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的重要性

(2019-05-20 16:04:44)

浅谈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的重要性

一、估算意识在小学数学当中的重要作用

估算教学是世界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许多国家已经把估算纳入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估算,培养估计的意识和估算能力。“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利于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可见加强估算教学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也已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相对于精确的称量和计算等,估算更加方便和快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旅游、购物等带多少钱比较合适,就是考验我们的估算能力。这时,我们只要估计购买的东西需要多少钱,那么出门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带大概估计的钱就够了。估算不仅提高了行动效率,而且节省了时间,从而有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完成任务。在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中,用估算进行估计商的近似值、试商、验算等等。估算具有简单、 快捷、 灵活、 方便等许多优点, 能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要,所以估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

二、在图形与几何教学领域中加强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翻开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估算已在数学教材的许多领域留下深深的足迹,只要我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估算无处不在。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估算一些物体的长度,估算出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估算出给定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等。例如:学习长度单位时,我把学生领到操场上,让学生判断教学楼的高度,为了准确地判断高度,他们会选择对相应的事物进行测量。但是这时候,面临的事物不能够通过测量来完成,这时学生便会束手无策。我及时提醒:我们可以先测量出最底层楼的高度,然后乘楼的层数,但楼层之间的间隔高度、楼顶凸出等,都需要计算在其中,因而需要通过估算来完成。

又如:在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面积》一课时,学生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计算数学书的面积,可让学生先估计一下数学的面积,再实际测量进行计算。学习了《正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估计学校准备要装修一间教室的地面,大约需要多少块地板砖?学生有的用手比着量,有的想出了先估计教室横着大约能摆几块地板砖,竖着大约能摆几块地板砖,将横竖能摆的地板砖的块数相乘就知道大约需要多少块地板砖了,甚至有的学生还发现了自己家装修时有些地方整块的的地板砖摆完了离墙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多准备些来填补空缺,所以他建议在实际购买中还要多买几块砖以填补地面接墙处。

再如:冀教版四年级上册《量角器量角》一课时,部分学生在测量角,读数时总是不能正确区分量角器内外刻度,所以可以让学生先估计一下要测量的角的度数,再进行测量,如测量一个70度的角,学生先估计,会发现此角比90度小,那么学生再用量角器量时,就不会看成“70度”相对应的那个度数“110度”了。

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较高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的数学实践。估算的本质在于大概地计算,但是并不代表完全不计算,需要有一定的准确性范围,教师仅仅需要带领学生保持在这一范围以内即可。

三、结合教学内容,感受估算的价值。

在教学中,学生可能有点明白估算在生活中可以带来一些方便,可能不太明白给自己学习上带来什么。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估算的价值,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估计,体验估算的乐趣,从而感受估算价值。比如:可以利用估算来验算计算结果。经常鼓励孩子估计商、积可能是几位数,如学生在学习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易错点,在计算721÷7时,有的同学等于13,有的同学马上反驳:不对,不对,被除数百位上7和除数7一样大,所以商应该是三位数这个学生利用估算方法判断出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所以学生在计算前,先让学生判断商是几位数,或计算后用估算去验证结果是否正确,都能避免上述错误的发生。学生真切得感受到估算的必要性,避免了为学估算而估算,变不愿估算喜欢估算。通过估算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有利于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估算意识在小学数学当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基础数学运算意识,还能够实质性地培育学生数学思考与计算能力,进而掌握良好的估算技巧,实时地运用到生活当中,科学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全面提高学生小学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改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田玉红.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故事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

[2]姚建法.教学停顿:美妙的“休止符”效应———以小学数学综合性拓展练习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7(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