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乡村坎市镇浮山村名副其实

(2017-02-08 14:07:02)
标签:

美丽乡村

坎市镇浮山村

名副其实

分类: 人文、科学、电子计算
美丽乡村坎市镇浮山村名副其实
     随着福建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以及当地城镇的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投资近1000万元的浮山村河道改造工程,坎市镇浮山村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环境的大幅度改善,引来白鹭、夜鹭、八哥及大批鸟类的光临。
   “浮山村”之名是以开基祖正原公号浮山而来,又名 “大溪美” ,“大溪尾”。正原公是范阳永定卢氏一世祖县尹公的长子,曾任元朝山东巡检,曲阜县主薄,任满后回乡,携独子小峰公在大溪尾定基,是浮山村的开基祖。范阳卢氏来自中原,有普通话的基础,建于宋代的天官神炉的背面刻有“大溪美”三个大字,永定县志乾隆版有记载“大溪尾”,由于坎市的客家话“尾”与普通话的“美”是同一个读音,后来逐渐演变为“大溪尾”,所以“大溪尾”与“大溪美”应该同解。浮山村由上角、中角、下角及石令口等部分组成,全村卢姓。七百余年来,我祖辈在浮山村繁衍生息,至今已传至近二十七代,总人口近十万,大部分后裔迁徙外地发展,分布于福建各地,湖南、广东、广西等全国各省市,留村人口只有二千人左右。浮山村,四面环山,溪水中流,风光秀丽,文馆村来的小溪水到浮山就叫浮山溪,与坎市来的大溪水在村尾天灯坪交汇,流入永定河,汇入汀江,再汇入广东韩江。天灯坪从清朝到五十年代一直是船码头,而又是双溪汇合之处。浮山人勤劳智慧,刻苦奋进,敢于开拓进取,向外向上积极发展。我祖辈历来注重学习与教育,历代人材辈出,多有成就。据记载,元明清三代监生以上功名人士117人,为官者26人。据统计,民国至今,浮山村有中专以上学历人数近400人(包含近代外迁人员) ,大半有高级职称或行政科级以上职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浮山村涌现出多名国家级科学家,都获得过国家科技大奖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浮山村,地灵人杰,从事工商业者也多,其中不乏商贾巨子,企业强人,看村中土楼新屋林立,敦彝堂,乐耕堂是县上有名建筑,是为明证。这一大批聪明贤达知名人士,在仕途和各行业中业绩显著,为光宗耀祖作出了贡献,是启迪后人的楷模。卢姓是中华姓氏中的一个大姓,县尹公世系是中华卢姓中的一个旺族派系,正原公系则是县尹公世系中的书香世系。
     浮山村位于永定县坎市镇政府以南1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民风纯朴,重视教育,人才辈出。共有耕地面积297.6亩,林地面积1124.5亩,辖11个村民小组,430户人家。 1993年,浮山村作为全县新村建设的试点,在荒田尾开发建设新村。经过几年的努力,“浮山新村”终于建成,占地10亩,建2排计50多间店面式住房,中间为8米宽的水泥道路。2015年根据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对河道进行了改造,治理了环境,河道两边装上路灯,成为村民悠闲娱乐的场所,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下一步将在中角建设第二个“浮山新村”,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卢嘉锡院士于1992年9月1 8日给启尧亲笔回了一信,信中的第三段说:“我家这个分支,确是永定县坎市镇浮山村(即大溪尾)人,先父22世霞村公在世时曾谈及1 9世洁斋公‘由汀永去台’…”。
    卢嘉锡先生1993年2月2日在卢老福州办公室接待永定来客时亲口说,他父亲常常提到他们的祖籍地在永定的坎市。他说:“实际的情况也是这样的,我19世祖50岁前后就去世了,后来19世祖的考妣(就是夫人),活得时间长,活了80几岁,而我的父亲是22世(差三代人),还来得及看到19世祖的夫人,他还给她做了几次寿。所以原来他谈到“从汀永莅台”的情况,我印象很深。当时,我父亲也常常提到我们当时是住在永定的坎市,可是后来又有一个小的家谱也提到陈东乡,这个是不证明,不真实的。从我父亲介绍的,当时我们是从永定沿着汀江下来。”
    卢老于1994年重阳节率领农工民主党中央咨询考察团来闽西考察访问,顺道回祖籍地坎市浮山村寻根问祖,受到乡亲们热烈欢迎,迎送人群有二公里多。卢老特意驱车到天灯坪渡口码头,拄杖凝思,缅怀上祖在此乘船去台湾谋生,甲午战后举家移居厦门的情景。由于公务在身,随后匆匆离去。不久,他填写了一首词,刊登在《中华英才》第108期画册上,其词曰:“思悠悠,念悠悠,思念悠悠故乡游;来匆匆,去匆匆,来去匆匆到白头。”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卢老忘不了故乡,更忘不了故乡的父老乡亲。人们为了表示对他的崇高敬意,并激励后人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在退休干部卢民喜和卢保昌等人倡议和努力下,在风景秀丽的天灯坪渡口码头上,一九九六年建起了一座“思乡亭”,亭子六角形,大红屋顶。亭内有楹联三副,门口一副为“思梓时瞻千里月,乡民乐钓万安桥”。思乡亭旁边还立了卢嘉锡院士的“三省碑”。人们用这些以纪念卢嘉锡先生于1994年重阳节回乡之行。卢老亲自命名并题写了“思乡亭”匾额。
   据村谱记载,浮山村曾有“浮山十景”,即:
“平顶放牧”——平顶; “丹洋烟雨”——丹洋山;
“松山归农” ——松山下; “石子乘凉” ——石子岗头;
“百嘴朝天” ——百嘴石; “天灯映月” ——天灯坪;
“听涛书声” ——昕涛山房; “仓石泛舟” ——禾仓石潭;
“万安垂钓” ——万安桥; “凌云远眺” ——凌云塔。
    解放前后,因地貌变异或国家建设需要,有些景点己不复存在,而有些却变得更加美好。现今尚存的有“松山归农”、“天灯映月”、“仓石泛舟”、“万安垂钓”等。
    天灯坪上思乡亭旁边有一座宋代天灯神坛,几百年来默默地护佑着村民们,关注着浮山村的变化及村民们的喜怒哀乐,陪伴着卢氏后人们一路前行,祈祷着浮山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天灯神坛也以其神奇的魅力,照亮着外出闯荡的卢氏后人们回家的路,吸引着游子们回乡建设家乡,让美丽浮山名扬天下。 
 http://s16/mw690/005O0Zzszy78CBa5iz51f&690
坎市镇浮山村航拍图一(由张松文提供)

