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无错误
(2023-03-24 19:10:48)老年无错误
今天下午,和好朋友通了一个电话。由于新冠原因,好朋友们也不敢经常见面儿了,也不敢在一块儿聚餐了,尤其是没有感染新冠的人更要倍加小心。好多人就因为放松了警惕,好不容易在疫情大爆发的时候没有被感染,现在疏忽了,有的因为到饭店了吃了一顿饭,结果感染了新冠,太得不偿失了。于是在电话里聊大天儿,成了时髦的一种交流方式。
我们今天聊大天儿的主题是:老年无错误。其实这个观念我前些年就已经形成了,而且贯穿在我的生活实践中。因为我们已经步入老年,老年人的各方面能力都是降低的,这是大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如果要求老年人,包括对待自己,包括对待配偶,还像年轻时那么精明强干,那么技艺超群,那么遇事果断,那真的应了一句俗语:掰着柳树要枣吃。
比如说,在厨房做着饭觉得时间还早,那就在厅里看会儿电视吧。看着看着就把做饭的事忘了。想起来马上走进厨房,一看锅干了,饭糊了。无论是我自己做了这样的事,还是老伴儿做了这样的事,我心里都是如如不动。不着急,不上火,不懊恼,不自责,不埋怨。温柔的处理完了以后,看看锅还能用吗?锅如果还能用,那就接着用吧。锅不能用,正好,马上在手机上下单换一款新锅。
比如喝茶的时候,珠圆玉润的紫砂壶,柿子造型的茶叶罐儿,泡上一壶普洱,袅袅茶香弥漫在整个房间。不料稍不留神儿,把茶叶罐掉地上了,顷刻间事事如意的茶罐儿变成碎片儿,上好的普洱也撒了一地。
比如外出的时候觉得门儿关上了,其实没有锁上。有的门明明锁上了,但钥匙找不着了。更有甚者,门明明锁好了,因为当时脑子想别的事儿了,自己没法确定门儿到底锁好还是没锁好,下了楼坐着电梯再回来看一遍才善罢甘休。
在小摊儿上买东西,拿起东西就走,卖菜的招呼:喂,喂,回来,回来,还没给钱呢。
有时候正反过来,东西称好了,马上付款,付完款扭头便走,卖豆腐的招呼:喂,喂,回来,回来,东西还没拿走呢。
比如在洗衣机洗衣服的时候,里面怎么那么多纸屑呀,原来放在口袋里的卫生纸忘了掏干净。
步入老年的我们,谁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呢,这时候就要认真的想一想了。如果是自责也好,互相埋怨也好,那真是百害而无一利,伤害了感情,伤害了亲情,伤害了自己,伤害了他人。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各方面儿能力的下降,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脆弱的,如果生活在自责中,埋怨中,提心吊胆中,忐忑不安中,只能影响家庭的和谐,影响家庭的气氛,影响家庭的舒适度和轻松度。因为做错了这些事情谁都不是有意的,只是能力达不到了而已。
所以我一直奉承老年无错误这个观点,当我做错了事情的时候,我包容自己,原谅自己。当对方做错了的事情的时候,能装看不见就装看不见,能装不知道就装不知道,当然,看见了一句话也不埋怨对方。
我有时候提醒自己,老年人只要学习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即便中间发生点儿差错,那都很棒,那都不叫犯错误。
老年人如果整天乐乐呵呵,活的爽爽朗朗,丢点东西,摔点东西,糊点儿东西,坏点儿东西,那都不叫犯错误,那叫一切刚刚好。
老年人推迟得病的时间,关注自己的健康,有时候存错了药,买错了药,吃错了药,那都不叫犯错误,那只能叫毛毛雨湿了鞋,一见太阳就干了。
老年人坐公交车坐过了站,上错了车,但也不叫犯错误,只要能找到回家的路就没错误。
老年人做菜忘了搁盐,或者搁了两次盐,也不叫犯错误。忘了搁盐蘸酱油吃,搁了两次盐,叫白开水过一过,那也不叫犯错误。在家里不能干的干,看的看,看的给干的提意见。谁干活儿就要受表扬,什么都不干的人就不会犯错误。,
通过实践证明,只要有了老年无错误这个观点,家里就充满了宽松,充满了和谐,充满了和声细语,充满了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