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游北京北海公园

(2018-03-04 19:56:52)
标签:

北京旅游

皇家园林

北海公园

冬游北海

名胜古迹

作为原辽、金、元皇家离宫,、清帝王御苑,海公园是中国保留下来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也中国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北海公园湖、山、寺、塔融于一体,景色瑰丽,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湖光白塔交相辉映,极具观赏性,即便是冬季,也使人流连忘返。


http://s7/mw690/005O8tC8zy7iDpi78p0b6&690
北海公园南门入园,来到建于元初的永安桥白塔在蓝天衬托下格外醒目。


http://s1/mw690/005O8tC8zy7iDpl0eo800&690

堆云牌楼:永安桥南北的积翠和堆云牌楼十分华丽、精美

  

http://s2/mw690/005O8tC8zy7iDpoHwOt81&690

永安桥南的积翠牌楼


http://s1/mw690/005O8tC8zy7iDpsKctG50&690

积翠牌楼与白塔

 

http://s4/mw690/005O8tC8zy7iDpHU0H903&690

 冬日依然透着墨绿的翠柏拱卫着白塔

 

http://s4/mw690/005O8tC8zy7iDpLI9mHd3&690  白塔在枯枝衬托下更显沧桑

  

http://s12/mw690/005O8tC8zy7iDpNEAv98b&690

白塔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是一座藏式喇嘛塔

  

http://s8/mw690/005O8tC8zy7iDpRVeQf07&690

白塔和琼岛东麓的智珠殿


http://s1/mw690/005O8tC8zy7iDpZF5Sg60&690

北海(太液池)鸟瞰

 

http://s2/mw690/005O8tC8zy7iDq6Wwi5f1&690

琼岛东麓的倚晴楼

 

http://s3/mw690/005O8tC8zy7iDqaaepY52&690

琼岛春阴”碑与“倚晴楼

 

http://s13/mw690/005O8tC8zy7iDqccf4U4c&690

“琼岛春阴”碑

琼岛春阴碑阳刻乾隆御笔琼岛春阴四字,碑阴为乾隆帝御制诗:

艮岳移来石发峨,千秋遗迹感怀多

倚岩松翠龙鳞蔚,入牖篁新凤尾娑;

乐志记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

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暗发浩歌。

元代,以北海为中心,建起大都城,将琼华岛改名万寿山(亦称万岁山)。明代改琼岛春阴琼岛春云,邹缉在《北京八景图》中说:大山子顶有广寒殿,殿之四隅皆有亭,左二亭,曰玉虹、方壶右二亭,曰金露、瀛州,半山有三殿,中曰仁智、东曰介福、西曰延和。其下太液池,前有飞桥,以通仪天殿,东有玉桥,以通琼林苑,山之上常有云气浮空,氤氲五彩,郁郁纷纷,变化翕急,莫测其妙,故曰琼岛春云。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广寒殿旧址上建白塔,寿改名白塔山。乾隆初年写的燕山八景诗中又把琼岛春云改为琼岛春阴,诗中写道:

琼华瑶岛嵯峨,春日轻阴景色多

云护凤楼松掩映,瑞凝仙掌竹婆娑

低临禁苑滋苔藓,远带郊畿荫麦禾

更向五云最深处,好风时送九韶歌。

乾隆帝于十六年(1751年)手书琼岛春阴碑,原立于琼岛西侧的悦心殿前,根据《周易》三百四十八爻东方为春,稼禾聁雨,雨降于阴的说法,改立在岛东侧山麓。

 

http://s6/mw690/005O8tC8zy7iDqfH8lD75&690

位于琼岛东麓半月城上的智珠殿——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供奉般若智慧文殊菩萨

   

http://s14/mw690/005O8tC8zy7iDqiwJ6ldd&690

精美的半月城牌楼


http://s1/mw690/005O8tC8zy7iDqkiSA0c0&690

半月城牌楼

    

http://s10/mw690/005O8tC8zy7iDqmthX389&690

琼岛北侧半山腰的写妙石室,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372年)。楹联为“石缝若无路;松巢别有天”


http://s6/mw690/005O8tC8zy7iDqpfruZ85&690

琼岛北麓的漪澜堂

漪澜堂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仿照镇江金山寺所造。原为清代帝后休闲场所,乾隆帝也曾在此读书,也常在此赐宴。匾额和楹联为乾隆帝手书,楹联为“四面波光动襟袖;三山烟霭护壶洲”