http://s2/mw690/005O0Zzszy78CBYecz7e1&690
 坎市镇浮山村航拍图二(由张松文提供)
http://s3/mw690/005O0Zzszy78CCwM1t852&690

天灯坪上有卢嘉锡思乡亭
 天灯坪上有卢嘉锡三省碑
http://s7/mw690/005O0Zzszy78CDbS6V086&690
天灯坪上有大溪美石雕
新修河道夜幕降临时
http://s12/mw690/005O0Zzszy78CDC2qWD8b&690
新修河道夜幕降临时
http://s10/mw690/005O0Zzszy78CDCXOl309&690
新修河道夜幕降临时
http://s11/mw690/005O0Zzszy78CDLc6fgfa&690
新修河道两岸夜景(四桥)
http://s7/mw690/005O0Zzszy78CDNazJQ06&690
坎市镇浮山村村口大门牌夜景
http://s9/mw690/005O0Zzszy78CE0Ifqwc8&690
  卢嘉锡思乡亭附近出现白鹭
http://s10/mw690/005O0Zzszy78CDZnzWV89&690
 卢嘉锡思乡亭附近出现夜鹭
http://s13/mw690/005O0Zzszy78CEJq4b23c&690
永定河与浮山溪交汇处出现很多八哥
http://s3/mw690/005O0Zzszy78CENoILgf2&690
思乡亭附近出现很多野水鸡,黑水鸡,客家话称米鸡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