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1.2亿的教育基地不如筑好制度的笼子
(2014-12-23 22:04:41)
耗资近1.2亿的广州市党员干部法纪教育基地就要开工了,官方很刻意地将这个“市重点工程项目”,选址在花都区监狱旁,可谓煞费心思。
但买单的纳税人似乎并不想买这个账,放着现成的、生动的监狱“课堂”不好好利用,非得花巨资专门为党员干部法纪教育建场所,这究竟是慷的哪门子慨、廉的哪门子政?
原一把手万庆良落马,广州官场腐败已成万众关注的“重灾区”之一,如何痛定思痛,确实是广州反腐倡廉无法回避的课题。但似乎,广州的心思恐怕用在了花百姓更大的“血本”上了,已进入招标程序的法纪教育基地,征地约30亩,门房、大楼、广场、停车场、道路、绿化及相关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工程建设期长达3年,所有资金来源于“市统筹”。这种因为腐败而坑害了民众腰包、再用纳税人下一个腰包来止损的作派,实在是法纪教育本身的一记败笔,是对民众承受能力的一次雪上加霜,是对社会反腐信心的再打折扣。
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绝大多数缘于腐败。官场腐败不止,教育是问题,但也不尽是教育的问题。教育不灵,是因为法治不彰,因为权力没能有效地关进制度的笼子。
提高党员干部法纪教育的效果,确实是个难题。但解决难题的关键不在斥资成本的大小,而在教育方法的有效。零成本太理想,少花钱总是能够做到的事情。涉及党员干部的法纪,条条纲纲写得很清楚,“八项规定”更是明确到了吃喝住行,具体得不能再具体了。既然受党教育这么多年,既然能够被选拔到领导干部队伍中来,多多少少总与普通群众有所区别,有所“先进性”,如果认认真真学一遍不够,那么,学十遍八遍总领会了吧?学一年不够,每年学几次总可以了吧?倘若还要知法犯法,依法查处就行,该送监狱的送监狱就行,为什么党和国家培养了这么多年,还要再建个会所似的专门场所,给他们预防犯罪开小灶?
广州斥巨资兴建党员干部法纪教育基地,虽然展示了对党员干部法纪教育的决心,但客观上带社会的另一种观感却是,教育的效果与投入的金钱有关,廉政与花纳税人钱的多少有关。这种简单思维管理出来的队伍、这种气派环境教育出来的干部,民众的期望值恐怕要打折扣。
中央反腐倡廉,归根结底是要通过树正气、讲清廉,赢得民众的信任和信心,而党员干部的法纪教育,其占用公费的成本多少,本身就是一个向民众展示两袖清风姿态的机会,展示体恤民情诚意的机会。党员干部的法纪教育,党校可以讲,党课也可以讲;组织生活可以讲,监狱现场也可以讲。总之不花钱、少花钱的教育途径到处都是。
斥资建教育基地,不如用心打造制度的笼子。在形式上搞个固定的场所进行法纪教育,很容易走向形式主义的边缘。这种花巨资搞法纪教育的形式,本身就是迫切需要接受教育的行为。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