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炉花钱“申记”考

(2016-09-07 22:47:54)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aq3O25a

       民俗钱又叫花钱,他的性质应该可以延伸到现代纪念章。与流通行用钱有所区别,不能当货币流通。但是本身材质为铜,所以又等同货币。花钱各省都有铸造,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苏,浙,赣,云,贵,川,湘等等炉别。作为湖南民俗钱爱好者现在专门来谈谈清代湘炉。

一.湘炉

       说到湘炉我们必知道清代湖南的铸钱局有常德府局和长沙府局即宝南局。常德府局于顺治四年开铸,顺治八年停铸。长沙府局开铸于康熙六年,直到光绪二十六年停铸。由于民俗花钱不能行用,所以泉界公认有官铸和民铸的存在。官炉的质量比较高,内容无非是开炉纪念或官府年节馈,所以题材还是比较格式化。而民炉多为富家喜庆或馈赠定制,或文人墨客定制,或宗教人定制,或者大量铸造作为商品销售。成本和文化层次也就决定了民俗花钱的质量和题材。而民炉題材就没有局限性,纯粹按照定制人或匠人的思路去做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湖南人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文化,所以湘炉民俗花钱题材五花八门,奇品,异品层出不穷,特别是有的内容文字多用同音字代替。湘炉民俗花钱没有贵炉那么多的文字典故,而是和湖南各地的民俗宗教题材有关,风格粗犷,自由奔放,文字书法各异,不是很讲究。图案人物和动物不太追求形。有的在钱文之间或地章上夹以圈点等纹饰。湘炉的题材很多,清代二十钱局是最有代表性的品种,存世量大,品种繁多,铸工有粗有精,方孔圆孔挂牌都有,常德四枚套,分方孔圆孔两种,工艺精美,应该是官炉。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atI7o92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aWwf153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b2lgl49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b7cd735

 

       湘炉吉语钱的比例较大,各种搭配随意,铸精的不多。宗教题材以道教为主,也有佛道一体的,道教符咒花钱成为湘花的特色。湘炉还多出挂牌,主要是民炉,形状各异,吉语,二十局,宗教题材都有。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byIy6f2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bMQoo48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bYN5e38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c2Cxhb7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c5hYndb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cgH108a

 

       湘炉小花不多以衡阳八景为代表,全套八枚。还有湘中地区的钱庄代用币,年份大约在晚清民国。主要集中在新化,涟源,娄底等地。正面吉语,背面计值,品种繁多。湘炉还有两面都是图案的,这类钱铸造得比较精细。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clbiC26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cp7YH27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cs1nsf2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cuA5p0f

 

        湘炉花钱品种繁多让人眼花缭乱,称奇不已。湘炉一般都是大钱,铜质也是多样化的,一般以黄铜为主,偶有白铜,青白铜或红铜。钱体普遍厚重,即“铜厚”,这是因为当时钱币是铜质,铜代表财富,我们湘西地区至今还夸人有钱为“铜厚实”。湘炉花钱多圆孔,方孔内外四角都比较圆润,甚至是方穿圆孔。但无论圆孔或方孔多不修穿,好多甚至还有毛刺。湘炉花钱犹如豪爽的湖南汉子胸怀一样宽广,看似粗犷,细品还是韵味十足哦。

二.浦市“申记”

       清代湖南设有常德府局和长沙府局即宝南局。除了这两官炉铸了民俗花钱之外,湖南还有民炉的存在。湘西地区的浦市镇(属泸溪县)在沅水西岸,由于水路交通发达商贸文你就极其繁荣。云贵川,山陕,皖赣,浙闽及本省常德,宝庆各府商人常来此经商,且各设会馆。浦市宋元时设“军民千户所”,明清设“巡检司”,“通判府”。因此浦市当时地位很高,逐渐成为五溪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号称湘西“四大名镇”之首。有“小南京”之称。

