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0点过,我和孩子语文辅导班上的老师语音交流,孩子连续2次没有去上辅导班了,一来是在老师这了解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二来和老师沟通交流一下为什么孩子没有来上课。
静静老师的温柔和好听的声音让我印象深刻,聊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我的心情好了很多。聊到的核心信息:
1.
孩子的语文水平属于正常值,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语言表达
2.
孩子是教室里是个特别阳光外向的孩子,像个小太阳
3.
完全不需要因为有兴趣,才去学习。只要坚持去做就足够了。很多孩子至今都把写作当成负担;不爱阅读课外书籍没关系,你来上课,这些推荐的书籍你能读多少就读多少。没有读书也可以来上课,完全不用因为这个有压力就不来上课。
4.
静静老师说:”你们是我见过第一个,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太将就孩子的选择。其实孩子并不是不喜欢来上课,从他上课状态你能感觉到他的热情。可能就是出门前他畏难了,这个时候就是需要人推他一把,他就好了。这样当他迈过了这个坎,他会有成就感。相反,孩子没来上课,孩子内心是会自责的。“
如果你们长期这么”将就“他, 会引发孩子的低自信和低自尊。【这点恰恰和学校心理学老师说的话完全一致。】
我白天生的气,晚上在静静老师这里半个小时不到的通话中,我豁然开朗。晚上儿子睡前,我和他交流了静静老师的反馈,他完全认可。他说:”确实今天没有去上课,内心有自责。“
他还说,今天没去上课,80%没去是因为不愿意去,20%还是愿意去的。而80%没去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学校的作业安排。
小家伙,未来我们一起加油。我们要努力做一个成长性父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