 

http://s4/mw690/005O8tC8zy7iDqrHPfZ83&690

漪澜堂东边的月亮门——“泓水开怀”匾额落款絜青,据说是老舍夫人、著名书画家胡絜青手书

    

http://s14/mw690/005O8tC8zy7iDqthsBL5d&690

漪澜堂西院道宁斋——乾隆题,楹联为“风自凉经松越峭;月原明映水逾清”

 

http://s1/mw690/005O8tC8zy7iDqvZOlq80&690

琼岛西北麓的阅古楼

    阅古楼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手书牌匾。阅古楼现为“三希堂法帖石刻展览室”,收藏着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书法集成石刻,全名为《三希堂石渠宝笈法贴》,共收集了我国从魏晋至明末135位著名书法家的340件作品,总计约十万字左右。由于石刻外玻璃罩反光,很难拍摄,凑合拍了几张。

http://s11/mw690/005O8tC8zy7iDqyhYYqaa&690

著名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石刻

    

http://s11/mw690/005O8tC8zy7iDqB5d0eea&690

乾隆手书“烟云尽态”


http://s16/mw690/005O8tC8zy7iDqCMHpB3f&690

明沈藻书橘颂


http://s14/mw690/005O8tC8zy7iDqExmkR5d&690

琼岛西北麓的分凉阁

 

http://s14/mw690/005O8tC8zy7iDqH3D2t4d&690琼岛西麓漂亮的汉白玉石桥
 

http://s15/mw690/005O8tC8zy7iDqNgDoOae&690

太液池北岸的华藏界牌楼

华藏界牌楼位于太液池北岸的西天梵境南面。南向额为华藏界,北向额为须弥春。从华藏界牌楼穿过,意即进入佛门反面须弥春的言外之意即到了须弥山这个佛家最神圣的境界。

 

http://s2/mw690/005O8tC8zy7iDr42Na1c1&690

华藏界牌楼为四柱七楼琉璃牌楼,华丽而端庄

 

http://s11/mw690/005O8tC8zy7iDr6RJRoba&690

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的九龙壁

九龙壁原是一座庙宇的大园镜智宝殿山门——真谛门前的影壁,该庙1900年被烧毁,虽又重修,但1919年又失火,仅剩九龙壁。北京有多座九龙壁,北海的九龙壁是最有特色的,两面有由琉璃砖烧制的红黄蓝白青绿紫七色蟠龙18条。实际上,九龙壁不止18条龙,壁脊、壁面还装饰有大小不一,颜色形态各异的617

http://s16/mw690/005O8tC8zy7iDrvouS31f&690

太液池北岸西部五龙亭,此处原是明代泰素殿,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拆除泰素殿,改建为五座亭子

   

http://s8/mw690/005O8tC8zy7iDrxBKCj47&690

中间最大的龙泽亭,是专供帝后们钓鱼、喝茶、赏月、观焰火的地方,其余四亭是文武官员陪同的地方。清人诗曰:液池西北五龙亭,小艇穿花月满汀,酒渴正思吞碧海,闲寻陆羽茶经

 

http://s7/mw690/005O8tC8zy7iDrCKw8md6&690

汉白玉石桥和护栏将五龙亭连为一体

 

http://s7/mw690/005O8tC8zy7iDrFN5UW46&690

即便是冬日,五龙亭也是人流如织


http://s4/mw690/005O8tC8zy7iDrKaNgfa3&690

五龙亭由汉白玉石桥与岸连接

 

http://s9/mw690/005O8tC8zy7iDrQrpgY48&690

垂柳掩映五龙亭

 

http://s11/mw690/005O8tC8zy7iDrW2OHU5a&690

小西天景区全国最大的方亭式宫殿建筑——观音殿

观音殿俗称极乐世界殿、小西天,也是世界最大的木结构亭式建筑。小西天建于乾隆三十1770年,是清乾隆帝为母亲孝圣皇太后80岁诞辰祝寿祈福而建的。

http://s3/mw690/005O8tC8zy7iDrYpjz422&690

小西天景区——东侧“震旦香林”牌楼


http://s16/mw690/005O8tC8zy7iDs1Boybcf&690震旦香林牌楼西面匾额题字为“神州宝地”


