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2015-06-16 20:04:59)
标签:
教育 |
学科 |
数学 |
授课年级 |
二年级 |
教师姓名 |
谢凤敏 |
||
课程名称 |
《1米有多长》 |
||||||
学习内容分析 |
这节课主要是在掌握了长度单位厘米之后,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理解1米=100厘米。能准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并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在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估算物体长度的意识。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理解1米=100厘米。 |
||||||
过程与方法:能准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并能测量物体的长度。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估算物体长度的意识。 |
|||||||
教学重点 |
认识长度单位“米”,理解1米=100厘米 |
||||||
教学难点 |
能准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并能测量物体的长度。 |
||||||
教 学 过 程 |
一、 【引导】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今天动物们也相约一起去游乐园呢,当大家都顺利进入游乐园快乐的玩耍的时候,小鹿和小乌龟却被挡在门口,我们快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吧。 【课件出示教学情境】 【学情预设】 生1:小狗门卫提醒他们,身高高于1米的需要购票才能进入。 生2:根据门上1米的标志,小乌龟的身高低于1米,不需要买票;小鹿身高高于1米,需要买票。 【小结评价】观察得真仔细,看到了门口上1米的标志。米也是一个长度单位。 【揭题】到底1米有多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米有多长》。【课件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交流构建(约22分钟) 1、认一认,想一想 【温故知新】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概是一个食指的宽度。请问,一个食指宽度是1厘米,两个食指宽度呢?三个?四个?······100个呢? 【学情预设】100个食指宽度就是100厘米。 【小结】在数学上,100厘米也用1米来表示,即1米=100厘米。 可是1米到底有多长呢?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新朋友【课件出示米尺图片】它叫米尺,顾名思义,就是长度为1米的直尺。 【引导】同学们想不想跟它做朋友?【学情预设:想】那先仔细观察一下米尺,看谁能找出它的特点。 【学生活动】先独立观察米尺,再在组内交流讨论你们的观察结果。 【学情预设】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生1:米尺总长度就是1米 生2:米尺上有刻度,每一个刻度等于1厘米 【引导】根据你所观察到的和刚刚提出的:1米=100厘米,请你们小组合作数一数米尺上刻度,看看1米是否真的等于100厘米。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数一数 【小结】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你们小组的合作结果? 【学生汇报】因为米尺上有100个1厘米刻度,所以1米=100厘米 【小结】是的,1米=100厘米,长度单位“米”也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生活中我们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在测量较短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板书】1米=100厘米
2、 比一比,说一说 【引导】现在已经了解了这么多关于1米的知识,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吗?(如果学生仍然不能很好地进行思考,考虑换一种方式提问:你可以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的) 【学生思考】组织学生独立思考。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爷爷的拐杖高约1米,洗衣机高度约1米,窗台高约1米,教室门宽约1米,同桌身高约1米等等。 【提问】刚刚有学生提出同桌身高约1米,是吗? 【学情预设】不是,直接用米尺比比就知道了 【评价】果然是呢,真棒!我们一起来比比看,1米会在同桌的哪里? 【学情预设】在同桌的腰上,在同桌的肩膀上,在同桌的手臂上······ 【提问】为什么同样是1米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不一样呢? 【学生思考并汇报】因为他们各自的身高不一样,而1米的长度是固定不变的。 【小结评价】你们真善于总结。 3、 估一估,量一量 【引导】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米”的知识,现在你能估一估教室从一头到另一头大约有多长? 【学情预设】3米、4米、5米······ 【引导】那到底从教室的丫头到另一头的长度有多长呢,是不是如你所估计的那样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教室从一头到另一头的长度。 【引导】测量之前,你认为有什么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吗? 【学情预设】生:注意在测量时应从米尺的0刻度开始量起。 【评价】你的提醒很值得关注。 【学生活动】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教室的长。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了解不同做法,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测量过程和结果 【学生汇报】 1、请测量成功的小组分享测量过程和结果 2、请测量失败的小组说说你们遇到的困难 【学情预设】在测量到最后时,剩下的长度不够1米,无法用米尺进行测量怎么办? 3、请学生帮助寻找解决办法 【学情预设】不够1米时,可以用我们手中20厘米的或更短的尺子进行测量呀······ 【评价小结】真是乐于助人的小朋友,这些方法你们都学会了吗? 三、练习巩固,深化提高(约12分钟) 【引导】“厘米”和“米”在生活中应用都很广泛,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下面填空。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练习】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学生汇报】门高约2米
【引导】你能说一说你自己是怎样通过对比确定填写什么单位的? 【学情预设】生1:我先根据自己的了解先填写一个合适的单位,然后再练习生活实际情况,对比看看是否符合实际。 生2:我也是先根据自己的了解先填写一个合适的单位,如门高约2(米),然后就联想,门高是否约2个米尺的长度。 ······ 【评价小结】你们的解题方法真多呀,同学们你们都学会了吗? 四、全课小结,布置作业(3分钟) 1、全课小结 【提问】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汇报】组织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评价小结】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理解了1米=100厘米。还学会了量出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 2、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这节课所学知识完成课本练习《练一练》。 |
||||||
板 书 设 计 |
1米有多长 1米=100厘米 1m=10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