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承鲁迅精神,点燃理想火炬——群文阅读“走近鲁迅”

(2015-12-09 09:13:03)



http://s6/mw690/005NQlC6zy6XDb8QhVP05&690
                                      (区实验小学徐素华老师执教《走近鲁迅》)

        传承鲁迅精神     燃理想火炬

                   ——单元备课  群文阅读  “走近鲁迅”

教学内容:

语文课本第十一册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19课《一面》、第20课《有的人》。

教学目标: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文本,感知鲁迅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大家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讨论、对话等多种形式深入研读有关纪念鲁迅的文章;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穿插和引入相关文本,着力打开学生的视野,构建开放的、有内在紧密关联性的课程视野,展现一个相对立体的真实的鲁迅。

教学设计

    一、诗歌引入——明确目标

师生合作朗诵诗歌《有的人》,由《有的人》引出本课内容:阅读有关纪念鲁迅的文字,进一步走近鲁迅,认识鲁迅。

    二、群文阅读——走近鲁迅

    板块一:鲁迅印象

    1.周晔眼中的伯父

在侄女儿周晔的眼里,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呢?(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请回想一下,本文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事?

这四件事中,哪些情景最令周晔难以忘怀?

    预设的几个主要教学生成点以下环节需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教学顺序

    A.笑谈《水浒》和趣谈碰壁(略处理)

   1)联系上下文理解“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2)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么?“

引入鲁迅的《自嘲》,了解鲁迅先生当时的处境。

B.救助车夫(重点处理)

  (1)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但有些细节却让我们怦然心动。哪些细节打动了你的心呢?默读这部分课文,圈划出让你感动的语句。

(2)学生找出相关的细节描写,如爸爸和伯父给车夫换药的场面,给车夫钱的场面,以及伯父那严肃的表情和深深的叹息等等,随机谈体会。

对照《自嘲》,体会鲁迅的忧国忧民,定格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

    C.关照女佣(略处理)

    感情朗读阿三的话。

    总结:在周晔眼里,鲁迅是一个风趣幽默、慷慨无私、忧国忧民、关心他人的长辈。

    2.阿累眼中的鲁迅

    虽然青年读者阿累和鲁迅先生只有一面之交,但是鲁迅先生慷慨赠书给他,阿累如何看待先生?我们再来看《一面》。

    结合课前导读和文中六次外貌描写,感受鲁迅先生的辛苦——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3.大家眼中的鲁迅

    交流阅读主题阅读配套教材《俯首甘为孺子牛》中萧红、乔安和周海婴写的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着重谈对先生的印象。

    4.自己眼中的鲁迅

    (1)结合板书,梳理大家对鲁迅的认识,完成“鲁迅印象“板书(火炬状)。

    (2)激情总结

    板块二:痛别鲁迅

    1.我们忘不了那一天——19361019日早晨525分,鲁迅先生因肺病医治无效病逝于上海,享年五十六岁。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引读周晔描述的追悼会场面。

    2.穿插阅读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关文字。

    3.再次整合对鲁迅先生的认识,明确鲁迅先生倍受爱戴和尊敬的原因是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

    板块三:怀念鲁迅

正是由于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所以他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纵使鲁迅先生逝世多年,人们对他的追思和怀念从未停止。

再次引出臧克家的《有的人》,全体诵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