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星期四,2-10度,阴转多云。大年二十九,明天就是除夕啦,在SP工作的第18年,第一次我坚持上班到最后一天。换一种方式瞧瞧,看看公司是什么样子,反正今年过年也不走哪里。从昨天开始,公司80%的人就请假了,一年难得有那么几天上班时间可以摸鱼,我就抓紧时间在公司学习“家学”平时落下的课程。今早的公司,人只有10%
的样子,人人都是来摸鱼的,我干了一个半小时的活,才开始摸鱼的,嘻嘻。午休起来,发现人更少了。行政人员开始断电前的检查,消防栓确认等等。
早上看了一篇文章,印象最深刻的几句话:
”鸡蛋从外面打破,这就是一个烂鸡蛋。如果鸡蛋从里面打破,这就是一条生命。“
”孩子是在父母舌尖上成长的。父母学会放手,让孩子在试错中学习和成长,才是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才能培养出一个自律孩子。“
”教育孩子,3分教育+7分等待“,父母要学会静待花开。
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它的含义。曾经的我,把孩子养fei了。现在的我,重新养育一遍自己,如今自己成长了(许多)。原来生命的成长要遵循自然规律,急不得,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只需要把自己的人生过好,孩子自然就会过好自己的人生。
儿子没上学的一年时间,他每天喝一瓶饮料,白天总是IPAD不离手。当我真正开始改变以后,我放下对孩子的期待,真正去聚焦自我的成长,和孩子的心连接终于找了回来!直到昨天2月7日的晚餐,儿子对我说:”妈妈,我现在学学你,吃饭的时候不看IPAD了。要真想看,就吃到70-80%的时候看,这样既专心吃饭,享受了美食,又放松了自己。“
看似儿子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让我印象深刻。这是一个月之前,我和孩子聊天分享我自己对”吃饭看IPAD“的看法而已,我没有”要求“儿子去做,只是纯粹的分享我的方法而已。真没想到,儿子还记得这句话。
【昨晚睡前,我突然想起,2023年年前大年二十八晚上,儿子和孩子姥姥大吵一架,因为儿子一整天抱着IPAD,向来喜欢控制的姥姥破口大骂。那一次,婆孙俩关系特别紧张......
直到大年三十才在我们的调和下,关系好了些。那个寒假,儿子的情绪波动特别大,不写作业,春节团年饭生气不去吃......
不写作文,去西昌看猴子也拒绝;去划船埋怨旅游行业xxx.........
孩子情绪波动如此之大的背后,是他那颗受伤的内心,没有被看见,没有被连接】
这让我想到了”家学“课堂里的一句话:通情达理,情通了,理自然达。教育是影响,而不是说教。直到2024年的春节,我才明白。
中午午休前,旁边工位上的一个大男孩哇哇大哭,我猜想:可能是孩子想中午玩玩妈妈的手机或电子产品,妈妈坚持不让,让孩子要么午休,要么看书之类的。男孩哭得很大声,听到妈妈在一旁说:”哭那么大声吵到别人休息了。。。“
作为旁观者,我的那么一点点思考和感悟。大概几年前的我,也和这个妈妈一样:对孩子严厉,很看重孩子的学习,妈妈背后的动机,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能自律,能考上好大学,有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早上还听到这个妈妈给其他同事说:”假期都过半了,一点作业没写,还不抓紧。“
在我看来,这俩2年左右的男孩,已经非常自律了。早上一来,就看到俩孩子在阅读书,接着是两人毕恭毕敬的写各种卷子,做完他妈就在旁边检查。我听到一个男生说:”哈哈,我写完一张卷子了!“
没2分钟,我听到妈妈严厉的声音:”字写得这么差!擦了重写!“
写这段文字,我完全没有想去责备别人的意思。而是从别人身上,看到了曾经我的样子,那个没有学习过”家学“的样子:对孩子严厉,高控制,不允许孩子犯错,看到孩子犯错就责备......
愿天下更多的父母,都能去学习家庭教育,让孩子在健康的家庭氛围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