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保定大旗杆与列瓜石——民谣与尴尬

(2019-01-18 17:34:36)
标签:

河北旅游

保定旅游

保定民谣

河北古城保定有两个很有名的东西——大旗杆和列瓜石,有一句歌谣,“高不过大旗杆深不过列瓜石”,说的就是这两个东西。这是两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这么有名?

“大旗杆”说的是直隶总督署门前的两根大旗杆。这两根大旗杆分别高33.6米,曾是古代中国最高的旗杆,也是古城保定的标志。史料记载,明初(1368年)朝廷改保定路为保定府,在现直隶总督署的地方建造了保定府衙。明永乐年间大宁都指挥使司由北平迁保定,原保定府衙改驻大宁都司衙署,按规制建起了对旗杆,也有人说明初兴建保定府衙时就建了这对大旗杆。旗杆是木质18米多高。后来清初此处改为参将署雍正八年(1730年)经改扩建后又改为直隶总督署,直至清朝灭亡后的1920年,都沿用了这对旗杆,只是在木质腐朽后进行过更换

河北保定大旗杆与列瓜石——民谣与尴尬
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不仅占领了北京,也占领了保定,这是联军士兵在直隶总督署门前的大旗杆下站岗的照片,那时的旗杆还是木质的


清代,大旗杆悬挂的是署衙彩旗。在旗杆三分之二高处有一上宽下窄的方形旗斗,顶端有一横木,悬挂一面红边白底的长条形彩旗,上书“直隶总督部院”6个大字。1920年直系军阀曹锟任直鲁豫巡阅使时,进驻直隶总督署旧址。他实力雄厚,野心勃勃,一心觊觎大总统宝座。他下令将总督署门前的木制旗杆拆毁,从国外进口了钢筋、水泥,在原来的位置重建钢筋混凝土旗杆,并将旗杆加高到十丈五尺,合33.6米(当时1丈合3.2米),一举成为全国最高的旗杆。“高不过大旗杆”由此而出。因为当时水泥非常罕见,用进口水泥制作的旗杆非常稀罕,因其高耸、雄伟,名冠全国,从而成了古城保定的一大景观。你还别说,建造大旗杆的曹锟1923年还真的当了北洋军阀政府的大总统,使得保定大旗杆更加名扬天下。

河北保定大旗杆与列瓜石——民谣与尴尬
上世纪40年代初原直隶总督署门前的大旗杆,这时的旗杆已经是曹锟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了,高度也增加了

以前传说保定大旗杆比北京的前门楼子还高,现在还有一些人这么说。但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种说法的根据是“前门楼子九丈九”的歌谣。北京的前门楼子(正阳门)明清时期曾被焚毁、重修5次,最后一次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那年6月16日义和团“扶清灭洋,抵制洋货”,火烧大栅栏的老德记洋药房,火势迅速蔓延,最终殃及整条前门大街正阳门箭楼被大火焚毁。两个月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驻扎在正阳门瓮城的英军雇佣军印度兵不慎失火,焚毁了整个正阳门。两年后开始重修正阳门,由于经费困难,直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才完成。重建后的正阳门高度有所增加1916年,瑞典学者奥斯伍尔德·喜仁龙测量了北京的所有城门,测得正阳门城楼通高42米,按当时一丈合3.2米计算,约为十三丈一。2005年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对正阳门进行修缮。修缮前施工单位用最先进的仪器对正阳门城楼高度进行测量,测得高度43.65米。无论是42米还是43.65米,高度都远高于保定大旗杆。所以传说的保定大旗杆比北京的前门楼子还高是不对的。民间歌谣说的“前门楼子九丈九”,是前门楼子很高的意思,不是真的九丈九

大旗杆是保定的历史性和标志性建筑。上世纪60年代,有人以“破四旧”为名要拉倒已树立了600年的大旗杆,遭到市民包括一些青年学生的强烈发对双方论辩激烈,大字报铺天盖地,辩论会日夜不停。在众多保护者的努力下,大旗杆得以暂时保存。但好景不长,到1971年,市革委最后还是“扫四旧”和阻碍交通为由决定拆毁大旗杆。当时有市民以身阻挡“誓死捍卫大旗杆”,结果被送进班房。大旗杆没有免于被拆毁的命运。拆毁后的水泥残骸拖拉机运据说用了五、六天时间才运完,填了当时人民公园(今动物园)北门西侧的一个大坑保定人对大旗杆十分怀念,没有了大旗杆,许多保定人耿耿于怀、愤愤不平。1986年12月,保定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1月,直隶总督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定人萌生了重树大旗杆的念头,呼声日益高涨。民意不可违,虽几经波折,最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于1994年在修直隶总督署后在原址按原高度重建了这对大旗杆。重建时为不影响车辆、行人通行,挖地基没有挖到底,就在原来地基上行了水泥浇铸。因为大旗杆原址已经扩建为道路,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大旗杆位于道路中央。

河北保定大旗杆与列瓜石——民谣与尴尬
现在的大旗杆位于道路中间,是1994年在原址重建的

说完了大旗杆,再说说列瓜石。列瓜石又是怎么回事呢?保定除了上面的民谣原来还有一句民谣:“沧州的狮子定州的塔,保定府的大列瓜”,这里说的大列瓜就是列瓜石。这列瓜石竟然与沧州30吨重的铁狮子和定州84.2米高的开元塔齐名,有什么来头?

    烈瓜石说的是旧南关大街西侧道边露出地面的一块大青石。这块大石头高不盈尺,上尖下粗呈香瓜状,因表面光滑,再加上人们常年抚摸,表面油亮,泛着青这么一块不起眼的石头,怎么这么有名呢?原来,围绕着这块石头一些古老的传说。相传,这块石头原是战国时燕赵两国的界石,名“列国石”,因其状若香瓜,并有裂痕,叫着叫着成了“裂瓜石”,再后来成了“列瓜石”。传说民国年间,街边有一家卖蜡的商铺,店老板曾试图把石头挖出来不曾想越往下挖越大,怎么也挖不到底。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去看石头,老板的生意因此好了起来并从此有了“深不过列瓜石”的民谣。后来,还有人给出了理论依据,“考证”说这块石头是一座山的山,当然挖不到底。还有一种神话传说。说当初二郎神担山赶太阳,在满城歇脚,没留神两山落地崩开扁担,一个扁担契(扁担头防绳索滑落的小木橛)落到保定,成了列瓜石,而两座山就是今满城区的南北眺山,据说两座山的山顶还留当年拴绳子的孔洞
    上世纪80年代,南大街拓宽,清除“大列瓜”施工者下定愚公移山决心,开来了大型挖掘机,没想到一铲下去就把“大列瓜”挖了个底儿掉——原来所谓深不见底的“大列瓜”就块不足半米高的青石,看来以讹传讹实不可信,也让保定人尴尬了一回不过围绕列瓜石有那么多故事,不能就这么扔了,“大列瓜”被挖出来后被放到古莲花池公园里,后来因为其承载的历史传说而被评为市级文物,又移保定钟楼供人观看。“大列瓜”实在是保定人的尴尬,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它挖出来。假如当年不把它挖出来,而是用围栏保护起来供人们参观说不定还能吸引许多游人成为一个不错的景点。


河北保定大旗杆与列瓜石——民谣与尴尬
存放于保定钟楼里的列瓜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