http://s15/mw690/005O8tC8zy7iDs4j7r08e&690

小西天景区——东侧震旦香林牌楼与东北角楼

小西天景区观音殿四面环水,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共有四座小桥、四座牌楼、四座角楼

http://s15/mw690/005O8tC8zy7iDs9tePA9e&690

小西天景区——东北角楼

 

http://s10/mw690/005O8tC8zy7iDscoM3fc9&690

小西天景区——观音殿与南侧“证功德水”牌楼

  

http://s10/mw690/005O8tC8zy7iDsmyh85c9&690
小西天南面证功德水牌楼

http://s1/mw690/005O8tC8zy7iDsiLmp250&690

小西天景区——南面证功德水牌楼与西南角楼

   

http://s5/mw690/005O8tC8zy7iDsxgbOc24&690
小西天南面证功德水牌楼北面匾额为“现欢喜园”


http://s15/mw690/005O8tC8zy7iDsNxDXM5e&690小西天景区——小西天南面月牙河上的汉白玉小桥

http://s11/mw690/005O8tC8zy7iDsPw5GWea&690

小西天南面的万佛楼石碑

清乾隆帝为其母孝圣皇太后80寿辰建设小西天的同时,在北面建设有万佛楼,并于楼前右侧立《万佛楼瞻礼诗碑》,时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1900年万佛楼万尊金佛被八国联军抢劫一空,民国期间万佛楼濒临坍塌,解放后拆毁。1987年石碑移至小西天南面

 

http://s2/mw690/005O8tC8zy7iDsT9m81b1&690

著名的北京九坛之一——先蚕坛大门

 

http://s16/mw690/005O8tC8zy7iDsVqCGHef&690

先蚕坛大门匾额

著名的北京九坛之一——先蚕坛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是清历代皇后祭奠蚕神的地方。此处原为明代雷霆洪应殿旧址。坛东有一条小河——“浴蚕河”,原是元代由金水河连通北海的一支水系。先蚕坛院内广植桑树,原有先蚕坛、亲蚕殿等建筑,今多已不存。京先蚕坛曾有多处。明嘉靖九年(1530)正月,在安定门外建坛,后“礼部上言,皇后出郊亲蚕不便”,嘉靖皇帝乃召见大学士张孚敬、尚书李时,议迁前先蚕坛于西苑,“曰:‘朕惟农桑重务,欲于宫前建土谷坛,宫后为蚕坛,以时省观,卿等视其可否?’”于是次年十月,筑先蚕坛于西苑西苑北海、中海、南海)1949年后,先蚕坛由北海实验托儿所(北海幼儿园)使用。托儿所对全坛进行修葺和改造,拆除先蚕坛和观桑台,填平浴蚕池,将旧式门窗改成新式玻璃门窗。多年来,曾有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北海幼儿园迁出先蚕坛,不知是否如愿,只是先蚕坛还没有开放。

  

http://s16/mw690/005O8tC8zy7iDt1goUfaf&690

 太液池东岸的皇家邮驿


http://s16/mw690/005O8tC8zy7iDt355g31f&690

  上联是:“鸿雁翔空,通令传信传播四海”,下联是:“邮驿马啸,古道西风惠达万民。”

   

http://s13/mw690/005O8tC8zy7iDt4XypK4c&690

邮驿门前的邮筒和清代儿童雕塑

北海皇家邮驿位于太液池东岸碧海楼内是由北京市西城区邮政分公司与北海公园联合创办的主题邮局,也是北京首家开在皇家园林里的主题邮局,于2015年9月28日开门迎客

 

http://s5/mw690/005O8tC8zy7iDt8y2Wwc4&690

 太液池东岸的画舫斋大门

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画舫斋,根据欧阳修的《画舫斋记》而建,形似一条停泊的大船,是掩映在太液池东岸山林中的一处独立院落,当年乾隆帝常到此游玩,光绪帝曾在此居住,慈禧太后也常来此地游宴、听评书。

