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分析
(2019-04-14 15:58:02)
标签:
教育 |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分析
一、试题慨况
1.试题结构
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版面:16开6版
题型:单项选择题、选择填充题、填空与说明题、填空与说明题、计算题。
2.一模题型比例(表1)
类目 |
题型 |
分值比例 |
小题数 |
试卷题型比例 |
单项选择题 |
20% |
10 |
选择填充题 |
15% |
5 |
|
填空与说明题 |
30% |
5 |
|
填空与说明题 |
25% |
3 |
|
计算题 |
10% |
1 |
3.试题内容分布及占分比例(表2)
一级主题 |
题号 |
分值比例 |
中考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2、7、8、14、15、18、20(2)(3)(4)、 22(1)(3)(4) |
30 |
30%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4、9、12、13、16、20(1) |
16 |
15%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1、5、10、17、24、19(4) |
24 |
25% |
科学探究 |
3、21、22(2)、23. |
20 |
20% |
化学与社会发展 |
6、11、19(1)(2)(3)(4) |
10 |
10% |
|
表格 |
装置、示意图 |
函数图(溶解度曲线图) |
商标 |
流程图 |
16年 |
1 |
17 |
5 |
0 |
2 |
17年 |
3 |
13 |
6 |
1 |
2 |
18年 |
3 |
19 |
5 |
0 |
3 |
一模 |
3 |
17 |
5 |
1 |
2 |
二、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模拟考试卷是在2018年中考试卷的基础上稳中求变、变种求新。试卷中知识点覆盖面广,侧重考查对基础化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与课本和新课程标准紧密结合,以生产、生活、学生经验及身边实例的知识设置情境,难度适中,突出了化学核心理念和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对化学学科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最新要求。具体表现有:
1.注重基础,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体念
知识点覆盖面广,难度适中。
如第3题考查了酒精灯的点燃、气体制取装置气密性的检查、量取液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等基本实验操作;还有第17题中的扶贫问题,第21题中有关实验问题、第19题(4)中 “假黄金”问题等。
2.突出主干,体现了考察学生的能力
(1)更加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如第10题利用函数图像考查物质变化的过程变化的相关量;第18题(2)利用溶解度曲线图考查溶解度的有关计算;第22题(2)中由实验的现象推断结论并解释原因等。
(2)图表结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本次试卷中图表多大28个之多(18年中考30个),考查学生对溶解度曲线、元素及原子结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除杂、化学流程、构建模型等知识的理解及实验分析和处理能力。
3.注重实验,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
实验能力的考查内容有:点燃酒精灯、气密性的检查、液体的量取、液体的取用等实验基本操作;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溶液的配置;灭火的方法;物质的鉴别;除杂;混合物的分离等内容。考查学生实验方法(包括操作、现象描述)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装置或仪器选择及理由;实验现象分析等。
4.关注社会,体现了化学的应用性
试卷中有7道题(T1、T6、T11、T17、T19、T23、T24)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分值达38分。内容涉及到物质的用途、化学与工业、化学与农业、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环境、化学与材料、社会热点(扶贫)问题等多方面,较好的体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5.试卷难度适中结构合理(表4)
难度范围 |
题号 |
分值 |
所占比例 |
试题难 易评价 |
0.8以上 |
1、2、3、4、7、11、12、 |
14 |
14% |
容易 |
0.6—0.8 |
5、8、9、11—15、16、17、18、19、23 |
41 |
41% |
较容易 |
0.4—0.59 |
6、13、14、15、20、21、22、24、 |
43 |
43% |
中等题 |
0.39以下 |
10 |
2 |
2% |
较难 |
注:试题的整体难度较2018年中考的难度略有下降。
三、2019年化学一模3101份试卷统计
1.化学一模考试各分数段分布情况(表5)
分数段 |
0—10 |
10.5—20 |
20.5—30 |
30.5—40 |
40.5—50 |
50.5—60 |
60.5—70 |
70.5—80 |
人数 |
17 |
51 |
118 |
324 |
376 |
437 |
481 |
510 |
分数段 |
80.5—90 |
90.5—100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及格率 |
优秀率 |
均分 |
|
人数 |
576 |
211 |
100 |
0 |
52.59% |
23.12 |
63.37 |
|
2. 化学一模考试试题难度结果统计(表6)
题名 |
满分 |
平均分 |
得分率 |
最高分 |
难度 |
区分度 |
变异系数 |
1 |
2 |
1.96 |
0.98 |
2 |
0.98 |
0.04 |
0.14 |
2 |
2 |
1.83 |
0.91 |
2 |
0.91 |
0.27 |
0.31 |
3 |
2 |
1.84 |
0.92 |
2 |
0.92 |
0.19 |
0.29 |
4 |
2 |
1.71 |
0.86 |
2 |
0.86 |
0.27 |
0.41 |
5 |
2 |
1.24 |
0.62 |
2 |
0.62 |
0.42 |
0.78 |
