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区车站小学杨殿栋(第七课小猫躲球)

标签: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教育 |
分类: 科研课题研究 |
信息技术共享教案
龙教版第六册第七课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 |
第七课 小猫躲球 |
||
教材分析 |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多层嵌套脚本编写“小猫躲球游戏”。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小球动起来”脚本的编写,实现“小猫跟随鼠标移动”脚本的编写,以及如何给游戏添加背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教材内容设计新颖有趣,适合五年级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
||
学生分析 |
本节课充分利用了学生喜爱玩游戏的特点,进行了教材的编写,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上课之初“小猫躲球”的游戏进行导入。教学过程中,重点考查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这些模块编写了“小猫躲球……在制作“小猫躲球”时,学生可以小组讨论分析游戏要实现的功能,游戏界面的设计等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
||
教学目标 |
1、掌握多层嵌套脚本制作“小猫躲球”游戏方法。 2、学会制作“小猫躲球”游戏背景的添加方法。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
教学重点 |
多层嵌套脚本编写“小猫躲球”游戏。 |
||
教学难点 |
如何利用学过的模块,丰富自已游戏的功能。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流程 |
活动设计意图 |
||
第一板块:尝试发现 一、创情质疑
1.
2. 二、尝试解疑 1.分析任务所需要的角色 师:同学们,想一想“小猫躲球”游戏需要几个角色呢?都分别是什么?(小猫和球) 师:“小猫”是scratch默认的角色,那么你会添加“小球”这个角色吗?(会) 2.完成任务一 教师活动:出示任务一:添加一个“小球”角色,并合理的设置角色的大小。 学生活动:完成任务一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 第二板块:探究形成 三、汇报交流
1. 师:你是如何添加“小球”这个角色,及如何调整角色大小的? 学生活动:汇报(对于球和小猫的大小不做规定,可以大也可以小,从游戏的难易程度方面进行引导即可) 师: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小球要在舞台上怎样运动呢? 师生分析小球的动作:在舞台上随意的移动。
教师活动:一起设计小球的动作。 师:大家动手来设计一下小球的动作吧! 学生活动:完成任务二 师:谁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展示一下? 学生活动:展示作品 教师活动:总结(我们在编写脚本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将自然语言转换为积木式脚本的方式来进行。) 师:我们观察一下小球的运动路线,你有什么发现吗?(方案一:学生发现由学生讲解;方案二:准备半成品,由半成品引入“旋转”和“随机数”——飘忽不定) 教师活动:简单讲解 学生活动:完善操作 2、设计小猫脚本 师:小猫要怎样灵活的躲避小球的攻击呢?(用鼠标来控制),那么哪一个模块能够实现小猫跟随鼠标移动呢?(面向鼠标指针),你能自己来设计一下小猫的脚本吗?
学生活动:完成任务三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 师:谁能展示一下小猫脚本,并讲解一下设计思路? 学生活动:汇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小猫脚本的设计(重点引出小猫碰到小球后的动作) 师:当小猫碰到球以后,你想会发生什么事呢?(停止游戏、提示失败、进入下一关)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设计 四、巩固形成 师: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的学习,再完善一下自己的程序,完成后和你的小组成员交换一下,检验一下程序中有没有错误,并尝试加以修改。 学生活动:互相检验(会发现的问题:小猫停止后,小球仍然会继续运动;游戏结束再开始时有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第三板块:联想应用 五、展示评价 师:请你想一想,这个游戏还有那些不完善的地方吗? 学生活动:汇报 教师活动:帮助学生梳理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改进自己的程序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师:请小组中推荐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程序,我们几个小组互相pk一下。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展示程序 学生活动:参与评价 教师活动:总结本课 板书设计:
第七课 小球动起来脚本 会制作小猫随鼠标移动脚本
|
创设小猫躲球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完成游戏中角色的添加,并能适当调整角色的大小。
完成小球脚本的设计。
完成小猫脚本的设计
完善脚本的设计,实现小猫躲球的整体效果。
作品的创新是没有止境的,要给学生一个提升的空间。
|
||
教 学 反 思 |
Scratch是一种可视化图块式编程工具,其特点为图文并茂容易上手,对小学生而言是款十分合适的编程学习入门软件。在教师以及家长的引导下,学生在独立运用Scratch软件进行编程的过程中需要创设精彩的故事情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考虑运用什么样的循环语句等问题,进而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则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