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路小学 章晓凝——《水结冰了》教学设计

分类: [每月]课堂实践教学设计 |
《水结冰了》教学设计
洲路小学
教材说明
《水结冰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活动内容。这节课,学生们将要观察水结成冰后的特点,还要观察水是怎样结成冰的过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
过程与方法: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它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重点难点
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教学准备
暗箱,一杯纯净水、一杯固体冰、保温杯、试管、试管架、碎冰、纯净水、温度计、记录表。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在前面的课中我们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谁来说一说,使用温度计时的注意点要有哪些?该如何正确读数?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为后续的实验做铺垫。】
一、导入新课
1. 摸一摸,猜猜暗箱里有什么
2. 学生活动,记录两个暗箱内的特征并进行猜测
3. 揭晓答案(水和冰)
4. 提问:冰和水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
板书(韦恩图):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
不同点:冰固态, 水液态
活动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1.提问:我们都知道水在温度很低时会结冰,在多少摄氏度时能结冰呢?
2.生猜测
3.过渡语:光是猜测还不行,我们要通过科学实验来寻找答案,(出示实验材料)这根试管中的水,你有办法让这管水结冰吗?
4.出示提示:我们可以用冰加盐的方法来制造低温环境,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获得低于零摄氏度的低温,然后将试管插入碎冰中,让试管中的水结冰。
5.提问:怎样可以知道水在什么温度结冰呢?
6.学生分组实验,巡视并要求各小组把实验数据记录在汇总表。
(三)小结
1.整理器材,分析数据,我们小组间的数据有不同,难道水结冰的温度是不同的?小组数据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过渡语:作为一位小科学家,除了掌握科学实验的本领外,我们还要学习信息搜索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搜索其他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3.交流:在刚刚的实验中你还有什么其它发现?
4.小结:水在结成冰时,温度会保持在0摄氏度,全部结成冰后,冰的温度还会继续降低。
三、拓展
今天我们把液态的水放置在低温环境中,水凝固成冰,那固态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来研究。
实验记录单
3、水结冰了
猜测:
水和冰的温度测量
测量对象 |
温度(℃) |
常温状态下的水 |
|
开始结冰时的冰水混合物 |
|
试管外冰块中的环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