      浦市曾经就有民炉的存在。在我们长期的收集过程中,发现了些独特而比较稀少的民俗花钱。它们散布在周边各县,甚至就只出现在对河的辰溪,后背的麻阳或浦市本地。满延长先生(已故的民俗学者)是个老船工,长期跑辰溪至浦市这条线路,对浦市的历史是了如指掌。他生前表示曾听浦市当地老人讲浦市有田姓铜匠开过炉铸过打“申记”款的民俗花钱。为何打“申记”?回答是“田字出头便是申”。“申记”顾然是商标起着重要作用,但当时铜是铸造货币的材料,朝廷严管,田姓铜匠怕影响大了官府会生风找麻烦,所以用了“申记”。将田字上下出头,“申”还音同“升”,也期盼田家子孙高升能出头。这种说法在后来的走访中得到了证实。

        目前打“申记”款的花钱发现了五种,最常见的是正面八卦背二十钱局“申记”(图1) 方孔,发现得特别少。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cZpG9d1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dqn83af

 

        第二种内容同第一种,圆孔(图2)这种钱铸量大,流传广,存世量多。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dX3kE64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esEYWc2

       第三种正面上下“天下太平”左右篆书“福寿”共六字,背面“国正天星顺……宽”警世格言申记(图3)这种钱存世量多,方孔,有黄,白铜两种。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ey4R016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eCnwd39 

        第四种正面是八卦喜神方位图,背面二十钱局申记(图4)方孔,这种钱存世稀少,目前发现不过十枚。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eFernd1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eIHZl67

       第五种正面“国正天心顺……警世格言,背面二十钱局“申记”(图5)方孔,厚重,罕见,目前仅见二三枚而已。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eN21301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eQ7pme0

       这就是目前所见的几种打“申记”款的花钱。其中还有好多没打,但无论从铜质,字体风格,形制工艺都极为相近的花钱,这也应是浦市铸造的。而且年份明显高于打“申记”的。内容多为八卦山鬼或二十钱局,这也符合楚人崇鬼的风俗。佩带康熙二十钱局文就等于把国家二十个造币厂都带在身上,还有不发财的道理,这也迎合了生意人求财的想法。这也是为什么多铸二十钱局文的原因。从内容上看,无论是“士,农,工,商”这都是喜闻乐见的题材。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aq3O25a 

       2016年8月4日,泉友卧冰,咖啡兑龙井在泸溪县旅游局干部李杰,泸溪县资深收藏家严老,浦市画家杨老的陪同下到浦市关于浦市开炉铸“申记”花钱的事进行走访。走访过程中一些老人能清楚的记得浦市有田姓铜匠祖上开过炉,错过“古儿钱”(辰泸本地人对花钱的称呼)。我们带去的一些藏品也得到认可,特别是“申记”款的,都表示曾经见过或拥有过。实惜田姓铜匠后人解放后迁出,现查无音信,无法联系。

       关于浦市从何时开始开炉我们现在也无法考证。民炉基本上是没有文字记载。然而在收集过程中出现过二枚“康熙通宝”背二十局的大花钱,从包浆,整体风格来看应是康熙本朝之物,浦市炉年份早的花钱风格铜质,文字与这二枚钱相似,最重要的是这两枚钱也是出于浦市本地。这也就可以定为断代的标准器,那么浦市开炉的年份最早可以推到康熙。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eTBpz4d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eY77l43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f1xv856

  

http://s1/large/005NoDOSzy74Fvb7cd735

       浦市开炉铸造民俗花钱已成定论,“申记”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代表作。中国民俗钱文化博大精深,炉口繁多如百花齐放,五溪浦市炉只是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也足以为浦市增光加彩,其绽放的美也为我们所喜爱。……我们只是揭开了湘炉之一浦市炉的冰山一角,其光彩夺目,色彩耀人,望有更多的同好来共同探讨和发掘研究这朵美丽的小花,让其色彩更加艳丽,光彩更加夺目。



                                  卧冰   于怀化同昇和

                                            2016年8月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