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鲁迅精神,点燃理想火炬——群文阅读“走近鲁迅”

http://s6/mw690/005NQlC6zy6XDb8QhVP05&690
教学内容:
语文课本第十一册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19课《一面》、第20课《有的人》。
教学目标: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文本,感知鲁迅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大家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讨论、对话等多种形式深入研读有关纪念鲁迅的文章;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穿插和引入相关文本,着力打开学生的视野,构建开放的、有内在紧密关联性的课程视野,展现一个相对立体的真实的鲁迅。
教学设计:
师生合作朗诵诗歌《有的人》,由《有的人》引出本课内容:阅读有关纪念鲁迅的文字,进一步走近鲁迅,认识鲁迅。
在侄女儿周晔的眼里,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呢?(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请回想一下,本文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事?
这四件事中,哪些情景最令周晔难以忘怀?
引入鲁迅的《自嘲》,了解鲁迅先生当时的处境。
B.救助车夫(重点处理)
(1)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但有些细节却让我们怦然心动。哪些细节打动了你的心呢?默读这部分课文,圈划出让你感动的语句。
(2)学生找出相关的细节描写,如爸爸和伯父给车夫换药的场面,给车夫钱的场面,以及伯父那严肃的表情和深深的叹息等等,随机谈体会。
对照《自嘲》,体会鲁迅的忧国忧民,定格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
正是由于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所以他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纵使鲁迅先生逝世多年,人们对他的追思和怀念从未停止。
再次引出臧克家的《有的人》,全体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