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成龙怎么玩命拍戏的,Baby还有脸告给差评网友?

标签:
娱乐 |
《孤芳不自赏》的“抠图+替身演戏”技术相信大家都有所目睹了,除了剧组官方微博发了“严正声明”,Angelababy本人工作室微博也发个声明吓网友了,好怕怕▼
http://p2.pstatp.com/large/1531000370b973b2d6de
好一句“保留进一步采取法律手段的权利”,估计明星们都用烂了吧?
现在科技发达了,演员们拍戏省时省心省力了好多。而在long long ago,演员们怎么拍惊险画面的呢?
1、成龙
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曾经很好奇,问成龙:“你怎么从这栋楼跳到那栋楼的?”▼
http://p1.pstatp.com/large/149d00063de5237dc77f
成龙说:“”这其实更简单,开机、起跳、开拍、停机、送医院▼
http://p1.pstatp.com/large/149d00063de4dd4b2fd3
成龙这么说,把主持人逗笑了▼
http://p1.pstatp.com/large/14a3000639213adfaf06
但有谁知道背后的心酸呢?那一个个惊险镜头都是拿命换来的,全身伤痕累累▼
http://p3.pstatp.com/large/15350000bf7d2e8b71d8
2、错位
1923年默片《最后安全》当中有个很逼真的惊险镜头,一掉下去就没命了▼
http://p3.pstatp.com/large/153100031560f8ec88d7
这其实是用了错位拍摄的方法,主角在的位置其实很安全,下面还有床垫防护。掉下来也没什么事▼
http://p3.pstatp.com/large/14a30005debcca39da2a
3、画上去
1936年电影《摩登时代》,有个卓别林在一家百货商店玩轮滑镜头,若不能及时刹车恐怕就粉身碎骨了▼
http://p1.pstatp.com/large/15310003155ff5db2191
现在用特效就很简单了,当时是将部分背景画在了透明的玻璃上,然后用摄影机把这部分也拍下来融入景中,十分逼真▼
http://p3.pstatp.com/large/149d0005e3c34d00b3a0
4、分开拍
1926年电影《Ella Cinders》,主角的两个眼睛分别做出不同的动作▼
http://p3.pstatp.com/large/15310003156118d0f10d
常人肯定是做不到的。当时实际上是两边脸分开拍的:用黑色物体遮住半边脸,先拍一边,再拍另一边。这个过程中,要避免摄影机或者角色的面部有位移▼
http://p1.pstatp.com/large/153100031562794d0824
1924年电影《福尔摩斯二世》中,摩托车从断桥开过的惊险镜头也用了类似方法▼
http://p3.pstatp.com/large/153300006508afb057ac
骑摩托的画面是遮挡了下半部分,然后单独拍摄货车开过断桥的画面,再叠加到一起。
http://p1.pstatp.com/large/15310003155dbcf96bca
另外,这个片段最后桥坍塌部分也不是特技,而是真实拍摄。演员肯定受了重伤。
4、辅助工具
1926年电影《黑海盗》,主角用刀割裂船帆的画面十分帅气▼
http://p3.pstatp.com/large/14a10003baf2ab29a23f
主角真正掉落得多危险啊?为了保证演员安全,其实是把角色的刀连接到一个轮滑装置,船帆另一端还坠有重物。这样演员下坠就变慢了▼
http://p3.pstatp.com/large/15310003155e316eb277
5、制作模型
1968年电影《人猿星球》结尾,泰勒最后沿着海岸线走,看到了自由女神像▼
http://p2.pstatp.com/large/14a1000430ed485d4011
这个神像是制作全比例模型来拍摄的,堪称影史最震撼的结局之一。
1984年电影《终结者1》,拍的那个机器人是全比例可操控的真实机器人▼
http://p3.pstatp.com/large/14a100041f7cbce5daf9
制作不了那么真实的模型,可以制作微缩模型。比如《魔戒》里,那些恢弘的建筑,那些雄伟的雕像,其实都是泡沫模型而已▼
http://p3.pstatp.com/large/149d000648b5f0a14b43
6、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虽然用了不少特效,但很多震撼镜头是实拍的。比如开头深海沉船和影片中残骸特写镜头,那是真正潜水到海底拍真正泰坦尼克号的残骸。摄影组用了俄罗斯深海调查船对沉船进行了12次潜水才拍到的。
http://p1.pstatp.com/large/14a300064513a22f1713
普通摄影机在深海根本承受不了那么大的水压,最后只能重新定制摄影机。
那时候还没数码摄像机,还是用胶片。而水下是无法更换胶片的,为了提高拍摄效率,卡梅伦联合技术公司开发了一种摄影机,同样长度的胶片就可以多拍摄1倍的画面。
另外,泰坦尼克号的右舷和船尾都是1:1建造的模型,占地几个足球场那么大▼
http://p3.pstatp.com/large/153100037b8407e48fb1
船尾模型树立起来的时候,高达好几层楼。里面的护栏等一些结构改成橡胶▼
http://p3.pstatp.com/large/153100037c2665a879db
7、碉堡镜头欣赏
在没有特效的年代,还有这样碉堡的镜头,真不敢想象▼
http://p3.pstatp.com/large/153100039435a18b912a
这演员得连过多少次呢?拍摄的时候得NG多少次呢?▼
http://p3.pstatp.com/large/15310003945674e5ac80
这些旧电影是不是比《孤芳不自赏》那些抠图演戏逼真多了?(不好意思,不配拿来比较的)
这才是真正有诚意的电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