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
(2018-09-20 16:35:38)| 分类: 工作计划 |
2018----2019学年度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实施新课程的本领,让教研工作有特色、有实效。
二、总体思路
1、开展读书活动。通过与名师对话,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观。
2、举行同课异构活动。让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
3、开展小课题研究。通过推动校本教研的深入发展,让教师在不断学习研究反思总结的过程中,使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得以提高。
4、本学期数学学科推广《研究性学习》理念,使课堂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5、立项课题的研究、结题和新课题的申报。让课题研究丰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体系,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和谐发展。
三、主要任务及措施
1、开展“师生共读书”活动。本学期工作室教师,认真阅读《种下一间教室》和《新课程标准》。《种下一间教室》利用常规例会进行展示交流,每次交流抽签定3名教师,交流内容通知具体哪些页数。展示交流以演讲形式进行,时间控制在6分钟左右。每月28日,全体一线教师提交读书心得。《新课程标准》结合常规课进行深化理解,要求每位执教常规公开课的教师,评课议课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时,先说清楚《新课程标准》对执教的这节课是怎样要求的。
2、举行同课异构活动。本学期结合常规课举行数学学科同课异构活动,二、四、六年级执教公开课的数学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确定好授课内容,本级老师进行2个人、2个人地同课异构,如果本级是3个数学教师,就3人同课异构。
3、在数学学科推广(研究性学习)课堂。由于研究性学习,学生之间要进行合作交流,数学老师在班内组建4人学习小组,以1个特优生、2个优秀生、1个学困生为标准,合理分配学生。所有数学教师按流程上课,按流程编写教案。执教公开课的教师,授课过程中要标明使用的该流程中的哪个环节,要规范编写教学课例反思,本年级公开课结束一周内,由教研组长提交到卢娟名师工作室。
4、开展小课题研究。本学期工作室成员,按照《研究性学习理念》的6个流程,每人负责一个主题,结合自己的教学课例,找出解决本主题的方法和策略,并完成研究报告书。
5.立项课题的研究。本学期立项的课题,按照上级要求定期召开开题会议、中期报告会、结题会议,每两周召开一次研讨会。做好研讨记录,整理完善资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