 

http://s5/mw690/005O8tC8zy7iDtbfyTO64&690

太液池东面的濠濮间

濠濮间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北海公园的园中园,掩映在假山与丛林之中,主体建筑为三水榭,还有池塘、曲桥、牌楼、假山、曲廊、崇椒室、云岫室等。


http://s13/mw690/005O8tC8zy7iDtbmOw4ac&690
濠濮间水榭

http://s15/mw690/005O8tC8zy7iDtbtl4W6e&690

濠濮间水榭乾隆书楹联:“半山晨气林烟冱(音互,意为冻结);一枕松声涧水鸣”。

水榭内楹联:“山参常静云参动,跃有潜鱼飞有鸢”,匾额“湖中云石”

 

http://s11/mw690/005O8tC8zy7iDtjOkSC4a&690

濠濮间石牌楼楹为乾隆所作,北侧为:蘅皋蔚雨生机满横云画意”。横额是“汀兰岸芷吐芳馨”


http://s12/mw690/005O8tC8zy7iDtjWGkb0b&690
濠濮间石牌楼侧楹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横额是“山色波光相罨画”

http://s2/mw690/005O8tC8zy7iDtk37Jn61&690
濠濮间石碑

http://s2/mw690/005O8tC8zy7iDtkdlol31&690

濠濮间石碑背面:眄林木清幽会心不远;对禽鱼翔泳乐意相关(眄音免,意为斜眼旁视)

 

http://s10/mw690/005O8tC8zy7iDtuQU0949&690濠濮间南面的崇椒室:匾额和楹联为慈禧手书,楹联为“山行之字曲通花;月写个文疏映竹”

http://s4/mw690/005O8tC8zy7iDtuQtcnd3&690

崇椒室南面的云岫室,楹联斑驳不清,查为“风月清华赢四季;水天朗彻绕三洲


http://s3/mw690/005O8tC8zy7iDtzREQif2&690
太液池北岸附近湖水没有全冻,许多野鸭在此过冬

http://s13/mw690/005O8tC8zy7iDtzZxRqdc&690
槐树与蓝天

http://s15/mw690/005O8tC8zy7iDtA5Vim8e&690
琼岛白塔远眺,冰面如镜

http://s13/mw690/005O8tC8zy7iDtTOO603c&690团城承光殿——初建于元代,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内供奉高1.5米的白玉释迦牟尼佛,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明宽和尚从缅甸募化而来献给慈禧太后的,玉佛左臂有一明显刀痕,为1900年八国联军砍伤。


http://s1/mw690/005O8tC8zy7iDtQkWjK70&690

团城玉瓮:隔着玻璃拍摄,有反光,上面是玉瓮,其下部深色格子是玻璃反射的护栏;下面是汉白玉基座

玉瓮又称“渎山大玉海”,高70公分,元至元二年(1265年)制。元世祖忽必烈曾将玉瓮置于琼岛广寒殿,传说曾用于盛酒大宴群臣。明代广寒殿倒塌,玉瓮流落民间,清乾隆十年(1745年)寻觅到后,乾隆帝“令以千金易之,置承光殿中”。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玉瓮亭,将玉瓮置于亭中,并配以汉白玉雕花石座。玉瓮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形体最大的玉器,是我国传统工艺中的稀世珍品


http://s16/mw690/005O8tC8zy7iDtQbUnl8f&690
团城玉瓮亭



http://s11/mw690/005O8tC8zy7iDtQyrQm6a&690

团城古籁堂:楹联为“苍官寿客结好友;岸芷汀兰入画图”,“苍官寿客”指松树和菊花


http://s4/mw690/005O8tC8zy7iDu919uz13&690

团城余清斋:楹联为“座挹山光兼水态;窗延秋月与春风


http://s12/mw690/005O8tC8zy7iDtQNEaD0b&690
团城“遮荫侯:二针一束油松,相传植于金代,至今已800多年,树干苍劲,枝叶茂盛。传一年夏天,清乾隆帝游团城,树下摆案小憩,清风徐徐,署汗全消,心中爽快,当即封此树“遮荫侯”

http://s16/mw690/005O8tC8zy7iDudNYSj5f&690团城“白袍将军”:为白皮松,相传植于金代,清乾隆帝封“白袍将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