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加和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2019-07-26 11:09:46)

连加和简便运算

教学内容:冀教版教材第9495页,连加和简便运算。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整数的连加估算及整数运算定律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例1给出三种袋装食品的价钱,提出两个问题,估算三件商品需要多少元钱和实际计算三种商品需要多少钱?估算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通过红红的估算方法,让学生体会估算方法的灵活性,为简便计算打下基础。实际计算价钱的教学,结合两种计算方法,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自主尝试小数连加估算、计算并交流算法的过程。

2.能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连加估算,能正确进行小数连加运算,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在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连加简便运算。

难点:计算前观察、发现哪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能凑成整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出示以下题目:  

1、课件出示:亮亮妈妈去超市买了一箱奶花了68元,买了一袋牛肉花了98元,买了一些水果花了22元。

先估算一下妈妈一共花了多少元?再实际计算一下一共花了多少元?

2、课件出示:72+230+28 让生用简便方法计算

【评析】:这两道题中,第一道题创设情境,是让学生回忆整数估算的计算方法。第二道题是让学生回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使计算简便。通过以上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准备。从而引出课题《小数加法的估算及简便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接着再来帮助亮亮妈妈解决去超市购物的问题。

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1:图中有三种食品:奶粉、燕麦片、豆粉。

21袋奶粉61.3元,一袋燕麦片26.9元;1袋豆粉8.7元。

【评析:由再来帮助亮亮妈妈解决去超市购物的问题,自然引入本节课的购买食品,提炼图中的数学信息,为后面的计算活动做准备】。

(二)自主估算

师:亮亮妈妈想买这几样食品,请大家帮她估算一下,买这几样食品各一袋大约需要多少钱。

给学生独立思考、估算的时间。

师:谁愿意把你的估算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1:我按“四舍五入”法把它们都看成整元钱,61.3元看成61元,26.9元看成27,8.7元看成9元,61+27+9=97(),所以买这几样食品大约需要97元。

2:一袋奶粉和一袋豆粉正好70元,再加上一袋麦片大约27元,合起来一共大约需要97元。

3:我只把整元的加了一下,61+26+8=95元,大约95元。

【评析:估计大约需要多少钱,既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又为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连加计算提供依据和经验。分享算法的多样化,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感受估算的价值】。

(三)连加计算和简便计算

师:刚才大家都估计了所需要的钱数。实际需要多少钱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来算一算。

让学们独立试做。教师注意巡视,发现试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在交流计算方法时,要有重点的进行全班指导。

师:谁能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先来介绍竖式计算的,好吗?

竖式计算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学生实物投影展示,教师板书:

1:先把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数,写成两个竖式。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算出和后在下边直接加另一个加数,用一个竖式直接写一个连加竖式。

师:用竖式计算小数连加,应该注意什么?

1:小数连加可以写成一个竖式。

2:小数点要上下对齐。

3:从右往左计算,将每一位的计算结果写在每一位的下面。

师:这两种竖式计算的方法都不错!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生:我是用脱式直接口算的。

61.3+8.7+26.9

=70+26.9

=96.9

师: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做,是怎么想的。

生:一袋奶粉11.3元,一袋豆粉8.7元,加起来正好20元,所以我先用11.3+8.7••••••

师:谁知道他这样做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生:加法结合律。

师:在小数计算中,根据小数的特点也可以运用整数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这也恰恰验证了我们课前的猜测。

师:下面来做“试一试”的题,看谁的方法更简便。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试做,教师巡视,关注后两道式题学生是否运用了简便方法。

【评析:此环节为学生提供用原有整数连加计算和小数加法计算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自主解决小数连加计算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让学生在尝试计算中,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后续学习结果的交流更是学习新知识、掌握计算方法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算法的多样化。】

三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95页“练一练”13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中的方字和统计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某纺织厂2005年第三季度计划完成100万米的生产任务。

师:你知道第三季度是一年中的哪几个月吗?

生:七月、八月、九月。

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介绍一年四个季度。

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个纺织厂第三季度是否完成了计划?

生:完成了,因为27+36+40=103(万米)

师:那究竟完成了多少米呢?自己算一算。

学生交流汇报计算的结果。

师:根据题中的数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请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解答。

师:第3题都是连加计算,看谁的方法更简便。

【评析:学生独立完成每一道习题,集体交流,重点说一说估算方法,通过先估后算为实际计算正确性提供保障,又培养学生估算习惯,重点说一说简便计算方法,使学生灵活掌握简便计算】。

五、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一起研究学习了什么内容,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呢呢?

【评析:课堂结束时,帮学生回忆课上所学,学生谈收获的过程也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把控】。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95页“练一练”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