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棋手年收入二三十万,什么水平?
(2019-05-28 21:26:39)一线棋手稳定年收入20~30万
围棋和足球,算是中国体育职业化最早的两个项目。
跟足球这种关注度高的项目不同,稍显冷门的围棋职业前景如何呢?
据媒体报道, 2015年18岁的柯洁就成为年度吸金王,税前总奖金高达765万元人民币,税后可以拿到将近430万元。国际赛事扣除20%的个税、再扣除棋院的管理费用,最终柯洁以税后近430万元的收入刷新棋手年奖金高度。
老话说得就是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话说回来,柯洁只有一个,那么,其他围棋职业选手的生存状况如何呢?其实,只要你能成为职业棋手,目前来说收入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当然,跟柯洁是没法儿比了,但是比普通工薪阶层还是强很多。
国内众多一线棋手收入来源主要是围甲联赛。目前职业棋手在围甲联赛中的收入由两部分组成:月工资+赢棋奖金。月工资一般是5000元至1万元,每盘赢棋奖金在1万至2万元之间,以每位参赛棋手平均胜率50%来计算,棋手们年收入在20万-30万元左右。这是一般职业棋手们最稳定也是最大的收入。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11/34e76971680e4d5eaaee9f1fa1505df1.jpeg
中国天元战史上最年轻的挑战者周睿羊九段,2015年在围甲联赛16胜6负、获得最多胜局奖,其他项目成绩平平。他的主要收入来源依赖于围甲联赛。当年他所有奖金加起来在50万元左右。
我们这里说得还只是能参加围甲联赛的一线棋手,而非一线棋手没有办法获取稳定的比赛收入,就得考虑转型谋生,比如围棋培训或者打业余比赛。不过,也别小看围棋培训的收入。职业棋手做培训,收入不菲。一个家庭培养孩子专门学习围棋,少说一年也得十几万的支撑。随着对教育的重实,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围棋就是一个热门项目。
围棋,一般都是从小学起。柯洁5岁正式学棋,周睿羊7岁入门。有天赋的选手13、4岁就能参加围甲联赛,相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小小年纪年收入十几、二十几万左右已经相当可观。
年收入20万是什么概念呢?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显示,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的最新入户调查数据和中腾信公司的网络信贷数据,中国工薪家庭年均收入达到15.4万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11/f4d77995018b4e2dbe34f30c6ce2c52f.png
注意,这里说得还只是工薪家庭的年收入平均值。这份报告显示,全国就业人口中,有26%为工薪阶层。根据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16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为77603万人,推算工薪阶层人口数大概2亿人。工薪阶层年工资性收入10万以上占比10.5%,工薪阶层年收入平均值为5.7万,中位数是4.3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11/14d888faa85d45b2a545df94bc3c8b9d.png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工薪阶层的收入在4.3万,看到这里小编忍不住捏了一下自己的钱包和信用卡,现在学围棋晚了吗?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11/f9334f308a6f48188824c819e6254e10.jpeg
当然,有人说了围棋吃得就是青春饭。20岁,在围棋业内已经是前辈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能和心智的变化,年龄大得话打一线比赛肯定吃力。
但是别忘了,很多棋手退役后可以做围棋培训,凭经验仍然吃得一手好饭。而且重点是,所谓的“大龄”,是建立在别人十几年的职业生涯基础之上的;普通人这个年纪才刚刚大学毕业,进入职场没几年而已。而1991年出生的周睿羊,在职业围棋第一线的生涯已经16年多了。如果从他开始学棋算起,差不多有20年的围棋生涯,想想,可怕不!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11/d62e473b974f4f28a184f6e446be653c.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11/702649d636f94950aacd7439ba6f74e1.gif
定段成为职业棋手,是条非常残酷的路
凡事都有两面,职业围棋选手收入不菲,也是离不开背后的付出的。
周睿羊在知乎上曾经实名回答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他7岁(深圳)开始学棋,,九岁举家搬到北京正式学棋。当时几乎每个好苗子都是这样,孩子小,大人就得随身陪同,租住在道场附近又破有小的公寓里。当时房间里小得只能把棋盘摆在床上,每天训练完回家倒头就睡。环境越是艰苦,心态越是执着。跟他同时定段成为职业棋手的,还有柁嘉熹九段和古灵益等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11/cf37b5897d604eb190ddae8b78b72330.jpeg
通过定段赛成为职业棋手,是一条非常残酷的道路。周睿羊来自深圳,深圳的学棋人口多,各种棋校学棋的青少年常年保持10万左右。但是自从2002年周睿羊定段以后,直到2015年才出现第二位职业棋手。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11/a4cce230d0424e34afcd756c3bb1b3c1.jpeg
可见竞争之激烈。每个家庭给孩子报围棋,从最开始的兴趣到决定职业化培养,都是一个加大付出的过程。定段赛,不仅关乎孩子的前程,也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投入是否有产出。因此,每年的定段赛紧张程度,不亚于全国高考。不少平时成绩不错的孩子,在关键时刻手一抖,就遗憾错过。
有一部纪录片《落子无悔》,讲得就是下围棋的孩子的故事。吴俊毅和母亲宋国云来自黑龙江省的大庆,学棋仅两年时间,小俊毅就在全省找不到对手了。看到孩子的天赋,母亲宋国云干脆辞职来上海,陪着孩子学棋。母子俩在上海租了一间小房子,一个月的房租就是孩子父亲半个月的收入。生活费用高昂,孩子外婆的退休金也贴了进来。如此高额的付出,孩子也感受着压力,每一次失利,都会让这个家庭怀疑职业化的道路能否继续!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11/d13d0f3e36bb4598af64adc7f73dd3c7.jpeg
也无怪乎,学围棋的人,看上去比普通人更沉着、更专注。没办法,成绩就是实打实得拼出来的,压力大啊!。跟普通人读书不一样,每个阶段才会有个淘汰性的考试。围棋,每一局都有对手,不是你赢就是你输。这就好比武校小说里的擂台赛,只能冲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