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村被安8个喇叭,装了不是听的,是用来给人看的

(2018-10-16 16:57:31)

西部山区的一个村委会,2016年起陆续被上级部门安装了8个喇叭。这8个大喇叭,分属广电、气象、防汛、水文等4个部门,每个部门装一组2个,刚好8个。村支书说,这些喇叭平时用处并不大,也不知道为啥安这么多。为了省电,村委会平时只能把喇叭关了,上面来检查时再打开。

 

乡村振兴,喇叭开道。1个村委会,一两个喇叭可以解决的事,几个部门一安就是8个,令人怀疑这些大喇叭,究竟是用来听的,还是用来看的。8个大喇叭,不是农村有了科技感、获得感,而是上级部门在刷存在感。

 

为什么这8个喇叭,相对应的4个部门,都齐刷刷地想到了给村里安装喇叭?一个是,钱好花、有钱花;另一个是,体现我来过最基层。既然来过,就要留有痕迹。痕迹就是政迹。更上层的领导来检查,看到喇叭就会想到我来过。万一出了问题,我的工作“到位”过。

 

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资源配置浪费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花架子问题,而是千针万线都从最基层过,混充走的是群-众-路线。走过路过,不是真正为了基层,而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

 

乡村振兴,离不开各级各部门工作的具体人到位、物到位、钱到位,但最离不开的还是真心到位、责任心到位。装一组喇叭花费2000元,一个部门进村一装就是2组。8个喇叭就是1.6万元左右。这些钱,分分来自国-家的扶-贫款,来自-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由此可见,财政怎么预算,也是需要综合协调的。不能是,各个部门排排坐,政府统一分果果,然后以经费花没花完、有没有在基层体现出来,作为工作是否到位的考核指标,否则容易导致政府分预算、部门大的上下应付。

 

1个村委,8个喇叭。贫困农村不仅没有获得感,反而为之多付出很多的电费。一头是花大钱时的眼睛不眨,一头是花小钱都心痛肉痛。由此可见,上级部门通过这刷这笔款项刷到的存在感,跟贫困乡村的需求感、获得感,并没有靠在同一个谱上。

 

8个喇叭,其实就是这些部门用来给基层交差、应付检查的一本本“台账”。在这些“台账”中,留下了一些部门在落实振-兴-乡-村工作走基层时的印记,同时留下的也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痕迹。“合并同类项”好做,这是技术题。难的是政府部门上上下下的作风题,是对农民负责、对纳税人负责的“心算”题。作风到位了,真心到位了,钱就不会这么分,谁也不敢这么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