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陈西峰《老家的味道》

(2021-07-31 12:06:43)

              读陈西峰《老家的味道》


       陈西峰最近出了一本书《老家的味道》,为了保护我的眼睛,我一直在听这本书,陈西峰的公众号:《大愚愚见》,聪明的人往往非常谦虚,可聪明的读者都读出了大智若愚,愚见堪称高见。

       陈西峰是公众人物,无论从政还是从文,又有智慧又有能力,又有才华又有情商,无论在黄骅市当市长,还是在沧州师范学院当党委书记,做出的贡献都是有口皆碑。

       退休以后,他调侃自己下岗再就业,自嘲自己退休的人,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来到北国名城哈尔滨就任一个大学的领导。

       在文章中,他说出了自己写这本书的背景,来到哈尔滨,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摸黑,虽然做好了准备,但年过花甲,孤身一人,千里之外,满眼所见冷锅冷灶,还是感觉有一丝凄凉。

       哈尔滨人习惯下班儿走人,5点过后,整个单位人去楼空,学生没有返校,我一个人在空空荡荡的大食堂里吃饭,索然无味。回到公寓,除了电视里很少能听到说话声,疫情期间又不能聚餐,已经习惯了在酒桌上谈笑风生的我,只能蜗居在宿舍里翻书,看电视,而写文章却是我排遣清冷情绪的药方。

       陈西峰的文章写的都是少年时代的往事,他说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了强大的反响,是这篇文章的鼓舞,我好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往事如流水汹涌而来,连接写出了《江米条》,《大铁驴》,《打草》等文章。没想到的是,刚刚开始四个月的个人公众号有三篇文章阅读量已超过万。而且读者以50岁到70岁的人多,我的文章唤起了这一代人的集体回忆,让大家原本无处安放的一缕乡愁有了可寄之处。于是我又相继写出了《换娃娃》,《滚炕席》,《老家的除夕夜》等,记录华北平原运河东部民风民俗的文章。

       比如他的一篇文章《爷爷的槽子糕》,是在什么背景下写成的呢?暑假的时候,由于疫情的原因,他“全副武装”的回老家沧州。在高铁站,因为去的早,他孤零零地等候在候车室里。他看到便利店有蛋糕。忽然想起了爷爷的槽子糕,情不自禁的在手机上用语音写下来,写着写着竟然泣不成声。后来又写了《母亲的山芋干儿》,《父亲的烤红薯》,《舅舅的梭子蟹》。一篇一篇真情实感的作品在他的笔下诞生,让人们想起老家的味道与亲情的美好,感受到世间烟火的温馨,人间灯火的可恋。

       陈西峰是知名作家,作品写的好,又有很广泛的人脉,他的作品在各大报刊上刊登,播音名家在公众号上播诵他的作品,让这些作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和乡愁的滋味。

       他在书中写道,乡愁在那里可能不觉得,离开了便会怀念牵挂,便会生出情感的山水风物,是我们心底深处对家国处处所蕴含的真挚强烈的热爱之情。我们怀念彼此家园的美好,也感受到此时此乡的美丽,吾心安处便是故乡,留恋怀念便是乡愁。

       陈西峰在写作手法上,朴实无华,特别细腻,没有假大空的东西,但是读完了一篇作品,却能铭记在心。这方面是我特别应该学习的。学习他的情怀,学习他的勤奋,学习他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读他的作品也是对我的一种激励,对我的一种启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