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三农场—屈岭风貌

(2015-07-17 21:41:32)
标签:

农场

分类: 江汉平原
      屈岭地区位于总场场部东部丘陵地带,它和总场的关系,就像武汉市和湖北省政府的关系,它是屈岭园艺分场管辖区域,北临白龙太子山,东临大脊山,南有何家山、常家山,青木河与石龙干渠由西面流过,汉宜公路横穿全境,东西9公里长,南北3公里宽,土地总面积为4万畝,有2000畝林地,8000畝耕地,1000畝水面,分场部设在汉宜公路与青木河交会的屈岭街。
http://s10/mw690/005O5el5gy6TXG6pDXb89&690
                                                   屈岭地区卫星地图
       这一带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大肆烧杀荒芜下来的,当时日军在雁门口和屈岭街设立两个侵略据点,强迫汉宜公路沿线居民搬迁,不愿搬迁的放火烧掉,王家塝有一名道士不愿搬迁,日本侵略军在他的住房上浇上汽油,把他活烧死在住房里。1953年垦荒建场,在这里开辟果园,设立林艺队,1954年成立园艺分场,后来又几经分合,形成目前的管理区。屈岭地区总人口83年统计有4000人,来自全国14个省市,93个县市,其中原籍湖北省各县市的有2800人,占总人口的78%,原籍河南各县的650人,占18%,其它各省市的150人,占4%。

       屈岭、庙湾、青山坡、何湾四个队,是1959年由公社转到农场来的,祖居本地人口达1600人,占当年全分场湖北省总人口的44%,是五三农场祖居本地人 口比重比较大的一个地区。其他原籍人口较多的县有湖北孝感县500人,应城县350人,其他原籍100人以上的县还有黄陂、天门等。 http://s2/mw690/005O5el5gy6TUIpjgrLf1&690
                                                      屈家岭文化遗址    
       屈家岭遗址于1954年修建石龙水库干渠发现的,它位于屈岭园艺分场部东北面一公里处,由青木河环抱的一个台地上,请见上图。1955年及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文物工作队进行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石器和陶器。石器有斧、凿、铲、镞等,造型美观、磨制精细。陶器有杯、碗、鼎、锅、纺纶等。还有陶制环、球、鸡、狗等装饰器。大量的蛋壳陶器、彩绘陶器和彩绘纺纶,说明新石器时代江汉平原地区已具有较高水平的烧陶技术和纺织手工业。因其具有鲜明的江汉平原的特点,有别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因此将这种文化定名为“屈家岭文化”。中国科学院为此出了专著《京山屈家岭》。1988年,国务院将屈家岭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家岭遗址的发现,说明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遗址上竖立的高大的保护标志更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
     屈岭文化遗址的大量出土文物中,不仅有彩陶器,还有含有粳稻谷壳的红烧土块最有名。它充分证明五三农场所在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已被载入中国文明史册。已故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丁颖所著《中国水稻学》一书,大量引用了屈岭出土文物图片。屈岭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的发现,把五三农场地区的文明历史向前追溯了4600余年。屈岭是五三农场地区名声最高的一个地名。她给五三农场地区增添了绚丽的光彩。建场初期曾打算把总场附近的一个队命名为屈岭队,后来由于习惯势力影响,也就烟消了。1954年成立园艺分场,没有冠以地名,有时就把“园艺”二字当作地名使用。“园艺”二字是专业名称,不能作地名使用,园艺分场前面应该冠以地名。1983年原省农垦局要求各国营农场编写地名志,在园艺分场前面冠以屈岭这个举世闻名的地名,并在场党委会上通过,上报省农垦局。
       屈岭园艺分场是五三农场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实行果粮并举,工农结合。全分场辖7个果园队,2个林业队,3个产粮队,1个水产队,11个工副业单位。1984年总产值为534万元。从建场以来先后开辟果园4000畝,主产梨子,还有少量桃子、苹果、柑橘、酸梅,1982年产水果300来万斤,行销沙市、天门等地,全分场有良田7000畝,兴建了青山坡水库和10来座小水库,基本解决了灌溉用水问题,1984年产粮513万斤,上交100万斤。近几年先后办起了石灰厂、碎石厂、砖厂、皮蛋厂,1984年工业产值达36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8%,是五三农场工业总产值比重比较大的一个分场,所产皮蛋色、香、味三美,号称琥珀松花皮蛋,出口远销新加坡、日本、北美洲等地。全分场建有小学3所,初中1所,并设有卫生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