内核的超级裂变,是听鸟入林深,复得返自然。
看惯了山水轮转,草木凋零,春萌冬藏。越容易动情,也越容易“无情”,来年又会如此,仍然深情的期待下一个轮回。
读书就是读自己,他们对生活的激情和热爱激励了我,启迪了我,读这样的文章让人心潮澎湃,这些好文章是洒在心头的阳光,滋养灵魂的维生素。让我伸开双臂,用激情和热爱拥抱人生拥抱自然,拥抱文学。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