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构建“三导三学”模式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学校特色

(2015-07-04 14:04:54)
标签:

教育

构建“三导三学”模式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学校特色)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8周

主持人:杨志斌

主讲人:陈旭东

 

    一、对有效课堂的理解和思考

   (一)高效课堂或有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或有效课堂应包含三个核心含义:

    第一、有效教学的评价对象主要是指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第二、有效教学的即时评价内容主要是“三维目标”的达成。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是注重全面教学目标的进步和发展。如果背离或片面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学就只能是无效或低效的。

    第三、有效教学的跟踪评价内容主要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发展(包括思考、创新等),是我们教学的最高目标。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魅力的教学获得的。教学是否有效,既要考察教学目标的合理有效性及其实现程度,也要看这种目标的实现是怎样取得的。

   (二)高效课堂或有效课堂的基本特征

    高效课堂或有效课堂的基本特征我们概括为“两个中心、两个合作”:

    1、“两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

    ⑴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诱发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充分自主、高效合作、精当探究。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让学生要做到“三敢”、“三动”:即敢问、敢说、敢做;“三动”,即“手动、心动、神动”。

    ⑵以问题为中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不断的在提出问题、生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两个合作”: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

    ⑴师生合作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合作的一种学习形式。在师生合作学习中,教师是主导者、参与者、协调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

    ⑵生生合作就是小组合作的一种学习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淡化教师“领导者”的“主导”地位,使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小组内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从而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互动奠定基础。合作学习可以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的效果。

    在“两个合作”的教学环节中老师要做到①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②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③提供时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

    二、“三导三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和流程

   (一)“三导三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三导三学”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主导、师生探究学习——老师引导、学生延伸学习”三个有机联系的环节组成。

    1.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该环节的主要流程是:教师课前发给学生优质导学案,并指导学生通过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需要自主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合作学习的问题。

    在该环节中,学案导学是前提,需要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精心编制适合“三导三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质导学案;明确目标是导向,需要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进度和学情合理确定学习目标;问题预设是关键,需要教师围绕三维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巧妙地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相关问题。

    各学习小组(一般由6—8人组成,在组合上确保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由一人担任组长,其余的组员分别担任学科组长)针对导学案上的有关问题,先独立进行学习和思考,然后再通过组内的合作交流和相互答疑主动解决问题,并积极做好小组展示的准备工作。

    在该环节中,自主学习是前提,需要调动每个学生都要对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思考;合作探究是方法,需要调动每个学生都要学会质疑、善于探究;相互答疑是目的,需要调动每个学生都要乐于助人、学会讲解。

    2.老师主导——师生探究学习

    该环节的主要流程是:各学习小组在分组自学的基础上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问题,分别由个小组代表进行展示、讲解、交流、答疑,随后由学生和教师跟上点评和修改。

    在该环节中,自主学习是关键,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学习小组展示、讲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点评是促进,需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点评的主动性和准确性;修改完善是效果,需要科学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效率。

    老师在各学习小组组内合作交流的基础上针对导学案上需要总结的规律和方法进行点评、补充,并组织各学习小组对拓展应用题进行操练。

    3.老师引导——学生拓展学习

    在该环节中,总结规律是前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科学、准确地发现学习学科知识的规律;生成方法是关键,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规律生成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巩固、拓展是升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成的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二)“三导三学”教学模式的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指导预习 指导预习:“五定” ——定内容、定提纲、定时间、定目标、定训练;据探究学习卡再次备课。完成预习:阅读文本、查阅资料、实验体验、独立练习、相互检测、疑难反馈。

主导探究 主导探究:过程与方法交流、疑难讲解、检测练习、情感互动。 合作探究:展示性学习、疑难探究、情感互动。

引导延伸 引导延伸:巩固性习、拓展性学习。 温习提升:巩固性练习、拓展性训练。

    (三)强化措施,切实保障“三导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序运行

    1.创造条件,提供物质保障

    学校给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分组排列的桌凳,学校图书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等全方位开放,设计印制专用质疑卡、小组牌等等,为实施“三导三学”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条件。

    2.由点到面,抓好实验学科

    在备课组推荐和学校研究的基础上,学校确定历史学科为实验学科,申报了省级课题,请省市教研室专家到校指导,“走出去、请进来”交流学习,提供专用经费,给他们提供实验条件和展示的机会,放手让他们大胆探索,为扎实、稳妥推进“三导三学”课堂教学探索积累实践经验,营造良好氛围。

    3.加强研究,变革备课模式

    学校实施“三轮备课,两案定教”的备课模式,要求各备课组严格按照“分工初备,拟定初案”—— “集体研讨,形成通案”——“个人精备,确定个案”的步骤进行备课,为科学编制适合“三导三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导学案提供保障。

    4.有效管理,督导课堂教学

 

    一方面继续开展四课展示活动,努力通过每周举行的学科教研课、适时进行的个人反思课、年级组开展的学科比武课和学校组织的魅力课堂展示课,积极推广“三导三学”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实施“干部集体督导评估”活动,学校的教务干部组成三个评估组,按照随机听课、集体评估、指导提高的原则,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并及时组织议课活动,以督促、指导教师真正领会“三导三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精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