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0年1月7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首次利用自制的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观察太空。他发现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月球与其他行星所发的光都是太阳的反射光;银河是无数发光体的总汇;土星有多变的椭圆外形等等。
1609年7月,盛传有一荷兰眼镜工人发明了供人玩赏的望远镜。但是,伽利略未见到实物,他通过别人的一点描述,凭着自己独特的天赋,经过刻苦钻研和实验,用风琴管和凸凹透镜各一片制成一具望远镜,倍率为3,后又提高到9。他邀请威尼斯的参议员到塔楼顶层用望远镜观看远景,观者无不惊喜万分。参议院随后决定他为帕多瓦大学的终身教授。
1610年初,他又将望远镜放大率提高到33,用来观察日月星辰。1月7日,伽利略的新发现甚多:比如月球表面并不象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平滑,而是呈现不规则的凹凸起伏,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银河也不是人们所说的银白的云彩,而是由千千万万颗暗淡的星星所组成的。地球并不是各个天体旋转的唯一中心;太阳上面有黑子;木星旁边有四颗运转着的卫星;土星有多变的椭圆外形的光环……等等,这些结果,都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日心说”——
即地球和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行。)标志着哥白尼学说开始走向胜利。
伽利略的观测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天地,也震撼了整个欧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