6 |
2 |
1.19 |
0.59 |
2 |
0.59 |
0.74 |
0.82 |
7 |
2 |
1.68 |
0.84 |
2 |
0.84 |
0.44 |
0.43 |
8 |
2 |
1.53 |
0.76 |
2 |
0.76 |
0.56 |
0.56 |
9 |
2 |
1.22 |
0.61 |
2 |
0.61 |
0.36 |
0.8 |
10 |
2 |
0.62 |
0.31 |
2 |
0.31 |
0.23 |
1.48 |
11 |
2 |
1.87 |
0.94 |
2 |
0.94 |
0.16 |
0.26 |
12 |
2 |
1.62 |
0.81 |
2 |
0.81 |
0.36 |
0.48 |
13 |
2 |
1.12 |
0.56 |
2 |
0.56 |
0.52 |
0.88 |
14 |
2 |
1.12 |
0.56 |
2 |
0.56 |
0.57 |
0.88 |
15 |
2 |
0.89 |
0.45 |
2 |
0.45 |
0.73 |
1.11 |
填11-15 |
5 |
3.43 |
0.69 |
5 |
0.69 |
0.47 |
0.4 |
16 |
3 |
1.84 |
0.61 |
3 |
0.61 |
0.61 |
0.52 |
17 |
6 |
4.03 |
0.67 |
6 |
0.67 |
0.42 |
0.4 |
18 |
6 |
3.9 |
0.65 |
6 |
0.65 |
0.31 |
0.31 |
19 |
7 |
4.22 |
0.6 |
7 |
0.6 |
0.41 |
0.37 |
20 |
8 |
4.59 |
0.57 |
8 |
0.57 |
0.64 |
0.54 |
21 |
7 |
3.85 |
0.55 |
7 |
0.55 |
0.65 |
0.58 |
22 |
10 |
4.92 |
0.49 |
10 |
0.49 |
0.69 |
0.65 |
23 |
8 |
5.41 |
0.68 |
8 |
0.68 |
0.34 |
0.39 |
24 |
10 |
5.56 |
0.56 |
10 |
0.56 |
0.81 |
0.71 |
|
100 |
63.21 |
0.63 |
100 |
0.63 |
0.51 |
0.32 |
四、学生答题情况统计
学生答题常见错误汇总表(表7)
题号 |
常见错误 |
5 |
审题不清,记忆模糊,知识不全面。 |
6 |
对化肥分类不清,导致对于复合肥概念不清晰而误选。 |
8 |
主要是指示剂变色对应的PH值记忆不清。 |
9 |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关系不清楚。 |
10 |
函数图像题是学生的弱项,不能分析时间和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像的拐点意义不清楚。 |
13 |
对于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没有理解,化学式中各符号的意义不清。 |
14 |
A答案酸的通性知识还是存在不理解的地方,C答案中物质的性质与结构有关不清楚。 |
15 |
对于除杂试剂的选择和操作书写不规范,除杂的“三不”原则不理解。 |
16 |
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把H+ 写成H- ,Cu写成cu,没有大小写的位置关系。 |
17 |
(1)小题中“大量钢材”漏看,方法不计成本,具体方法描述不准确。 (2)中“吸附净化”字眼未看清。(4)中文字描述不准确。 |
18 |
(2)小题第四问选择漏选失分严重,说明溶解度定义和曲线知识认识不全。 |
19 |
(2)小题对合金的特性知识遗忘或混淆,(3)化学方程式与质量守恒关系不清(4)小题第二空难度有点大,需要会物质的反推,且方程式的书写不规范,特别是配平、箭头、条件有遗漏。 |
20 |
推断题难度不大,但学生找不到题眼和突破口;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错误,化学式书写错误。 |
21 |
(1)中问审题不清,不能从药品着手 仪器名称字写错(2)题意理解错误,第二空操作步骤的描述不准确、不完整。 |
22 |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理错误,变质后产物的特点不了解导致失分。 |
23 |
前三空失分不大,关键在答题卡的填写出现答案填错位置导致失分。最后一空出现题意不完全理解而选错。 |
24 |
很多学生因为时间安排不合理、不理解题意未答;还有第一问计算错误,而影响后面计算;很多同学步骤不规范如设和答不全而失分;计算有误。 |
五、错误归类(举例说明)
1.化学用语书写不熟练不规范
例如16、19(3)(4)、20(1)(3)、21(1)、22(1)、24等都是考查化学用语,共计17分。出现各类错误,说明在新授课教学中学生没有过关。
2.双基掌握不扎实,基本概念混淆不清
学生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俗称等记忆不清,出现混淆;仪器的名称、操作方法、化学概念等基本化学术语书写不正确。
3.文字表达能力欠缺
例如:不能有简明准确的化学语言来表达有关的概念、规律、现象、操作、实验过程等一系列化学问题,文字表达时,关键词(字)出现错误或不完整。如17题 “灼烧,闻气味”而漏掉“闻气味”;22题(4)中“产生白色沉淀”写成“产生沉淀还有“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写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等等。
4.审题能力及获取信息能力欠缺
审题马虎;不能准确理解题意;审题时不能将题目中的情景读懂、读透、挖掘出题目中的隐藏条件;不能将题目中的情景与学过的知识进行关联;不能将题目中信息和需要的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分析;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社会热点联合起来。
5.实验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欠缺
大多数学校教师的演示实验少,学生分组实验无,学生课外做探究实验就更少。学生缺乏对实验过程的体验,也就谈不上实验的技能技巧,对实验仪器、操作方法不熟悉。
6.错别字、简单计算错误严重
如“肥皂水”写成“肥燥水”、“酒精灯”写成“洒精灯”、“胶头滴管”写成“交头滴管”、“原子”写成“元子”等等五花八门;第24题中简单的数据运算也发生错误。
7.学生态度不端正,存在厌学情绪
具体表现为:部分学生在乱涂乱画完答题卡中选择题后,填空题一个也不做,即使是再简单的题目也不动笔,看都懒得去看。这样一些送分题也就难以送到这些学生手中。说明这样的学生完全处于一种放弃学习的状态,这也是历年来中考化学低分率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
六、今后的教学及复习备考建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