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心:肯定自己的进步:学习后能更稳接住孩子的礼包,多观察,看见孩子的情绪,不评价,不批评,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自发思考;
我的行动:昨天下午孩子出门骑车,孩子记得出门带上电话手表,但他就是不戴手表,就把手表拿在手里或者放在他裤包里。就这一点,家里几乎所有人都告诫他戴着出门,防止表丢,孩子怎么都不听;他的反馈是:我放在裤包里,安全!2个月以前,孩子因为换了一件外套,他把手表放在外套包里,恰巧碰到外套包开线漏了一个洞,手表无意间掉了出去,被别人捡到悄悄拿走了。幸好我们发现及时,及时把手表追了回来(在我们告知对方要报警的情况下,对方才决定把表送回来)。那一次孩子伤心大哭他的表丢了,后来表追回来了,他也有所改变。虽然他依旧不戴手表出门,但明显能感觉到,他走哪里都会关注手表是否还在。警惕感在线,既然如此,我们接纳孩子的做法。
昨晚,孩子准备出门,突然发现电话手表不在了,一家人也帮着找。查了定位,就在家附近,但表确认不在家里,外面瓢泼大雨,儿子着急起来,我们帮着一起找,但谁都没有说批评和抱怨的话。儿子冷静的思考,最后一次拿手表在哪里,后来做了什么?他说从超市买了水,然后在楼栋里锁了自行车,接着就回家了。初步判定手表应该就在自行车附近,我们赶紧下楼。此时距离他停车回家已经过去5个小时了。。。儿子赶紧下楼去找,我和他一起。快到楼栋的时候,儿子自言自语:“成败就在于此。”
。。。走进,果然发现手表就躺在自行车轮子下面,好在自行车停的靠近墙,没有被人发现。儿子松了口气。然后他对我说,自己是怎么把东西忘在这里的,我就听着。他说完,我问他:“手表找回来了,那下一次该怎么做呢?”
儿子说:“就把手表放好呗。” 我再问放在哪里呢?儿子不说话,先跑了。
我的复盘总结:相信两次手表事件本身,对于孩子来说就起到了教育意义,父母就不要再啰嗦一遍了,说多了孩子也不愿意听。父母放手让孩子尝试和试错,允许孩子犯错,就是对孩子成长最好的教育。回想这次出去旅行,儿子时常提醒我们,下车前看看手上的东西拿齐没有,这就是孩子的成长。我就及时表扬他,他是家里的安全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